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的到来,西学东渐的风潮的滚滚而来,宗教的慈善机构不仅仅是传教的工具,而更加富有了社会性,变得世俗化。宗教慈善机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就是宗教慈善事业的大规模、全方位的展开,各界宗教人士从事的社会慈善事业是多方面的。宗教慈善机构主要分为慈善救济与慈善教养两大类。慈善救济主要是赈灾、救灾、济贫、医疗救护等方面,慈善教养主要指对于妇孺进行教养、对于孤儿、贫儿的教养。  相似文献   

2.
媒体应大力弘扬慈善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宣传慈善事业,弘扬慈善精神,努力促进慈善事业不断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而言,慈善事业所发挥的积极的社会效益更是十分明显。《商洛日报》近年来不惜篇幅,对党和政府倡议组织的各种赈灾捐献活动及各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在爱心捐助方面的大量义举,给予了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和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许金顶  魏丹 《历史档案》2008,(2):113-119
社会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发展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研究也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福建晋江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社会慈善的资料比较完整,涉及振济会、救济院、养老院和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活动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该时期晋江社会慈善事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架构,在活动范围、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等方面产生了适时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1910年代是我国各种兵灾、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时期,同时也是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时期。各慈善机构为了募集救灾经费,纷纷在拥有较高知名度、发行量大且影响力大的《申报》上刊登慈善广告,使灾民得到实质性救助。  相似文献   

5.
清代慈善机构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岑大利 《历史档案》1998,(1):79-86,90
清代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时期.从清前期开始,各地便陆续地建立起数以千计的恤贫救孤的各类慈善机构,其中有些是官府主办的,有些是民间的各阶层人士捐资创办的,有些则是官府与民间通力合办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冰冻雨雪灾害、地震等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后,许多电视台都举办了大型的赈灾募捐活动,体现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视媒体参与慈善公益一方面可以帮助慈善机构筹集善款,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电视内容,提高收视率。电视媒体也应做好角色定位,发挥其舆论引导功能,更好地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慈善事业在我国源远流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慈善事业将长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慈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重新涌现,慈善事业和慈善理论在实践中有了新发展。1998年10月省慈善协会与《三秦都市报》联合召开了陕西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理论研讨会,收到论文之多前所未有。可见理论学术界和其他行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后,省慈协又多次与《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媒体联袂搞了不少很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表明慈善与媒体“联姻”是做好救助等项活动的一条成功途径。 今年9月3日,笔者就《商洛日报》重视慈善事业宣传报道、经常刊  相似文献   

8.
丁云 《大观周刊》2011,(46):32-32,33
本文介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相关情况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培育和提高公众的慈善意识;推进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加快慈善立法的步伐;完善与慈善事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朱湘丽 《大观周刊》2012,(47):32-33
明清时期存在着严重的弃婴及溺女陋习,政府和民间为了拯救幼婴设立了各种育婴组织,推动了明清育婴慈善事业的发展。育婴堂作为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在清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影响深远。本文对育婴堂的概况、管理运作、资金来源、收养对象及形式、儿童出路、救济效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政局动荡,各系军阀混战,天灾肆虐.饥荒连年,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尽管当时政府对此有所察觉,但危殆时局,丛生事变,使其难以顾及黎民百姓.数以千万计流离失所的难民及生活无着落的人,只有依靠民间慈善机构和团体来救助.于是,这一时期便出现了慈善事业兴盛发展的局面.中国红十字会(简称红会)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慈善团体,尽其所能从事社会救济工作,解危济贫,纾缓社会苦难.  相似文献   

11.
郑慧  黄璐 《大观周刊》2012,(44):24-26
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是我国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天主教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体现。本文对天主教参与公益慈善的教义基础进行总结提炼,从当代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天主教公益慈善的基本领域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天主教进一步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空间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报道类型。慈善报道影响着受众对于慈善事业的认知,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框架理论视角下,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年间慈善报道的考察,分析慈善报道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拓宽媒体慈善报道的思路,促进慈善报道的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马闻屿  吴涛 《兰台世界》2016,(2):129-130
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一直是救济社会困难群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是近代才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有很多举措和政策值得研读和探讨,本文对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分阶段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政策措施,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4.
杨诗慧 《新闻世界》2014,(11):125-126
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使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因素,而媒体对慈善事业的传播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以2013年《大江晚报》为例,探讨其公益慈善新闻的呈现状况,并做简要的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的中后期,直接冠以慈善名称的慈善组织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电视台诞生出慈善类型电视节目,如慈善晚会、慈善捐助活动、电视新闻报道、电视专题等,积极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电视慈善类节目在中国已有7个年头,电视慈善类节目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为我国的慈善事业起到了非常好的反哺作用。但就目前电视慈善类节目的现状来说,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需要电视工作者思考。本文试图从电视慈善类节目最初发迹的动因和其特点分析,就此类节目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慈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慈善事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慈善事业无论在慈善意识、政府角色、慈善组织、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去探索其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改善不足,促进我区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使之真正发挥扶危济贫、协调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济世救人美德,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价值和成就感,促进社  相似文献   

18.
慈济经验     
来自台湾的慈济基金会,以宗教和慈善紧密结合为其特点。它的理念、方式和在大陆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国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可资借鉴2012年6月,苏州市中心景德路上,占地60亩的苏州慈济志业园区已经拔地而起。其中健康促进中心的医疗器械均已运  相似文献   

19.
张謇南通慈善事业的鼎盛期是在1912年至1920年之间。其开端始于1912年张謇与李提摩太的会谈。鼎盛期里,张謇创办了养老院、贫民工厂、医院、盲哑学校、残废院等南通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20.
唐红 《青年记者》2016,(29):29-30
《慈善法》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新闻媒体报道慈善事业的要求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新闻媒体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慈善事业的主要宣传阵地.做好慈善事业宣传工作,是新闻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方式,也是弘扬慈善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新闻媒体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一)新闻媒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