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济法是一门法学学科,其内容复杂纷繁,集法学、经济、技术等知识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它既包括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又涉及市场主体参加市场竞争方面的法律制度:既有反映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知识点,又有体现技术和法律相统一的知识点:既有法理学的内容,又有民法学的内容;既有实体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批判“权利义务法理学”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社会法律生活最基本矛盾是权利与权力的矛盾,法学应当以权利与权力为最基本研究对象。这种重视权利与权力关系及其界分的倾向,与当前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的社会背景相契合,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只是公法的核心问题,作为一般法学的法理学,其核心问题应是公法与私法核心问题的交集,即权利及其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是法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传统的中国法律在价值取向上重权力、轻权利;重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造成现实的中国法制重"物"不重"人",事实上,不仅仅文学艺术在塑造着人,法律也以其特殊的方式塑造与培养着人。法的历史就是不断对"人"的设计、塑造与培育的历史。法学关于人的主要课题可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法律人是法学的研究切片与假设,法律人具有其独特魅力与价值,也有其缺陷需要弥补。从现实的人到现代化的人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反映了从当前到未来社会的一段漫长的过程,与此相应,法学研究目标按其实现程度可分为现实目标和终结目标。  相似文献   

4.
审判动态地反映着司法权的全部固有属性并具体地实现着司法权的基本职能。人民法院、法官的审判权力、司法权力以其审判权利、司法权利为前提。基于宪法和法律,作为法律过程的审判,因为本质上它是通过法官对法律本身的运作过程,因而就是法律本身。裁判作为法律过程的产品,无非是法律从抽象形式到具体形式的转化,是在个案的落实。在充分体现民主与集中的审判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过程和结果,都因为其具备法律的基本属性而为法律所当然确认,这也是在厉行法治的社会司法的权威赖以确立和其独立、完整、稳定、不可侵犯的固有属性需要一再强调之理性所在。诉讼法治之下的审判正是法治社会的保证和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5.
法律权利概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法学史上人们关于权利的各种论述的分析 ,得出自己对“权”与“利”的词义以及权与利相互关系的见解。同时也分析了一般权利概念、法律权利概念的关系 ,并据此概括出法律权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法学理论和法学观念的更新应有一个中心:从过去以阶级关系为基础和着眼点的政治法制观念,转变为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着眼点的经济法治观念。围绕这个中心,本文着重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法的分类上有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二者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没有必要再提出私法优位主义;在法律关系上应确立权利本位,权利决定义务,权利决定权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法化是权力的法化;它强调刑的作用,把刑与法合二为一;它受到儒家伦理的深刻影响,把道德与法混同起来。现代法化是追求权力的法化,是蕴涵着契约精神的法化,自然法成为现代法化对于现实法律的评价标准。传统法化对法制现代化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儒家思想的性善论以及“中庸”、“和谐”的伦理观与我国现代司法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消极影响表现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法制精神的实现。实现传统法化与现代法化的整合,应从社会经济层面和社会精神层面两部分考虑,并以“现代资源本土化”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尽管法律和政策已经为高校学术权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开辟了制度及现实空间,但在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现实决策中,其现实作用依然式微。原因在于初始体制的惯性及其制约;现实制度激励行政组织并稳定受益群体;外部行政权力传递对学术权力的影响;学术权力机构的组织特性及可替代性。高校学术组织的趋同体现的是制度层面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从应有权利到现实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权利之学。但长期以来,在中国法学献中盛行着一种观念,即:权利只能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离开法律形式的权利是不存在的。本作认为,权利的合法性并不具有必然性,确乎存在着一个不以法律为唯一根据且先于法律而存在的权利;权利有着三种存在形式,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依次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最后才是现实权利。现实权利是权利运行的终点,又是新权利运行的起点。只有这样,权利才是真实的和完整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法律精神与法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式的自由主义源自西欧却区别于西欧。在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将注意力投射到权力方面,通过分权来保障个人的自由,建构了新的法律精神: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美国法律精神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不仅型塑了人的诚信品质,而且构筑了从法律程序中理解法律的严密的动态知识体系,促使人们走向理性。美国的法律精神对法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形成了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的特色,也为法学教育的创新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法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理性文明、道德文明、科学文明的体现。本文从权利与义务、公平与利益、法与科学三方面探讨和阐述了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法对教育权的规范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照教育法的规定,教育权分为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公民教育权三种类型,三并重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即公民受教育权,是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综合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公民受教育权是一种社会权,而不是自由权,所以,探讨它的法律保护就成为教育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需要突破传统的法理观念,采用新的诉讼方式,通过民事上或行政上的司法救济,以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内在表现和重要力量,也标志着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和程度,标志着法律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在中国整体法律文化之下的台州法律文化,在其历史积淀和现代因素下,显现出冲突的个体法律心理,注重习俗和调解的“乡土法治”特点,以及民主权利伸张的重大变化要求。  相似文献   

14.
法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教育制度只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法律教育必然依赖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进化而得以实现其价值和意义。但这并不妨碍研究法律教育独特的价值内涵,研究其价值内涵并切实落实到教育当中去,不仅是寻求师范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新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从教育层面积极地推动国家整个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虐猫事件反映出人们道德观念上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突显出法律调整对于动物保护方面的空白,而该事件背后的“网络力量”,更引发了对于法律与道德界限的再思考。法治社会的法律需要具备最低限度的道德精神,法律规范需要反映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标准;同时,法治社会必须崇尚法律权威,以法律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力量,这才是法治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6.
从新历史法学来看,一人公司符合新历史法学反映时代精神的旨趣,从社会学法学角度来看,一人公司对社会整体利益具有促进作用,从经济学和经济分析法学来看,一人公司能够为社会多创造财富,有利于社会投资和资金流动,从新现实主义法学观来看,允许一人公司出现,将体现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灵活性,在实践中为那些一人者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因此,设立一人股东公司,不但在实践中有此必要,而且还有诸多法学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花  李珂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3):126-129
欧美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反映着国际贸易法制的社会化治理发展趋势,是一种链接国际贸易法和国际人权法的社会表象.通过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案的法律成因分析,可以看出贸易权与人权问题在国际法领域内即分立又沟通、即存在冲突也存在协调的可能.面对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在我国的普遍化和复杂化,我国必须平衡好遵守国际义务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物权行为在民法领域争议已久。从历史上物权行为的存在,到物权行为的沿革,自萨维尼创立物权概念以来,迄今已历时百余年。物权行为概念,是法律拟制和极端抽象思维的产物,在民法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定性。物权行为概念的创立不仅在物权法领域有其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民法科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权利主要包含利益与法律之力两种因素,请求权本质上系法律之力,不存在被侵犯之可能.请求权实乃相对法律关系的抽象与提取,基于基础权利而生.请求权为基础权利内在的法律之力的外化,旨在维护权利所含利益.请求权成为基础权利向诉权过渡的中介,体现了私法对个人自由的极大关怀与对意思自治的追求.其与诉权在权利属性、构成要件和存在关系上均有差异,与债权在权利本质、有无侵犯可能和权能等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