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论女子体操运动情绪与颜色因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专业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 ,颜色对运动员的运动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对运动员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正常发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等方法,以60名少年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情绪变化的主要因素,以便教练员能够有针对性进行训练,有效地控制运动员场上的情绪,使 其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3.
气象条件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就气象的要素来讲,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有较大影响的有:气温,湿度,气压,大气成分等。  相似文献   

4.
颜色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发展逐步与世界竞技运动接轨.武术套路竞赛是一种相互交流和公平竞争的运动,比赛者以取得优异成绩为直接目的.在运动水平不相上下的激烈竞赛中,运动员情绪对比赛起着关键作用.而情绪也可随颜色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运动等级的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对不同颜色的喜好,对运动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研究表明,颜色因素与运动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少田径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理想,训练成绩也不错,但在重大比赛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水平。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赛前有一个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这是取得比赛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训练程度和成绩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参加了全年的系统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比较好,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赛前不良状态及心理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赛前不良情绪状态,是指比赛开始之前,运动员由于技能水平、机能状况、训练程度、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不同,加上比赛环境、规则、裁判等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会使运动员在赛前产生各种不良情绪状态,从而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提高。 根据运动实践的研究,运动员的赛前不良情绪状态大致有: 一、情绪过分激动状态。这种状态的特点常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情绪状态不稳定,常常由一种情绪状态迅速被另一种情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访问法对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跆拳道比赛中除了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得出结果在激烈的比赛中,对运动员水平发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心理情绪的变化,稳定的情绪是比赛中技战术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1 赛前心理准备 1.1 心理准备的意义 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技术、战术和心理的准备。 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比赛的胜负,在临近比赛前,运动员的体力和技术、战术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情绪的变化却显而易见,一些微小的因素,有时也会引起运动员情绪的变化,所以赛前做好心理准备,控制情绪的稳定性,对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据报道世界优秀运动员曾谈到,平时主要是技术和体力上的准备,赛前90%是心理上的准备。从国内外许多心理科研人员对运动员比赛情况的调查分析中也可看到,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失败约为70%,因为训练水平、技术准备不足而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第6届世界杯女排中、古、苏、美四强比赛的录像统计对比分析,中国女排为迎接巴塞罗那奥运会进行战术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当前,中国女排在二维空间的战术攻已无明显优势,调攻没有体现整体配合快速多变的指导思想,需创新设计一套在一传不到位情况下的快变战术,开发三维空间的战术设计,为中国女排腾飞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1 女柔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  对中国女子柔道队、天津女子柔道队部分优秀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运动员在比赛前心理状态 ,见表 1。表 1  5 0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统计心理状态 n占总人数 %有信心 2 3 46不 安 1 5 30恐 惧 1 2 2 4  表 1所见 ,赛前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占 46 % ,表现为 :运动员在自信心较强的心理状态下 ,能够保持清醒头脑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按照既定的战术进行比赛 ,其视觉、运动感觉等各个机能系统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之中 ,这是平时训练和经常参加比赛磨练出的全身协调、舒适…  相似文献   

11.
一、情绪对生理机能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我们认为情绪有调节机能的作用,积极高涨的情绪可以增强活力和自信心。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比赛胜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斗智”中情绪体验对技术、战术发挥的影响。要想更多地获得比赛的胜利,除了有过硬的基本技术战术外,运动员必须学会掌握临场斗智中情绪体验的特点及其产生和发展变化着的一般规律,善于根据运动员的面部、动作姿势的表现特征,洞察对手的内心世界,驾驶其心理活  相似文献   

13.
竞赛,对于运动员来说,不仅是一场技术、战术的较量,而且也是心理上的一种严峻考验。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发挥不出平时的实力,而有的人却出现意料不到的好成绩。这除了身体、技术问题之外,还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原因。面临比赛,运动员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各种情绪体验也极为鲜明、强烈而且变化多样。赛前情绪状态表现如何,直接影响比赛成效,这是每个运动竞赛者深有体会的,从而情绪问题引起了教练员、运动员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女运动员具有特殊的生理现象——月经周期,所以大运动量的训练、比赛对她们正常的生理机能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运动员,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不稳定,更易受疲劳、情绪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月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颜凯  徐晓阳  邓树勋 《体育学刊》2002,9(2):115-117
通过对广东省田径队参加“2 0 0 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优秀短跨项目运动员 4周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跟踪调查 ,观察大强度长时间训练和比赛对其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使T淋巴系统功能降低 ,整个训练期CD4+ /CD8+ 值低于正常值 ,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4+ 百分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CD8+ 百分含量变化不大。经过调整和比赛后 ,所有指标均有升高趋势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整个训练和比赛中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呈现对抗原刺激后的增加 ,训练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提示 :高水平田径短跨项目运动员赛前大强度长时间训练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但是粘膜免疫系统功能在外界抗原刺激下有所升高 ,且训练后SIgA的变化与CD4+ 及CD4+ /CD8+ 值显著相关。因此 ,利用两者的变化可监测田径短跨项目运动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高原训练是利用高原环境的低氧和运动缺氧的双重刺激,提高耐力性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是耐力性项目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训练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走国家队运动员备战2016年锦标赛前亚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安排进行探索,结合晨脉、血红蛋白、血乳酸、尿蛋白、血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监控,来分析身体机能指标及其特征,明确其代谢属性,发现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敏感生理指标,摸索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最佳比赛时间,旨在探索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和下高原后的赛前训练的普遍规律,进一步为优秀竞走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机能监控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从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整个备战期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较好状态,说明此次备战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1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类 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一般以运动情绪为代表,可分为战斗准备型、赛前热症型和赛前冷症型三种类型. (1)战斗准备型:是一种理想的运动竞赛型、积极性的情绪,而且强度适宜.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各种生理和心里指标适合比赛要求,能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和潜力,比赛表现为轻松、省力、效果好,是适合创佳绩的心理状态.但这种情绪不是自发和天生的,是经过严格心理训练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六二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环境条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在人的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运动员无论在训练或是比赛过程中都会随时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影响着训练效果和比赛时的技术发挥。尤其运动员比赛时的紧张情绪是造成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例如:在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优秀跳高选手朱建华、跳水名将陈肖霞、李艺花等都是实力强、夺标呼声高的  相似文献   

19.
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女排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强攻不强、一传和拦防能力的差距,造成快攻战术运用次数少,效果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中国女排应进一步提高一传质量,加强强攻环节和拦防整体配合以及各种快攻战术的运用,提升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第9届世界杯女排前六强队网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辉 《体育与科学》2004,25(4):56-58,6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国队与前六强队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主要是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心理素质稳定、失误少的结果。但是,中国女排网上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提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朝着女子排球男子化和“速度排球”的方向发展。指出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的训练,以保证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运用,对拦网的判断和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强训练,不断提高拦网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