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6,(9):61-61
星期日上午,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有一队人,大家正排队购票入内。 小王站在队伍里,他看到售票门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就问一个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孩子的父亲说:“1.3米。”“那得买半票了。”小王说。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  相似文献   

2.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有一天,小家伙突然不听从你的号令,居然鼓着嘴巴和你顶嘴了。相信这是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其实,这是孩子比较正常的成长表现,起码他是在证明给你看。他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纯洁的,因而是美丽的;孩子个性各异,美丽各有不同。最丑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美丽的;犯错误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也应该是美丽的。   我每天都为孩子们发喜报。所谓喜报,不过是油印的小报,写上“你今天表现得真棒 !”之类鼓励的话,再配上一些线条简单的画儿。孩子们每天都认真评议。那天,我照例为同学们发喜报。这几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我想,应该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发到四大组,同学们对郑鹏有意见:他上课拧了同学一把 !我没有发给郑鹏。他生气了,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放学后,郑鹏对我说:“我只拧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晏红 《母婴世界》2011,(9):84-86
辉辉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平时工作很忙.就由退休在家的奶奶照顾着.这孩子在班里是比较出众的.会说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画画很好.会弹钢琴.经常为小朋友唱歌伴奏。可就是这样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有—天把老师吓了一大跳。外面刮着风,辉辉却站在阳台上,老师让他回来.他说:  相似文献   

5.
可敬的对手     
精彩纷呈的校运会已经结束了。虽然我获得了初一男子跳高第一名,但在比赛中,有一个对手让我敬佩,他就是获得第二名的吕兆国。那是他在200米决赛中打败我之后,我发誓要与他在跳高比赛中一争高低。比赛开始了,我站在场地的左边,他站在场地的右边,我和他对视着,好像只有我们俩在比赛一样。首先是1.15米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淘汰了一些人,我和他都轻松跃过了。正当要跳1.2米时,他的班主任跑过采叫他,他赶忙向径赛场跑去。这不是临阵脱逃了?这时,一位28班的同学跑过来对跳高裁判说吕兆国要去跑4×100米接力赛。霎的,我觉得自己有些…  相似文献   

6.
埃思的父亲是个建筑工程师.他整天忙的都是自己的工作。埃思的童年记忆里并没有多少父亲的印象,他觉得这是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并且他不希望这遗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圣诞节就要到了.他决定为他的两个女儿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平常女儿们最喜欢的就是听他读书.所以埃思决定为她们写一本书。他想这该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45-45
1967年3月,波兰华沙初中一年级某班,体育老师波尔正在为大家布置当年的体育任务.他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上报铅球的完成距离。下课了,同学们所报的目标大都很保守.可是有一份目标单却赫然写着11米。要知道男子铅球的达标距离是8米,这个瘦弱的孩子的目标却是世界冠军才敢报出的目标距离,要实现的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教育,而不是金钱。”“教育之于父母就是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年轻的父母如能及时地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就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以“生日”为例,笔者通过谈话、家长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有关的调查,情况大体如下:家长的态度:(谈话中的三种典型反馈)1.“我们的单位都很忙,平常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过生日的时候,孩子想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他。”(一种补偿心理)2.“现在家里就这一个孩子,爷爷奶奶、朋友每年都送给他很多的礼物。每次我们就给他定个大蛋糕,和老…  相似文献   

9.
决策学就是智慧学,决策的过程就是运用智慧创造财富的过程。智从知中来,人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智慧的载体。决策者的大智、大勇、大德都是由文化来铸造的。(1)参悟传统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至今呈现着勃勃生机,他的生长力、创造力、持久力,对未来的穿透力,是决策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许多世纪以来,中国神话与圣哲独特地感召着东北亚各国,虽然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间,它的有效性而对西方的巨大挑战,但是,现在他正在复兴。儒学的复兴已经明确地指出它将在世界文明的核心中占有一…  相似文献   

10.
他出生于广东鹤山市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邮政职工,身高都在1.7米以上。或许是遗传的缘故,他生下来就比同龄人高,这让他处处显得傲气凌人。  相似文献   

11.
“和孩子一起过语文的日子。”简单、素朴,他的课堂就是这样一段段平凡、普通的生活:自由、快乐.他教的孩子就是一个个这样自然、本色的稚子。太多人喜欢他的课.因为简单中总有着那样一种深邃.素朴中总有着那样一抹光彩:太多人喜欢他的课.因为他的课堂上,孩子自由却不散漫。灵动、活跃.在一阵阵笑声中总有收获。于是.我们不得不感叹:这...  相似文献   

12.
师爱如雨     
我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日本一家报刊曾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问你喜欢怎样的老师,结果发现有69%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由此,我认识到了.爱是学生都需要的精神雨露。十五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岗位,从那天起.我就挑起了班主任工作的重担,一干就是12年,这期间,我的爱就如同春雨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弟弟非常调皮,几丈高的大树,哧溜哧溜几下就爬到了树顶;一二百米的河面,十几分钟就游了过去,然后顶着一个冬瓜回来;春天里在河中与隔村的小朋友掷石打仗,一战就是一下午,常常弄得头破血流……母亲批评他时,他就歪着头说:“这叫勇敢!勇敢无畏是好汉。”母亲总是为弟弟犯愁,经常叹着气说:“这孩子是没治了。”  相似文献   

14.
《人生十六七》2014,(1):24-26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父母以为孩子只要学习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其实他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自私、嫉妒别人,没法和别人相处,这样的孩子麻烦大着呢.中国父母现在的问题多就多在这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非常肤浅,比方说什么叫“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存,就是学会生活,而我们的教育恰恰...  相似文献   

15.
晏红 《家庭教育》2005,(6A):34-35
“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谦让美德的经典故事,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挑战它,怀疑它是否过时,是否已经不适合社会现状:这是某网站上发的一个帖子=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当大孩子提出异议时,我们往往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或说:“你是哥哥,不要跟弟弟争!”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错误     
一个小男孩在一张考卷上填写姓名这一栏时,自己的名字──王宇 淳(后来才知道是他)没有写,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童木”三个字。他这一“创举”,在 我们老师中间引发了一场议论,结果持反对票的居多,认为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最起码连 自己的名字总要写正确吧!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这正透露着这孩子的天真无瑕、无所顾忌的 天性,而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符 号,而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灵更为重要。我对此有同感。按理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也太不应该了,但一想,我们又何必拿这个…  相似文献   

17.
设计背景: 一次音乐课上.我把梆鼓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来猜猜这是什么乐器。学生敲击后,竞说:“我想这可能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吧。”我心里真是一种揪心的痛。1976年就曾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的宜都梆鼓.竟然连宜部的孩子者都不认识它,眼见极其特色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步一步萎缩,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鼓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风民俗等方面.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着独特的作用。华夏鼓文化尤为源远流长.绚丽多彩。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在音乐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里成就显著。站在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高度,面对丰厚绚丽的鼓文化遗产,我们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更为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却很少主动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站在时代的讲台,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让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这五千年的点点滴滴,汇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汉字。语文就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我们文有《论语》《孟子》,为我们学习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武有《孙子兵法》,为我们提供了谋略、战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语文的学习在近几年里受到了重视,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这都源于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缺失导致了价值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