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晓》(六年制四册第3课,五年制四册第4课)是孟浩然写的一首五言古绝。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大力创作田园隐逸题材的诗歌,并将之与山水、行旅题材的诗歌结合起来,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春晓》就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春雨后的一个早晨,醒来后听到一片清脆的小鸟叫声,由此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道花儿被风吹雨打后落了多少,在爱春和惜春交织的深情激发下,于是写了这首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  相似文献   

2.
孟浩然(公元689—740)、韦应物(公元737—792)分别是盛、中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后人常把他们并称为“韦孟”,又把他们与王维、柳宗元合称为“王孟韦柳”。孟浩然被认为是继陶渊明之后,大力写作田园、隐逸题材,并将之与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行旅题材结合起来,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风气之先者。而韦应物在格律盛行,  相似文献   

3.
唐代大诗人王维、孟浩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意境优美、意趣盎然的山水田园诗作,千百年来,久传不衰。有意思的是,两位诗人各有一首以春景为题材的绝句,它们是王维的六绝组诗《田园乐》第六首和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且请看这两首小诗:  相似文献   

4.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时代著名的“布衣”诗人。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襄阳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因此山水田园就成为他创作的主要题材。《过故人庄》就是孟浩然的一首很著名的描写田园生活的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作者探望故人庄的缘由。“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老朋友,这里首先扣题,引出作者要去探望的“庄主”,同时也交待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关  相似文献   

5.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开创了山水诗和田园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昚虚与山水田园诗派的中坚人物孟浩然,及王昌龄、诸禅僧交往颇深;其山水田园诗在立意、技法、风格上均与王孟诗派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征相近,所以刘昚虚应当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其山水田园诗以“深厚”的诗境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盛唐时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除了陶渊明、谢灵运外,主要还有谢口、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一生没有入过仕途。其实,孟浩然的内心世界,既有儒家的济世用时,也有道家的避世归隐.又有佛家的无欲无我。本文拟就孟浩然的山水诗,分析阐释其中蕴含的这些复杂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王维的诗歌在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题材多样,诗中有画,动静活泼,成为我国诗歌长河里的一个亮点。品读其诗,让人逸情逸性。  相似文献   

10.
由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和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在盛唐时期得到空前繁荣。山水田园是盛唐诗中最普遍的题材,数量较多,但风格旨趣以王维与孟浩然最高,风格清新娴雅、空灵淡泊,讲究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孟浩然作为一位大半生都过着隐逸的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人,他的诗却并没有隐没在深山之中。到现在,我们对他的诗也是耳熟能详。文章旨在孟浩然的人际关系方面探讨其诗歌的传播途径,也揭示了人际传播对增加文学作品影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隐藏着大量的时间意识的诗歌,既有通过季节变换感悟时间的诗,也有因为岁时体悟时间的诗。这些时间意识的诗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回望,充满着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主要原因是孟浩然遭遇了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造成了他在仕隐中摇摆不定的人生形象。  相似文献   

13.
吴林 《文教资料》2009,(31):4-5
初唐诗人王绩在整个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朴质真实、富有闲适情趣的田园诗中时时出现山水意象,流露出对山水景物的审美,初步展现出了山水与田园两种题材合流的趋势。但这种合流却又是非常不充分的,表现为他笔下的田园有陶诗的风韵.而山水又流露出“大谢”的痕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山水与田园两种题材发展历程的基本反映.当然也与王绩早年经历和外在环境的触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洛之越孟浩然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一生未仕,洁身自好,诗风清淡闲逸。李白称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相似文献   

16.
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创作了大量以田园隐逸与山水行旅相结合的诗歌。他的大部分诗歌语言质朴,意象疏简,意境清远,富有清淡之美,这与其长期的隐居生活和隐逸情怀不无关系。也正是孟浩然这种人生经历及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成就了其山水田园诗歌所独具的清淡之美。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一生没有入过仕途。其实,孟浩然的内心世界,既有儒家的济世用时,也有道家的避世归隐,又有佛家的无欲无我。本文拟就孟浩然的山水诗,分析阐释其中蕴含的这些复杂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正>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我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先河;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祖述陶渊明,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笔者浅见拙识,试比较他们之间在艺术风格上的异同如下。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个专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这种志趣和品格,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他的诗充满了对污浊的现实的憎恶以及对纯朴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诗人把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身处其中比作“羁鸟”、“池鱼”,把归园田居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蔑视。同时,作者在此类诗歌中,刻意描绘了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由衷的喜悦.在诗中,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喧嚣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相得益彰的艺术力量。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则缺乏这种深刻的批判意识和进步的思想境界。他们虽然也赞美了田园风光,但没有揭露上层社会的黑暗。王维亦官亦隐,对现实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到了晚年竟虔诚地皈依佛门;孟浩然虽然间或也对当朝的权贵表示不满,“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归故园作》),但由  相似文献   

19.
诗词包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诗人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彦周诗话>).  相似文献   

20.
漫画园地     
孙涛 《湖南教育》2009,(6):52-52
盛唐王维、孟浩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最高,人们习惯于王、孟并称。其实王、孟是有很多不同的,有些学者就曾对王、孟并称提出过质疑,因为他们两人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有相当大的差异。本文就二者诗歌的审美情趣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