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略是汉英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语篇分析中可以细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通过对《红楼梦》及其两个译本对比分析发现,汉英语篇省略的使用倾向不尽相同:汉语语篇多省略名词和连接词;而英语语篇则多省略谓词性成分。这是由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省略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对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起着重要作用.以韩礼德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框架,以省略为工具,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英文原版和其中译本作为数据来源,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省略衔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详细地讨论两种语言中省略手段的异同.这一研究有助于科学地理解黑色幽默语篇语言的支离破碎性,同时扩大衔接手...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普遍的层面,要深入到不同文体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论说文的广泛调查,发现英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89%,汉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79%.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率并不因汉语重意合而很低;英语论说文也像汉语论说文一样可以省略部分句际连接性词语.英汉论说文衔接机制的最大区别是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度的不平衡性,有的语篇很高,少数语篇很低;英语论说文各种语篇的显性衔接度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5.
张仁祥 《文教资料》2009,(10):140-142
汉语语篇的衔接大量使用省略手段,常见的有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小句省略三种.本文搜集了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学生的"原生态作文"共240篇,对比考察了不同年级学生作文语篇的省略现象,总结了常见的偏误类型.  相似文献   

6.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这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衡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7.
省略是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之一。在英汉语中虽然省略现象非常普遍,但是英汉省略的差异,使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英语省略手段,从而使他们的书面英语表达很不地道。本文对英汉在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分句性省略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在英语写作中正确而恰当地运用省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一个语义连贯的语篇既有显性衔接又有隐性衔接。显性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隐性衔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主要是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述之内的含义来实现的。隐性衔接也是实现语篇连贯不可缺少的。隐性衔接的语篇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隐晦曲折。此外,语篇衔接隐含性的研究可以帮助读地把握语篇发展的脉络,因而能从英语语篇解读的方面给大学英语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衔接手段,语篇的衔接是语义连贯性的形式标志,是语篇的有形网络。本文以语义衔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韩礼德-哈桑模式中的衔接类型,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个方面,观察英汉浯篇衔接手段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中外语言学核心期刊论文摘要各40篇,自建语料库,基于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对比分析了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篇衔接手段,结果发现:英汉摘要较少使用省略和替代衔接;英文摘要的照应和连接衔接方式均高于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的词汇衔接频率高于英文摘要,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我们认为,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从而影响着英汉摘要语篇的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11.
程晗 《文教资料》2006,(11):128-129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衔接现象往往出现在高于句子的级层上,在原文分析和译文构建过程中造成极大的片面性,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译句与谋篇兼顾。本文在分析英汉互译中具有标记性衔接手段的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照应转换、省略、重复等方法实现双语衔接手段的转换,以使译文语义连贯,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形合"和"意合",有标记和无标记。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英汉语篇翻译更加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对比了英汉非限定小句的功能及体现形式。从功能意义看,英汉非限定小句比较一致。从经验功能角度,它们所表达的过程不具有"直接定位"功能;同时,主语参与者的参与度呈现出一个从强到弱变化的连续统。从逻辑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在配列关系上体现的嵌入性呈现出一个从强到弱的连续统;在逻辑语义关系上与限定小句形成投射关系和扩展关系,但扩展关系通常具有不明确性。从人际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没有语气选择,不能单独承担言语功能。从语篇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体现的信息缺失性促进语篇连贯,推动语篇发展。从体现形式看,一方面英汉非限定小句都以较相同的隐性方式表达其逻辑、人际及语篇功能,另一方面在经验功能表达上,如过程定位及主语参与者的体现形式方面,英语表现出比汉语更高的语法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省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其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省略的定义和分类,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并探究其原因,发现英汉省略的差异对英汉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关系非常复杂,对英汉对应语篇建立词汇矩阵图以体现词汇的衔接模式是可能的.它充分显示了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关键性作用.通过这些复杂的网络关系,我们既可以观察相邻句对间的词汇衔接模式,又可以观察非相邻句对间的衔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区别出双语语篇在词汇衔接方面的异同之处,从而为二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语法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文章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分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即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并探讨其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英汉的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衔接手段不尽相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兼顾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调整翻译策略,从而获得一个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黄婕 《英语广场》2020,(8):45-48
语篇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单位。语篇的共同属性是语言组织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或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内容往往不能完全传递语篇信息。以机械英语为例,在实现原文语篇意义传达的基础上,译者还需要结合原有语篇模式和衔接方式来构建译文语篇,以保证其准确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语篇中的词语衔接与西方衔接理论所述的词汇衔接不尽相同,名词、代词、数词、时间词语、地点方位词语、具有同现关系或复现关系的词语、词语省略、过渡句等在汉语语篇中均具有重要的衔接功能,对提高汉语语篇的连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左斌 《陕西教育》2009,(12):14-14
一、衔接与连贯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中两个核心概念,他们保证语篇结构和功能得以实现。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衔接是语义上的一种联系。若语篇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关键作用,这两部分间就存在衔接关系,即句与句之间产生了某种关系。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类型。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词汇衔接主要包括重复和搭配。连贯形成语篇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