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可是提到词语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要么给难读字注注音。要么就难写字练练笔。要么对重点词理理意,要么……这样浅层次的教学,缺乏对词语内含与外延的开发,缺乏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一直被视为“软肋”。在常态课中,我们要么叫上几个学生将查字典得出的答案公布于众,要么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收效甚微;而在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一直被视为“软肋”。在常态课中,我们要么叫上几个学生将查字典得出的答案公布于众,要么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收效甚微;而在公开课上,因为怕耽误时间,词语教学更如蜻蜓点水,只是走过场,效果可想而知。最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些录像课,不禁折  相似文献   

4.
金永 《福建教育》2010,(2):31-32
纵观语文课堂,词语教学要么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要么因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成效不明显。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词语的独特魅力,让词语成为学生语言表达的鲜活元素?透过几位教师的课堂实录,我欣然发现词语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相似文献   

5.
纪国生 《小学语文》2013,(11):17-19
同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的基础材料。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桥梁。然而,我们的词语教学要么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要么因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究竟怎样才能提高中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词语的独特魅力呢?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下册为例,就词语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胡红 《小学语文》2012,(12):61-64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教学不扎实,篇章教学也就无从落实。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要么目标定位缺少层次,教学形式千篇一律,要么内容选择缺少重点,教学比例严重失衡。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围绕不同年段的词语教学展开专题研究,我们认为:词语教学,要因“段”施教、因“词”施教、因“文”施教。  相似文献   

7.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可是提到词语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要么给难读字注注音,要么就难写字练练笔,要么对重点词理理意,要么……这样浅层次的教学,缺乏对词语内含与外延的开发,缺乏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开发.显然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说"也渐渐失去了光彩.那么,怎样才能为词语教学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实现词语教学常教常新、让学生说得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8.
正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可是,提到词语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要么难读字注注音,要么难写字练练笔,要么重点词理理意。这样浅层次的教学缺乏对词语内含与外延的开发,缺乏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开发,显然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说"也渐渐失去了光彩。那么,怎样才能为词语教学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实现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拓展词语教学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10.
提到词语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要么难读字注注音,要么难写字练练笔,要么重点词理理意。这样浅层次的教学缺乏对词语内含与外延的开发,缺乏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开发。那么,怎样才能为词语教学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实现词语教学常教常新呢?  相似文献   

11.
“一花一天堂,一词一世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切实地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走进词语的世界;只有真正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教学,丰富词语的教学内容,词语教学才不再是语文教学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语文课堂也才能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主体的情感和身发展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心理需要的关注.忽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要么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要么又变成“师问生答”的“满堂问”,究其实质,在阅读观上都反映出以知识为本  相似文献   

13.
抄词、默词历来是老师帮助低年级学生复习、巩固词语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教学中不少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抄、默新教学的词语,还连加前面课文中学的词语一起抄、默,俗称“滚雪球”。这样一课一课“滚”下去,所学的词语固然“滚”熟了,考试时,很少有学生在默写词语上出错的,但这样做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其弊端就突现出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尚且不论,即便是那些在低年级“滚”得熟透的字词,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往往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组课文后都编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一些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简单行事:读读词语,抄抄词语,最后以听写词语来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仅此而已。孰不知这种机械、重复的词语教学,使学生成了词语储蓄罐,有“进”无“出”。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的词语教学,直接连着读和写。因而词语教学的目的,就要比较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词、用词的能力。 词语教学的重要性似乎无庸置疑,但在教学实践中却难于处理得细致、灵活、得当。拿《荷塘月色》来说。如果词语教学只停留在课本已有注释的十个词汇上,就会忽略其他不少很有表现力的词。“颇不宁静”、“幽僻”、“朗照”、“倩影”、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规律学习法”“规律学习法”也就是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共同点总结出规律,然后根据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一种学习方法。例如:不少现行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要么是把相关的词语安排在一起,让学生们在有意无意中了解了实物的规律;要么把一些有联系的汉字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明白中国文字造字的巧妙,从而使学生们联系这些巧妙的文字规律去记忆、去使用。教师指导学生们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了这些语文的规律,会将这种语文规律运用于类似的学习中,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这就是运用了“规律学习法”进行语文学习。掌…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积极互动”组织得不好则往往是要么“不动”要么“乱动”,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尤其在以引导探究为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时时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大多学生一听作文,要么下笔无言,笔头咬烂,要么东拼西凑,上交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模本。怎样才能摆脱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苦恼呢?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1.加强词语的积累,训  相似文献   

19.
共同作文:作文指导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作教学形式,弊端较多,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大多是当任务似的完成。要么弄一堆散乱的“字”凑数;要么囫囵吞枣地抄上一通;要么确实不知如何下笔,怎样去写,索性不写……教师则成天忙于圈圈点点,给学生“当秘书”;即使下的功夫很大,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而收效甚微。总之,师生双方多处于无效劳动状态。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语文水平,从丰富词语开始。词语的重要是因为,它要么是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在人的思维中形成的概念,要么是人的思维凝聚而成的情智结晶,要么是人拿语言来描述感知的“粘合剂”。我们在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词汇丰富而语文水平低下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