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
悲剧的侧影     
在近代史上,庄士敦是以逊帝溥仪的帝师闻名,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和他在《紫禁城的黄昏》中的详细描述,使庄士敦成为最具传奇色彩的"赴英国殖民地工作"的公职人员之一。那么,在这本新版的《回望庄士敦》,有关庄士敦的大量一  相似文献   

3.
李佳 《新闻世界》2012,(7):77-78
"亲和力"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命,决定其影响力和收视率。电视谈话节目要增强"亲和力",应"以民为本,大众话题",应"平等交流,服务人心",应"策划争议,彰显人文",此三点是增强"亲和力"的最基本条件,而完全实现此三点,就必须坚持"走转改"常态化。  相似文献   

4.
胡海明 《报刊之友》2013,(8):145-146
好的新闻与好的文学是水乳交融的。西人有言,新闻可以是"急就的文学",文学则可以是"常新的新闻"。唐诗是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望之弥高,钻之弥深",其中就不乏"常新的新闻",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诗人的不少作品,"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堪称"短实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陈刚 《新闻世界》2010,(8):30-31
经济报道是目前城市电视台在新闻宣传和报道方面的重要内容,但现在许多城市电视台在经济报道方面存在着"软肋",制约着经济报道在舆论引导和服务经济生活方面作用的发挥。要使经济报道出彩出新,就得让经济报道"目中有人",不要"目空一切",就应该给经济报道增加一点"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6.
选好题材。在新闻节目内容上,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要追求"本土化",摒弃"贵族化",视角"平民化"。发挥距离农村最近、方便倾听农民心声的优势,改进自己的新闻报道方式,联系基层单位解决问题,为农民提供服务,实实在在地在基层实践"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7.
程方毅 《历史档案》2023,(3):112-121
在中山大学新入藏的美国梅尔家族捐赠的档案与实物资料中,有1922-1930年间庄士敦致伊萨贝尔·盈格兰的128封信件。伊萨贝尔作为婉容的英文教习,与同为溥仪教习的庄士敦成为同事,因此二人有诸多交往。这批信件档案涉及包括庄士敦与溥仪的关系波动、养性斋的赐予、庄士敦对颐和园的管理、庄士敦邀请泰戈尔访问紫禁城、紫禁城内的西式生活等问题,为学界了解庄士敦和溥仪小朝廷提供了更为丰富与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史军 《新闻世界》2010,(10):24-25
"民生"电视新闻的灵魂就在于"说话",就是要把"话""说"好,而这个"说",就是讲故事。  相似文献   

9.
当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传播媒体蓬勃发展,资讯普及的速度超乎想象,阅读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与世界接轨的最佳方式。新闻的简单定义是"新闻是对受众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姚福申1998年)。中文叫"新闻",英文叫"news",从词语的构造上都有一个"新","new"在里面,充分说明了新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有情,有爱,就有好照片。 情感是新闻摄影的催化剂,是"酶"。没有了这个"酶",照片就无"情"无"味",就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打动读者。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是怎样拍出来的?用相机拍,用脑子拍,更是用"情感"在拍!用相机拍照的人是浅层次的,有了头脑,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拍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长久留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1.
编者札记     
"杂志"的意思本来很简单。首先是"杂",能够容纳百家,甚至无所不包;其次是"志",要在一定时期内,留得下来,而不能像报纸文章那样,看过就扔掉了。 我们这本书评杂志,也就希望再杂一点。这一期刊发的文稿里面,我个人比较喜欢两类:"边缘话题"和"热点话题"的稿子。  相似文献   

12.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0,(7):189-190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在信息传播中,新闻作品是"易碎品",图书是"耐用品",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时仅仅是因为传播的介质或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如果加以适当转换,"易碎品"完全可以锻造成"耐用品"。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如何将引起大众关注的新闻信息成功地转化为畅销书,这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谈公共图书馆对新员工的“传帮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公共图书馆新员工的"传帮带"进行了总结。工作实践表明,对新员工做好"传帮带",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传帮带"的实践方法,可借鉴商业世界的做法,即让新员工融入到团队中——成为团队中的一员。要针对新员工所在岗位的不同及所从事工作的差别,采取差异式的管理方式。在"传帮带"中,要注意适度并把握好"度",不要越俎代庖,要注意帮的方式方法,要注意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来,媒体由于竞争的加剧,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几乎都把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看成是自己的"当家菜",以达到吸引"眼球"、抓住"耳朵"的目的。于是一些媒体就"剑走偏锋",  相似文献   

16.
秦栋 《新闻世界》2012,(7):238-239
在中国的武侠文化中,"武德"是侠义精神的核心,而要探究武德的解释,则还须追溯到中国的"心性论"上。中国文化信奉"性善论",认为人本性上是善的,恶只是由于后天环境所致,所以中国动作片中就有了一种对恶人和恶行劝诫的意味。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主张"人性本恶",认为对人的劝诫是上帝的"恩典",所以美国动作电影中也就没了中国电影中那种宽恕和劝诫的和风细雨,而是一种"杀之而后快"、"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17.
赵红 《新闻窗》2011,(6):78-79
新闻报道讲究"快",否则就很难称之为"新闻"。但是,"快"只是新闻的一个必要条件,新鲜、准确的事实则是新闻的充分条件。所以,新闻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我国新闻界比较通用的关于新闻的定义。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事实",表明了新闻的内容应当是"有准确地址"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8.
好莱坞并没有走向"后经典",既没有"碎片化",也没有在"奇观"中迷失,它依然恪守着那个经典的原则。就经典好莱坞强大的叙事传统有不断完善的能力,根基牢固、永不动摇,这本身已经变成一个不可超越的"超级叙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地方电台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策划进行了论述。认为找准经济报道的"切入点"是我们做好经济报道策划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做好经济报道策划,采写上要注重抓两头,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找好"对接点",寻找引发群众共鸣的"动情点",编排上努力做到创新思路增"亮点"。  相似文献   

20.
甄西 《出版参考》2011,(36):47-48
三、放弃"产业梦",走好"事业路",才是重新振兴之希望所在 实际上,与欧美大学出版相比,二战之后的日本大学出版,可以说从来就没有"风光"过,更没有"巅峰"过。在日本大学体制的框架内,日本大学出版仅仅是教学科研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