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玲是一个为女性的解放而呐喊和狂奔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特别是前期)始终响彻着女性觉醒而反叛世俗的主旋律。她塑造了一批觉醒的女性形象,她们所经历的自我意识、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三个层次的觉醒,诠释了中国女性现代性觉醒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识的社会共识代表着女性主义在历史发展上的一种觉醒 ,女性解放不仅要从经济上获得自主权 ,在社会上确立地位 ,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意识领域中彻底地让女性觉醒 ,从精神上解放  相似文献   

3.
作为女性作家,池莉的小说长于对女性心灵的开掘,其许多作品都集中观照和展现了女性生存本相。从她早期作品中的"贤妻良母"型到对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池莉塑造了一批行走在她的女性意识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形象。同时,池莉又透过她和她的女性群体的目光来审视她们的另一半——男性群体,从而凸显了女性意识在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不断觉醒和成长的水与火的缠绵般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女性文学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而成长、发展。文章通过“人的觉醒”、“自觉掩藏女性身份”、“女性的觉醒”三个阶段来阐述女性文学在百年间所走过的艰辛之路,并指出女性在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不应以诋毁、反叛男性为宗旨,而应与男性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最终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5.
曹七巧被评论者定性为一个人性被扭曲和异化的女性形象代表。然而,曹七巧在自己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显示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曹七巧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她的颠覆性行为也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池莉站在市民立场上对现代生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进行探索,对女性的母爱意识、生命创造意识、情爱平等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给予了肯定。这些使她与与林白、陈染等关注女性私人经验、躯体感觉的“个人化写作”不同,也与知识分子立场的方方不同,却也限制了其小说对女性意识的探索。由于其小说中对女性意识探索的叙事模式受五四思潮影响的局限、市民生活对其思考深度的局限,使其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略显浅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女性人格意识觉醒的历史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女性意识的异化和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使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缺乏“内在基因”,而近现代中国妇女的解放总是呈现“外部灌输”的特点,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妇女人格意识觉醒才较为广泛深入地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转折;而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彻底实现这一艰难的历史转折,使中国妇女最终走上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陈学昭作为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她初登文坛就表现出了对女性命运的极大关注。她早期的文学创作可以看做是"五四"时期觉醒女性的悲鸣,她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为素材,塑造了众多在"五四"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追求独立自由,但最终却陷入苦闷、彷徨,甚至无路可走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女性形象群体,以此来批判和嘲讽腐朽堕落的男权社会,解构男权婚恋神话,揭露黑暗的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和戕害,将鲜明的女性独立意识融入到自己早期的文学创作,为在男权、族权、夫权、父权、神权等压迫蹂躏下的众多女性喊出了获取解放、独立、自由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庐隐女性小说的剖析 ,展示刚刚觉醒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揭示在时代大背景下 ,女性要独立、要解放而背逆于时代的反叛意识 ,体现中国女性个性心理的发展历程 ,凸现庐隐对女性意识的发掘和探寻  相似文献   

10.
周喜俊作为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乡村女性形象。她的作品是对当代中国乡村妇女生存境遇的书写,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内涵。她笔下的乡村女性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精神独立,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这种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与周喜俊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确定了其在当下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巴金的《寒夜》中曾树生形象的塑造,彰显了创作主体意识形态中存在着明显现代女性自觉意识。作者将女性生存、价值以及出路等源于“五四”时期妇女的命题纳入了小说创作之中。通过曾树生形象的塑造,彰显出文本中的“人”的意识的觉醒、经济独立意识、个性解放意识、女性自我价值认同以及女性自我行为规范的“自我”裁决等表现形态,对女性问题提出了思考。同时,文本对曾树生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进步性及局限性进行了反思,进一步还提出了女性的个性解放不能仅局限于女性自身行为,而应立足于整个社会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笔下的妙玉是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因其“言语狂妄”、“行为怪诞”,历来颇受非议。本文试从妙玉的女性意识与抗争精神的角度来解析妙玉: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对爱情有了自觉的追求,而她特定的身份让她举步维艰,她选择了抗争,却归于失败。《红楼梦》正是用妙玉的爱情悲剧为那些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与抗争精神的女子谱写了一曲无尽的挽歌。  相似文献   

13.
毕淑敏是新中国后我国散文界的一位很重要的女性文学家,她用自己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写成文字,在文字中可以体现出她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毕淑敏所写的小说,在她不同时期写的小说体现不同的女性意识。从最初的女性意识觉醒到女性主体意识的产生再到最后的女性意识的升华。这一系列的女性意识转变的小说给我们"心灵鸡汤"似的滋养。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的英国文坛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世界,带来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夏洛蒂·勃朗特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她的小说《简·爱》中,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贯穿了女主人公简·爱的整个成长历程,她坚韧的个性和自尊自立的品格成为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范,也给现代女性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程莎 《文学教育(上)》2009,(20):101-101
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诞生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五四”时期。在这个提倡“人的觉醒”,“个性解放”的时代大潮中,女性文学以高昂的主体意识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在为数不多的“第一波”女性文学先驱作家中,丁玲总是不能被人忽视的。本文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探讨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形象一莎菲。  相似文献   

16.
<正>"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出一大批表现女性意识觉醒、关怀女性生存价值的女作家。这其中凌叔华当算独特的一位,她既不像冰心那样关注社会问题,也不象庐隐那样表现时代苦闷,更不像冯沅君那样大胆反叛。她冷静地观察新思潮带来的社会变动,敏锐地觉察到女性解放的另  相似文献   

17.
女性意义的社会共识代表着女性主义在历史发展上的一种觉醒,女性解放不仅要从经济上获得自主权,在社会上确立地位,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意识领域中彻底地让女性觉醒,从精神上解放。  相似文献   

18.
欧茨在《大瀑布》作品中描写了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被压迫的生存状况,自然与女性对父权制的抗争。人们自然生态意识觉醒而保护环境和女性对自身压迫的地位的认识而对自我的追求,体现了欧茨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饱含了她对人类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20.
封建礼教几千年来桎梏、摧残着中国妇女,而中国妇女也一直在为寻求个性解放进行着不懈的抗争。到了元代,觉醒的女性敢于与封建礼教进行正面的不妥协地的斗争;到了清代,反抗斗争又陷入了重围之中。本试对比分析李千金(元杂剧《墙头马上》)和林黛玉(清小说《红楼梦》)表达爱情方式和反抗封建礼教程度的不同,来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差异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