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高考自2008年改革以来,文科语文新增了附加题,其中名著阅读题占15分,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题型和考查的规律已趋于成熟。本文立足学生阅读现状和对六年考试规律的摸索情况,分析江苏省高考名著附加题的考查特点和规律,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熊道淼 《高中生》2011,(18):6-7
根据高考语文命题的变化趋势,文言文阅读设置探究题有可能成为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一个新亮点。那么,这类题会怎么考呢?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0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对于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文言文阅读探究题的考查形式。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类探究题常常考查考生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考语文命题的变化趋势,文言文阅读设置探究题有可能成为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一个新亮点。 那么,这类题会怎么考呢?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0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对于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文言文阅读探究题的考查形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附加部分的考试从2008年开始,综观近几年的考试题目,题目类型没有较大的变动,但对考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考查是越来越细致,本人根据几年来带文科班的过程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如何学好文科附加中断句和名著阅读题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比较阅读题是一种新题型,它的能力层次要求较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及迁移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如2002年山东淄博卷选取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设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又如2002年浙江金华卷选取了《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有关张良的两段史实,一段表现张良恪守诺言、虚心求教的品质;另一段表现张良谦让、不居功自傲的品质。考题从字词的理解、重要语句的翻译、文段的整体理解感悟能力方面比较设题,新颖活泼,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6.
江苏高考中的语文附加题关乎文科考生整个高考成败,然而历年试题难度逐渐加深,语文附加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教学陷入困境。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历年试题,找出题型规律走向,并且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帮助文科生在高考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7.
2008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有不少是灵活开放的创新题,其命题形式与考查角度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能更好地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2008年各地区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8.
罗浪花 《高中生》2008,(22):31-32
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湖南高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一直以散文为主,而2008年高考从《欧阳修全集》中选择了一篇史传文。从考生反映的情况来看,选文阅读的难度相比去年高考要低一些,但设题的难度与去年高考试题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
金修传 《新高考》2008,(4):16-17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名著名篇阅读"定位在理解能力层级,这就意味着名著名篇的阅读以识记理解性阅读为主,借鉴2007年福建省高考名著名篇阅读考查经验,结合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2008年江苏高考名著名篇阅读题将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08年开始,江苏高考语文的考点增加了一项内容: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必考的篇目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10篇。其考查的范围一为考查名著的主要内容,二为考查名著的艺术特色。考查题型主要分为四大类。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高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妥之处,所以笔者通过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加强名著阅读教学的对策。一、近几年苏教版高考文科附加名著考查的方向分析1.考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从2008年起,对文科考生增设40分附加题的考查,本文通过对比连续六年的附加试题,探求该类试题命制特点和考查重点,以期对广大师生的教学与备考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高考文言文阅读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笔者从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入手,探索了一些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下面就以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为例,加以说明。一、熟点切入法有的选择题涉及到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知识点,很快便可找到正确的选项。如试题第11题。这道题最明显的切入点是D项“结发”。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年龄的说法。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熟悉该知识点,就不会受其他选项干扰,能够迅速确定正确答案为D项。二、确认排除法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考生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  相似文献   

13.
语文附加题作为江苏省高考试题(文科)的一部分,自2008年出现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如今,六个年头过去了,我们再来冷静梳理一下这条高考语文试卷的“尾巴”,似乎有越来越多的理由让它从高考中消失。一、考点重复。命麓少新意附加题作为语文试卷的附加部分独立出现,决不仅仅是简单地额外增加了几道题而已。这些题目与正卷相比,应在考点、难度、命题方式上有所不同,尤其是考点上不应与正卷有重复,否则就必然缺少区分度,就失去了附加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近六年的附加题得分调查统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对于选考历史方向的考生而言,这40分是绝对不容掉以轻心的。同样,选教文科方向的教师在日常的附加题教学中也是任重而道远。训练文言断句,就要让学生在常识和内容上理解透彻,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从整体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名著教学中,要做好两手抓的准备,既从宏观方面整体把握,又从微观方面细致深入。并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做到真实阅读、深入阅读、有效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朱玲娟 《教学月刊》2006,(12):53-5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整卷150分中约占15%的比分。文言文阅读相对来说题型变化较少,主要从理解和积累的层面去检测,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考语文的“抢分题”。又因为文言文阅读检测材料课内外兼有,往往是课内、课外各一段(篇),而即便是来自课外的阅读材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推荐篇目“程度相当”.适合学生阅读,而且常常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考查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来说,《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嘉兴卷)》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以后,实行“3 2”的高考题与传统的高考题相比,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就文言文阅渎这一部分考查的内容,测试目标和命题的形式、难度几方面看,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首先,从测试的内容看,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与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从《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关于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五点具体要求(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4.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5.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看,也与《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相一致。再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看,测试的目标着重考查的是能否读懂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考查文章的形式、表现手法。从命题的形式看,文言文阅读采用的均是选择题形式。从测试的知识点看,有字的读音,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全文内容的理解。从阅读材料的体裁看,文言文  相似文献   

17.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比如江苏2008年诗歌鉴赏题阅卷情况如下:分值8分,实际得分2.2分,得分率27.5%。这一得分是整套试卷各类题型中(不计附加题)最低的,因此,  相似文献   

18.
第三大题为文言文阅读,包括6道小题,其中第11—15题为四选一的客观题,第16题为主观性的翻译题,6题总共20分。遵照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在取材上选用了较为接近作者当时口语的浅易形式的文言文,分别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面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未曾考查的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考查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纲要求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设置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能力层级。近年来,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题共计19分,设题重点在于:第4题考查词语,第5题考查句子,第6题考查文意解析,三道题各3分,翻译题10分。实词考查是重点,其中第4、7题对实词直接附分,第5、6题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实词考查。  相似文献   

20.
江苏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增加了“探究”(F)这一能力级,这就意味着2008年的考卷中将出现“探究题”。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尤其是从语文新课程学习的角度看,考查探究能力并不奇怪,因为培养探究能力,正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题也是必修和选修教材文本后练习中常见的题目。从高考来讲,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卷已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