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我个人而言,对历史本身的兴趣远逊于对历史学的兴趣,但是,历史真相对我的吸引,那种探索、研究历史真相的过程更为我所享受。历史学是门解释的学科,正如爱德华·卡尔在谈到对文献资料的看法时所说:“所有这一切……在历史学家在它上面加过工,作过解释以前,是毫无意义的。”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相比,其学术功能更为我所重视。诚然学术是公器,公共史学能更好地满足每个人都成为历史学家的愿望,可我更愿意欣赏历史学本真的魅力。毕竟学术的社会功能可以让学术本身看起来更有价值,但“史学的学术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前提与基础”,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概括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曾请一位德国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作一番浓缩,就是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及浩瀚的历史学著作缩写成为一本简明的小册子,便于人们尽快阅读与掌握.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在诞生之日起,历史学家们就为其定位争论不休。从兰克到实证主义,从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到美国计量史学,再到后现代主义历史学,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历史学定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的思维有着莫大关系。历史学家试图保住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地位而努力使历史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实际历史的非科学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危机状况,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提升学科自身价值而不是攀附于科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史学界面对社会冲突带来的价值混乱,通过对进步主义史学影响的涨落和其他史学派别出现过程的考察,对历史学在美国社会发挥的功能进行了探讨.每一流派的兴起都是其历史叙事原则的再现,美国的史学研究需要价值判断和道德教化的意义式书写,还是坚持关注现实和实用主义,美国历史学家们都用自己的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曾请一位德国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作一番浓缩,就是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及浩瀚的历史学著作缩写成为一本简明的小册子,便于人们尽快阅读与掌握。历史学家说:“不必,只要四句谚语就够了。”  相似文献   

6.
论及历史学的学科功能,从传统的修身养性、经邦建国到现代的指点人类迷途,历史学家会如数家珍。然而,历史学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对历史研究者来说,又不是一个答案很简单明了的问题。历史学作用的无穷无尽的表像不仅给了历史研究者一份骄傲,也使自身成为历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又难有定论的话题。 对历史学学科功能认识模糊不清的原因在于对其确定依据的忽略。史学家们在提出历史学的学科功能时,只是依据传统、依据感觉来思考历史学能够做什么,很少考虑过它的确定依据。所以,事实上,他们只  相似文献   

7.
剪伯赞对历史学社会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强调革命性(现实性)到宏扬科学性的曲折过程。大体说来,在解放前,他着重于前者,到解放后,他则把后者逐步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乃至于后来提出了“科学性第一”的卓识。翦伯赞对历史学科学性质的把握我们已作论述,为了完整地检阅他关于史学的社会作用的理论,从而从一个侧面看一下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对这一问题的见解的变化,这里,我们主要论列他对于史学的革命性的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学是人民革命的教科书和变革现实的战斗指南,是翦伯赞对这一历史时期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总体认识。在他看来,历史学从来就是一门具有高度党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他说: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记述及其指导”,“历史不是谎造的故事小说和神话,所以它不是少数人‘有趣的音乐’,而是人类在其生活的长期斗争中所展开的社会经济形态之发生发展与更替的相续的诸过程。社会  相似文献   

8.
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不断推动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的史学发展大趋势。港台史学界在五十年代末开始出现这一动向,到七十年代初,这一史学思潮占据了港台史坛的主导地位。在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断推动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的进程中,他们大量援引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的理论、范畴,以构建比较复杂的中程史  相似文献   

9.
心理史学,顾名思义即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又称心理历史学或历史心理学。人是具有高级思维活动的“万物之王”,具有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由于人类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历史的问题是一个心理问题。正如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所说:“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孙黎 《华章》2010,(20)
马克·布洛赫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历史研究中主张回溯法、长时段的视野、总体史、问题导向的思考方式、社会学与历史学的结合、比较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历史心理的描述.本文主要讨论了布洛赫的这几个历史学研究方法及其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共历史学教育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历史教育形式.它以不同于传统历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突出了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跨学科性.自此,公共历史学教育不仅培养了能满足客户需要和适应实际操作的公共历史学家,而且,这些公共历史学家更多地以自己的工作在学院和课堂外对社会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历史教育.公共历史学教育为新时代的历史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公共历史学教育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历史教育形式.它以不同于传统历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突出了历史教育的人民性、实用性和跨学科性.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不仅培养了能满足客户需要和适应实际操作的公共历史学家,而且,这些公共历史学家更多地以自己的工作在学院和课堂外对社会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历史教育.公共历史学教育为新时代的历史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社会的运动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内往复循环还是呈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哲学命题,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事实上,每一位历史学家不论是否情愿都无法迴避这个问题。纵观西方史学思想的变化,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本身就构成了一部丰富的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勾勒出西方历史观发展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史,以中国历史流程中带有宽泛内约意义的社会运作事象作为研究系列,它不但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代进行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和视角.关于其在历史学中的地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罗德·铂金曾说:"灰姑娘变成了一位公主,即使政治史和经济史不允许她取得独立地位,那么她也算得上是历史研究中的皇后."然而这位"皇后"在中国却历尽坎坷,步履艰难,要么为其他学科的参天大树所掩映,要么为时代风暴扬起的尘沙所遮蔽,使得中国社会史没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没有清理出必要的历史资料,整体性的研究尤其薄弱,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过去的学者习惯于"宏大叙事",擅长于宏观的理论表述,而现实状况的改变,曾经导致学者们一时的集体"失语".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从蒙昧而古老的远古时代到繁荣而现代的今天,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斗转星移的结果是给一代代的历史学家不断带来新的课题。同时,历史科学也以其广博、厚重、深邃而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它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辉煌和人类过往的足迹,给后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分析历史学的功能,认识历史学当代的意义,是促进历史科学发展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学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之重要意义的必要条件。史学的当代意义可从史学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中得到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在他毕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历史科学的研究工作。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使历史学第一次真正成了具有精确规律的科学;他为革命斗争的需要写下了一系列不朽的历史著作,为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的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认真学习马克思创立的历史理论和描写的历史著作,缅怀马克思在历史科学领域中建树的丰功伟绩,树立马克思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光辉形象,对于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把我国的历史学推向前进,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列宁这样说过;马克思在1848年以前特别重视哲学,1848年时特别重视政治理论,五十与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947年,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一文中曾对这一命题做了如下阐发:“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的任务,一是厘清基本历史事实,二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寻觅人类个体不同命运的成因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这就要求历史学家沉潜到每个历史人物的时代,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揭示时代条件、个体人生理念与命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研究长期以来具有精英主义的倾向。20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历史越来越感兴趣。在"新史学"运动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在关于社会历史趋势的研究中开始对大众群体进行计量式分析。二战后,一批历史学家进一步强调书写与大众群体实际生活有关的历史。他们企图用个案研究的形式揭示民众活动的文化内涵。80年代后,个案研究的象征意义遭到质疑。在争论中,历史学家越来越重视在特定的情境下阐释大众群体的历史活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卓越的历史学家。他一生读史爱史、用史也治史。渊博的历史知识,敏锐的历史洞察力,独到精辟的历史见解,使他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他研究史学理论,为历史学的发展做了指导;他重视史学工作,使中国的历史学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