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隐喻是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从语用综观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角度来看,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是在遵循言语行为的省力原则前提下,适应交际语境和交际意图而作出的选择.这种语用适应性使得隐喻的大量使用成为可能.同时,隐喻的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它适应了说话人与释话人的语用需求,更在于它在修辞、委婉和劝诱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是语言现象和思维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然而,目前,不少国内的隐喻研究停留在词汇层面,应从隐喻的神经元理论说、隐喻的文化传承功能和语用功能等几个视角,开辟探讨隐喻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语用学理论与修辞学中的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结合起来,以庄子的会话语篇为语料,从语用修辞行为、语用修辞意图和语用修辞效果三个方面分析庄子语篇中会话的特点,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语用修辞研究方法适用于庄子会话语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也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语用现象,它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和使用者的心境。本文提炼出隐喻理论的核心内容,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维度探讨如何帮助学生识别隐喻和提高隐喻的实际使用能力,提出在阅读中识别隐喻和在写作中应用隐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普遍的语用现象,在人类的认知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隐喻在语用学中的早期研究,着重阐述了格莱斯和塞尔的隐喻研究,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之后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在已有的认知语用学之下,对隐喻进行重点剖析,其中引用了斯伯泊和威尔森对格莱斯对合作原则做出的修正和进一步研究,最后阐述了隐喻的关联性解释。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的、语义的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的、认知的现象.诗歌中隐喻的使用是诗人追求最佳关联的结果,因此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是读者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而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以隐喻的认知语用观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英语诗歌中的语篇隐喻为实例,可以进一步认识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在本质上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对隐喻的研究涉及到各个层面,有语法层面、语篇层面以及语音层面等。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语音隐喻进行语用解读,指出语音隐喻的理解过程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实现了隐喻分析由修辞角度向认知角度的转变。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教育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并挖掘语言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的特点。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语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隐喻以及语用方面的对比研究。最终通过研究发现,教育类演讲中多用战争隐喻和建筑隐喻,以表达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并通过前瞻性建筑隐喻强调人民群众的教育建设者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独特的隐喻也能够反映出概念隐喻多样性的特征,并侧面体现中国背景下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征,对将来教育类演讲的认知和语用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语用现象。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一个听者通过共有的认知语境寻找最佳关联的明示、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此外,关联理论虽给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同作为修辞手段.隐喻中的一类--be型隐喻和同义反复有着类似的结构.本文通过对它们在结构和语用特征上的分析,探讨了二者的相似点与不同处.了解二者的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种修辞.  相似文献   

11.
在考察"没A没B"结构语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没A没B"结构的语用修辞价值。"没A没B"结构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它相配合的A、B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在语用修辞价值上,"没A没B"结构具有概括性、开放性和能产性等特点,具有比喻、夸张义,带有说话人或褒或贬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2.
明喻向来被看作一种修辞手段。最近明喻被认知语言学看作是隐喻的一种。明喻的价值尤其是语用价值,以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明显被忽视了。明喻喻底的出现明显是说话人为了有意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隐喻和反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比分析了隐喻和反讽的异同之处。同为修辞格的隐喻和反讽都是间接表达言者真意的有效手段;使用隐喻和反讽的相同原因很多,主要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此外,两者均违背了会话合作原则等语用理论。而两者间的差异显著存在于文体特征、理解过程和语用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现代隐喻学研究不同于传统隐喻学研究,它的目的是将单一的修辞学垦拓为诗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和思维科学综合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在新的视野中,隐喻的优势应当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化修辞、再造的一个审美的精神世界、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还是一种文化代码,是一种符号的生产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语用修辞学的研究内容,并将语用修辞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指出从语用修辞学的视角来分析精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课文语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英语隐喻的研究发展动态,运用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理论,斯珀珀和威尔森的关联理论探讨了英语隐喻的解读途径和运行机制,认为隐喻为一种语用现象,并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探讨了英汉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认知隐喻学理论为基础,从隐喻工作机制入手,本文主要讨论隐喻与话语张力的关系、影响话语张力的因素和话语张力的消长盈虚,探析隐喻对话语张力的建构方法、途径和作用。隐喻总是能够以最简练的方式表达最丰满的话语意义,从而扩大话语的理解评价与审美的空间,取得最佳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与话语衔接的关系问题是隐喻的话语功能研究的核心话题。从认知的层面看,隐喻表达式可以通过概念上的框定或组合在话语中产生各种语义关系和衔接方式。从语用的角度讲,语境因素对话语中隐喻表达的理解和组织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