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2班科学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生物的概念后,为了巩固哪样的物体是生物,哪样的物体不是生物,我设计了一个对话游戏:小组里每一个同学想一种物体,然后,请另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要说出理由。同学们一听,都很兴奋,纷纷举起小手。为了使同学们的第一次对话获得成功,我请平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向杰同学首先发问。几十双眼睛望着向杰,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向杰站起来,眼睛望着我说:“我想请曹诗苑回答问题”。过了一会儿,见他还没有下文,我忙问:“你的问题呢?”“我的问题是石头是不是生物?”向杰说话时眼睛依然望着我。我看了向杰…  相似文献   

2.
    
我的班主任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听,班主任的“雷”声又在我们头顶炸响了:“这道题到底是对还是错?”同学们都鸦雀无声,教室里静得出奇,只有班主任那响亮的“雷”声在教室里回荡。“你们成天学的什么呀,一问三不知!”“雷”声更响了,他用手狠狠敲着黑板,同学们都低着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考试     
一转眼 ,又到期末了 ,思想品德课第二节课考试 ,大家都忙得天翻地覆。上课铃响 ,老师却空着手走进了教室。同学们正感到惊诧 ,老师走上讲台说 :“同学们 ,今天学校让我们班将操场边的那堆垃圾搬出学校 ,希望大家主动去劳动 ,由班长管好纪律 ,不去的也不强求。”老师讲完便离开了教室。于是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 :“我的妈呀 !那么一大堆又臭又脏的东西 ,让我们班去搬 ,凭什么嘛 ?”有的同学说 :“思想品德老师存心跟我们过不去 ,想趁此煞煞我们班同学的威风。”有的同学说 :“哼 !我们就是不去 ,看他把我们怎么办 ?”班长说 :“我们…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开始写命题作文。为克服学生对命题作文的畏惧心理,我决定从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入手。 第一周作文课,我以“说话与写话”为题,上了一堂作文启蒙课,重点向学生指出:所谓作文只不过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没有什么神秘,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我对同学们说:“不会说话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我接着说:“同学们都会说话,而且有的学生说得很好,很流利。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会写话,有的还会写得很好,让人喜欢读,说不定将来还会成为记者或作家。”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喊起来:“老师,快出题吧,我们写。”接着我鼓励说:大家的热情值得赞扬,但要写好作文,我们得先“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6.
心随纸动     
“同学们,请把自己手中的白纸折成3条边2个面的图形。”何老师说道。大家争先恐后地折了起来,我自然也心领神会。“我折完了!”小白第一个叫道。紧接着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也喊:“折完了!”有的同学还在纳闷,这是怎样折的呢?有的同学折完后就得意洋洋地举起了折好的图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开始,第一节自然课我给学生讲了上课的要求后,就让同学们自己浏览全册自然书,看一看你对哪些知识最感兴趣,看了一会儿,李玉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书中有错误。”“哦,是吗?”我惊奇地问,“错误在哪儿?”“第六课《热传导》实验2中把铜丝、木筷等物体放入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你能很好地表达吗?有的同学说:“这还不简单,我张口就来。”可同学们要清楚一件事情: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是要让别人能听得进去,而不是不管别人听不听,都自顾自地把话说出来。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的方法很多,不同场合你要用到不同的表达技巧。对于比较强调情感的观点或想法,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情境的方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9.
四(2)班科学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生物的概念后,为了巩固哪样的物体是生物,哪样的物体不是生物,我设计了一个对话游戏:小组里每一个同学想一种物体,然后,请另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要说出理由。同学们一听,都很兴奋,纷纷举起小手。为了使同学们的第一次对话获得成功,我请平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向  相似文献   

10.
不知为什么,我们“发现者先锋组”的活动,一下子就被班主任雷老师知道了。难怪有些同学私下里叫她“雷达”,她的信息真灵啊。雷老师找到我们,笑眯眯地说“:你们这些‘发现者’,愿意把自己写的发现笔记给我看看吗?嗬,让我学习学习吧!”我们把自己的“发现笔记本”交给了雷老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课前,雷老师找我们谈话,说:“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接受。”“什么建议呀,也许可以考虑的。”米拉拉模仿着雷老师的语气说。雷老师用手敲了敲米拉拉的脑袋,接着说:“请你们把自己的发现笔记在班上念一念,让大家了解这些作文是有点不…  相似文献   

11.
三月初的一天傍晚,天气突变,风雨交加,孩子们被那隆隆的雷声惊住了,纷纷向外张望。施笑寒小朋友神秘地对大家说:“告诉你们,雷锋来了,雷锋在打雷呢!”李葳小朋友马上问:“纵老师,是雷锋在打雷刮风吗?”听着孩子们稚趣的语言,我马上意识到:这段时间我们向幼儿进行学雷锋教育,雷锋的光辉形象已印入幼儿的心田,他们感到雷锋是个好叔叔,因此雷锋叔叔无所不能。且“雷锋”又与“雷”“风”谐音,使幼儿产生了联想。另外,主要是幼儿不理解雷鸣刮风这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于是,我马上对孩子们说:“雷锋是解放军叔叔,他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但不会打雷刮风。”接着我又给幼儿讲了打雷刮风的原因,以及打雷时应该注意的安全知识,并让幼儿看看窗外,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说说这块云彩像什么,那条闪电  相似文献   

12.
谈“外号”     
学校里,同学们总喜欢给人取“外号”。我呢,也包括在内。这个同学的脸太白了,我就说:“小白脸。”那个同学经常流鼻涕,我说:“鼻涕大王。”这个同学姓朱,我就说:“一头猪。”总之一句话,我给同学们取的外号数不胜数。我给同学们取“外号”,同学们也给我取“外号”。因为我姓翁,同学们就给我取了“小蜜蜂”、“白头翁”、“不倒翁”三个外号。可我一点儿也不生气。这是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小蜜蜂”十分勤劳,对人无所求,却把用生命换来的蜂蜜毫不保留地献给人类。同学们叫我小蜜蜂不是在夸我吗?“白头翁”是一种鸟,它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有多少同学想摆脱父母的约  相似文献   

13.
说“下”霜     
霜是北方冬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冬天早晨在路面、屋顶和田野上往往覆盖着白茫茫的一片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习惯说:“昨晚下霜了.”同学们学过物理后,应该对这一说法质疑.实际上,霜是水蒸气在地面附近的凝华现象.冬天的夜晚,如果不刮大风,地面上的物体温度迅速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物体表面迅速凝华成固态小冰晶,这就是霜.如果地面上有一瓦片,即使是瓦片的下表面,只要定气畅通,照样屯会附上一层霜.由此可见,下霜其实并不是“下”.我国农历十月有个节气叫“霜降”,这个“降”也不贴切.说“下”霜@…  相似文献   

14.
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你把它带来。”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栗子、枣、核桃、葵花籽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 “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  相似文献   

15.
柿子给谁?     
学校把校园里小柿树结的几十个柿子分给每班一个。柿子给谁?我让全班同学讨论。有的同学先说;“柿子应该给胡老师。”这话使我很受感动。我说:“谢谢同学们的关心和理解,我认为这个柿子应该属于同学们。”于是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柿子应该给新当选的大队  相似文献   

16.
一次教学生词“card”。生词“card”只比以前学过的单词“car”多了一个字母“d”。我想,怎样能让学生很快把两个单词建立联系,既而牢牢记住它们的拼写和含义?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我给你们出个脑筋急转弯吧!”学生十分兴奋。我像“幸运52”节目中的主持人李咏一样,向他们一边伸出拳头,一边说:“请听第一题!Number One!”一些学生也向我伸出两只手指大喊:“Yeah!”“怎样在一秒钟内把冰变成水?”这是个热身题。有的学生喊不知道,有的学生说出了答案:“把冰前的两点去掉。”接下来,我又出了第二题:“我在一秒钟内把…  相似文献   

17.
惯性定律和惯性是初二物理的重要知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有些同学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谈谈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及联系.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规律,它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加深对惯性定律的理解,同学们对定律中的“一切物体”、“总”、“或”几个字、词的含义要真正搞清楚.“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总”是说没有例外和从始至终,这就点明了规律性‘“或”不是指有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有的物体保持匀速…  相似文献   

18.
捏鸡蛋     
今天上课,黄老师带了三个鸡蛋。她神秘地说:“今天我们要和小鸡蛋们比比气力。”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哈哈大笑起来。有的同学自信满满地说:“鸡蛋肯定是我的手下败将。”有的同学摩拳擦掌,说:“鸡蛋真是自不量力,看我怎么打败它。”有的同学则根本瞧不起鸡蛋,一副不屑的表情。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说     
写人记事是初中生作文训练的基本功 ,写惯了《一个难忘的人》、《我的妈妈》等常规题目的同学们面对《我的野蛮同学》这样大胆的命题会不会手足无措呢 ?这个题目重在对“野蛮”的理解。何谓“野蛮” ?这种“野蛮”是未被世俗礼节熏染的自然天性 ,还是不讲道理、动则拳脚的不良习气 ?对于同学的野蛮 ,是欣赏 ,是畏惧还是厌恶 ,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能把一个野蛮同学写得蛮得可恨 ,那固然是上乘佳作 ,但是如果能把一个野蛮同学写得蛮得可爱 ,那就要考验同学们的写作功夫了。本次选用的三篇作文可以说各具特色 ,具体如何 ?我们特邀著名文学评…  相似文献   

20.
初春,细雨蒙蒙。 同学们围在花坛旁。有的说花儿真艳,有的说微雨湿润后的花儿更美,有的说花儿真香……我趁势说,这些花是美,欣赏这些花会陶冶我们的情操,会激发我们爱生活的热情。这是可感的自然花朵,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隐形的花朵呢?早上A同学不是值日生,但他代生病未到校的B同学打扫卫生,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整洁的环境,他就是一朵隐形的花。我的话音刚落,C同学说,今早语文课我没带橡皮,我的同桌借我用了,他也是花…… 一下子同学们议论开来。我随后小结道:自然界的花美化了自然,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