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琳 《中国广播》2012,(3):68-69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主流媒体必须坚守的宣传阵地。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种种冲击,主流媒体应当直面挑战、加速升级,以适应新生产力发展对信息传播提出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温莉 《声屏世界》2009,(7):22-23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的必要性 在突发事件面前,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任何媒体,尤其是代表政府的权威的主流媒体,面对公民素质和权利意识日益提高的受众群体,面对域外和境外媒体的激烈竞争,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和受众客观公正及时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现代化的各种新媒体而言,在信息传播公信力以及信息获取资源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出电视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和价值,需要电视媒体方面,对相关的内容报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保障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质量。本文对电视媒体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廖芸 《声屏世界》2012,(3):27-28
公共事件报道中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所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情绪。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种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重大的考验。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电视媒体在公共事件中应正确引导公共事件舆论。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生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主流媒体更应做到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形成"首发效应"。本文探讨了广播媒体面对突发事件时,所要建立的快速反应机制、报道原则和方法以及新闻采编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阮怡 《东南传播》2014,(1):90-91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生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主流媒体更应做到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形成“首发效应”.本文探讨了广播媒体面对突发事件时,所要建立的快速反应机制、报道原则和方法以及新闻采编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邻水县“5.9”新冠疫情期间,邻水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履责、主动作为,为本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及时、实用的疫情信息报道,充分体现了基层主流媒体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打通了地方突发疫情舆论引导的“最后一公里”,为县级融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媒体资源有限、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邻水县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邻水发布”在“5.9”新冠疫情期间的报道,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子晗 《东南传播》2015,(2):124-126
本文以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作为突发事件案例,选取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在该事件发生后五天内的全体相关微博作为分析样本,发现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议程设置大大被其他话语主题消解,且缺少主动性。在建构突发议程的过程中,不同主流官微平台之间缺少跨单位、跨平台合作。民众越发依赖社交平台、谣言甚嚣尘上的今天,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将为今后突发事件中社交平台领域的主流媒体应急信息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在2006年出台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作了规定,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工具,肩负着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如何做好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报道,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地最近或与发生事件有关联的地方媒体,既要把握好报道时机,追求报道的真实性和认同感,又要注意舆论引导、把握传播方向,与各个方面协同作战、密切沟通,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报道尺度。更好地报道突发事件,是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一道生动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李永  李雁 《传媒》2021,(21):77-79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网络空间日见清朗,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协同合作日见成效,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呈现更大的可为空间.特别在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多元声音融合互动增强,网上网下多元主体的善治力量正在成为危机危急时刻城市管理者可以依赖的重要社会资源.在近期重大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主力军作用与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等相互呼应,争取到了全社会最广大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营造了建设性的舆论氛围,为救灾防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吴伟刚  吴霄 《视听界》2013,(6):116-117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应担当起社会责任,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缓和社会矛盾,起到有利于当地政府处置事件的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主流媒体应该做到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先人一步,从而形成首发效应,强化对舆论的引导力.本文探讨了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广播的有利条件以及广播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媒体逐渐重视启动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因此,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及报道方法,对于媒体和记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对记者的要求较高,对记者的职业素质、人文素养以及敬业精神都是一种考验。通过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情况来看,媒体记者素质有待提高。下面本文将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提升记者素质展开全面分析,无论是从专业报道能力,还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深入探讨如何有效促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我国接连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手足口病、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组织上尚不够成熟,虽然各家媒体都竭尽所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暴露了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薄弱和落后。  相似文献   

16.
程言之、周也平分别在《新闻记者》第6期上撰文,各自发表不同的观点:程言之说,在突发事件面前,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后,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代表政府的权威、主流媒体常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是永久地保持沉默,对于这种现象,以往新闻学术界和理论界争论较多,似乎时至今日才突然被媒体记者以及媒体受众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作问题提出。无论如何,既然问题提出来了,恐怕仅用“稳定压倒一切”几个字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事实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效果上讲,面对突发事件主流媒体都不应保持沉…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是客观事物急剧变动的一种状态,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近年来突发事件受到了各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应对制度,其目的就在于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能够作出快速反应、推进整体协调、突出策划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我国接连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手足口病、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组织上尚不够成熟,虽然各家媒体都竭尽所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暴露了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薄弱和落后.  相似文献   

19.
涂洁 《新闻前哨》2012,(9):65-67
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在新媒体时代,处理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理论,即政府要在事发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从业者,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播,成为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舆论导向作用不可替代,自然也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体。不过,今年6月11日发生在武汉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雾霾天气,本地电视媒体的新闻大战却没能在重大突发事件事发后4小时的黄金期内打响,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余仲樵 《东南传播》2011,(1):132-1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各类突发事件正呈现由偶发到频发趋势。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地各类媒体蜂拥而来,加上以数字化、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论坛、博客、QQ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使新闻及资讯的传播更加快速。在如此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应对日趋"常态化"的突发事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舆论的引导能力,提升引导水平,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而且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