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区域高等教育差距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公立高等教育财政取决于州政府,州政府拨款的多少影响学费定价的高低,从而影响州际入学机会平等。1985-2010年期间,美国高等教育财政整体上伴随经济危机发生周期性变化,州际高等教育财政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体现为生均拨款和学费价格方面:传统上太阳带州高等教育生均拨款高、学费低,北部工业区生均拨款低、学费高。因此,州际高等教育财政差异不仅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且各州政府治理结构、制度安排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财政选择。基于此,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采取补助"顾客"而非"生产者"、直接提供联邦经费补助乃至惩戒措施等方式对州际差距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省域高等教育财政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的生均经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而来自于公共财政的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差异更为显著。在落实财政教育投入4%目标的大背景下,建议增加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供给的总量,颁布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基本标准,提高生均经费拨款基数,设立专项资金化解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等,尽快扭转省域高等教育财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既是社会公益事业,更是重要民生.政府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掌握者和主要支配者,发展学前教育,提供广覆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保障儿童全面健康成长,是政府的使命和职责. 一是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投入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保障.当前,学前教育公用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历史欠账太多,亟需加强公共财政支持.要把学前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落实"以县为主"经费保障,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要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收益等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步探索按生均拨款机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贫困儿童、孤残儿童进行补助或免费入园.要建立学前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园,扩大资源增加供给.同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督查监管机制,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绩效考核,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2018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以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为指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实证考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绝对差异均表现为明显扩大,呈现出两极或多极分化特征。当务之急必须落实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符合地区实际的政府分担机制,强化省级财政对普通高中教育的统筹;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全过程动态监管,以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职校生》2013,(4):3-3
2月20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说:“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全面实施将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在2012年推动各省(区/市)落实《职业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相关责任,制订和实施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2012年,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海南、重庆、新疆等10个省(区/市)出台了相关文件。这说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按法律要求、按经济发展要求、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办学得到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基本经费的拨款机制可分为三类:生均拨款、成本单元和产出拨款。生均拨款机制简单易行,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稳定的教育系统;而成本单元拨款则比较适合于生源变化较大、创新频繁的职业教育体系;产出拨款机制会对教育目标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但是产出指标的选择要求慎重。我国高职教育拨款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调整生均拨款和专项经费之间的比重,而中职教育则亟需在免费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成本的生均拨款机制,同时鼓励不同地区探索更符合本地需求的职业教育拨款机制。  相似文献   

7.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拨款在义务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偏低;中西部省份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偏低,政府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比例严重偏低。200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上年略有下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上年有所减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五"计划前三年(2000ee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总体状况、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财政教育资源的生均配置以及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一004》),描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刁免入的进展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4-2012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省市生均经费及生均经费政策、标准进行分析,发现中职生均经费投入稳定性差,地区间中职生均经费投入不均、缺乏合理生均经费标准指导,中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各级各部门缺乏生均经费监督机制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各省市应拓宽中职教育筹资渠道、尽快出台中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完善生均经费投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晨  郭扬 《职教论坛》2015,(7):20-24
构建"政府引导为先,举办者投入问责与面向市场筹集并重"的职业教育多元经费保障机制,一要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中职业教育经费的比重,形成投入总量与事业规模相匹配的协调机制;二要强化规范和督导:依法抓紧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生均经费标准拨付制度及问责机制;三要拓宽经费渠道:通过税收优惠,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获取服务性收入,激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和支持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省(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投入的地区差异和各地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缺口。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生均政府拨款的地区差异与经济水平地区差异错位,生均政府拨款最低的地区并非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各地区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中政府拨款占比例普遍偏低;按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本保障线测算,各地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缺口相当大,小学缺口总量达到445亿元,初中达到331亿元,合计缺口在770亿元以上。针对上述情况,文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4%目标"实现后如何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机制?根据OECD提供的数据验证,其一,各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与GDP、公共总支出之比存在差异;其二,各国高等教育生均公共支出数量、结构与比例存在差异。除了"经济论"之外,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制度安排。在此提出建议:理论上,认清高等教育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既要保障公共支出又要扩大私人支出;制度上,加强生均公共支出和生均总支出等制度建设,确保教育服务质量水平;实践上,提高经费分配与组织行为的规范性,在私人支出比例扩大的同时,释放大学活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省(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投入的地区差异和各地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缺口.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生均政府拨款的地区差异与经济水平地区差异错位,生均政府拨款最低的地区并非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各地区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中政府拨款占比例普遍偏低;按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本保障线测算,各地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缺口相当大,小学缺口总量达到445亿元,初中达到331亿元,合计缺口在770亿元以上.针对上述情况,文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应反映高校生存运转状态,是一种长效机制、预警机制。江苏高校生均拨款制度改革历程表明,这一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不足之处。根据公平、效率、成本、科学、精细、绩效的改革目标趋势,构建高校生均拨款公式模型,以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相似文献   

14.
省际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基于生均经费指标的剖后发现我国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严重;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笔者认为,省级政府的投入努力程度不高、"省级财政不中立"是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省际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央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制定制度激励省级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努力程度,出台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充足性标准,重视公用经费的专项拨款。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教育财政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上的不平衡.本文选取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与地方GDP的比例、预算内事业费拨款与基建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占生均支出的比例等财政投入与支出指标,从经费总量、结构、生均支出三方面分析我国31个省(市)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区域差异,以期为各省级区域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政策存在严重的"信息"和"激励"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缺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责任被层层下放,并出现经费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由于激励不相容和激励不足,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出现了低报生均杂费和公用经费标准、不落实或不能足额落实本级财政的配套资金等现象。改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成效,在机制设计理论视域下,围绕"信息"和"激励"两个因素,应"以县分类"重新划分农村义务教育区,针对不同类型的县区,明确各级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责任,并设计相应的经费分担模式。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人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但通过对“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和“人均接受职业教育比例”两个指标研究分析表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经费的总拨款额在减少,各省在生均拨款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阻碍了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国家应大力提倡在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并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取消高中择校生政策以来高中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落实国家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在对X省214所公办普通高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公办普通高中经费保障中存在的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偏低、生均补助标准和学杂费收费标准较低、经费投入不均衡、债务偿还压力较大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力度;调整生均补助标准,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适当调整公办普通高中的收费标准;加强省级统筹,加快化解高中债务;强化对高中经费保障情况的考核与监管等措施,完善公办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财政分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制度,并对教育经费投入形成了制度约束。实证调研表明,这种制度约束并没有缩小区域间教育投入的差距,反而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应完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比例体制,建立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和生均公用经费比重监测机制,成立义务教育专项基金,逐步消除区域间教育投入的不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演进经历了逐步恢复期、法制规范期、稳步发展期、全面深化期四个阶段。虽然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制度保证,但还存在着整体教育经费总量占比不高、生均经费较低且区域差距较大、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办学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须从持续加大政府财政拨款力度、基本落实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以及完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入手,以破解职业教育经费保障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