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元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6):18-20
崔峦老师在他的长篇论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培养是低段写话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写话兴趣,我们认为要从三个层面加以引导:保护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并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四、课程改革中的作文教学(一)转变观念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不怕作文到爱写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因此,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这段话强调了培养兴趣在低段写话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1~4册安排的写话训练非常有限,其内容是完全开放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写话的内容。量的如此缩减,传递给实验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语文,是开放的,综合的,它的课程资源,绝不能拘泥于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习作是写话而不是作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要紧扣"起步",着眼"发展",在认真抓好"说话、写话"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贵在留住童真,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5.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6.
写话是低年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习作教学的起步.新课标指出,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要走好习作教学的第一步,并非易事.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写话中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心理话、不说空话、套话。"那如何引领孩子们习作呢?我认为作文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口写我心"的情感训练,我就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观察,加强评改等,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写话和习作的良好心境的养成依靠教师训练时不断培养的写作兴趣,不断激发的良好心情和情绪。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之长久,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  相似文献   

9.
习作能力培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是中高年级习作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朋确指出:低年级写话,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写自己想说的话”。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化难为易,使写话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乐园,并最终为高年级的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反观现在的低年级写话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敢写、想写,乐写;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知道习作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消除习作畏难心理;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读、评、议中修改作文,不断提升习作水平,享受创造的喜悦。  相似文献   

11.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关键。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良好的习作心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感人,精彩纷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生活体验,还特别注重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提高习作水平。近年来,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先从口头作文开始。在一段时间里应该是只要学生能表述就是好作文,不要怕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学生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就先说后写,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没写好,也可以让学生先读读,而后再修改。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台阶,让学生把要说的话有序的说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降低学生写作启示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小学阶段降低门槛,放缓坡度,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自由发展空间,注重培养写话习作的兴趣,夯实写话习作的基础,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我有以下想法:首先,从培养写话习作的兴趣谈起;要想让写话、习作教学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真正有意义的一堂课,就要学会"发现儿童"。即我们要走进儿童世界,先了解他们的兴趣,才能谈得上培养。在了解他们的兴趣后,再把说写结合。让他们先说话。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玩木偶,那就  相似文献   

15.
修订版《大纲》对学生习作的要求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习作的强烈欲望。就学生学习习作来说;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正如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总之,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好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6.
1.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想方设法使学生将习作兴趣长久保持。这是教师要花费心思的、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蒙艳珍 《广西教育》2010,(22):54-55
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多方面不足,如作文教学重指导习作方法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习作内容写“过去时”的多,写现场生成的少。要改变这一现象我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迁移现场生成作文的写法,让学生养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从而真正实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把作文定位于"写话"与"习作",这就表明,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练笔。教学中,教师应放缓坡度,降低难度,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流程,按照"观察积累—指导试写—评改完善—习作欣赏"的流程来开展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9.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策略之一:放胆写话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以往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刚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大多畏惧作文。“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孩子的口头禅。他们犯愁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写。即使有话又犯愁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担心自己的习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如何减轻孩子的作文心里负担,让孩子扬起习作的风帆快乐起航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