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充分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促使课堂教学向作者写作角度转变,在了解学生关于审题立意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入写作情境,明确审题立意的概念内涵,挖掘写作过程的要素,使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联想想象,继而分析要素的训练步骤,进行拆解体验的过程,并提供有效的写作教学支架,再进行整合感受,综合表达,对命题作文之审题立意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作文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的高中作文考查形式,不再限定话题,只是单纯地给出写作相关的材料。这虽然使得学生审题立意的空间变大了,但同时,由于考虑的角度增多了,学生就很难做到准确地审题。在写作的教学过程当中,有些教师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不到位,有些教师还在用传统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指导学生写作,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中偏离正确的方向,很难抓住材料的根本。一、准确到位审查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零碎的写作技巧的指导,而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这样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一、搭设思维支架,从整体上深度立意有支架支撑的思维是有结构、有逻辑的。在审题立意训练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审题立意的思维工具,如概念图、鱼骨刺图和PMI(三视角思维支架)等。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出思维支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立意中的整体立意、深度思考及理顺逻辑等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进而提升文章的内涵和高度。也就是说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是作文的核心,这二者都是决定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要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正确有效地立意,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审题不准,立意不深,就可能会出现偏题、跑题,文章深度不够的现象,从而使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而导致写作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周瑛学生的写作是一个涉及观察、理解、想象和语言表这的智力活动过程,必须经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写作和修改这几个阶段。因受语言、写作技巧、知识经验、掌握词汇、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抽象概括的制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如何指导学生克服诸...  相似文献   

6.
<正>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进而导致了写作的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为让学生写作时做到切题、立意新颖,老师们在作文审题指导方面可谓下足功夫,可“离题”、“偏题”、“立意不新”等问题却如祛之不去的痼疾,在每一场的写作考查中、每一届的学生作文里频频出现。如何让学生审题准确,立意新颖呢?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许多高中生在写作时感到头疼,随着作文难度越来越大,审题方面也出现问题,经常出现跑题和偏题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做好审题立意,从而提升作文质量。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中的问题1.轻作文重基础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高考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材料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写作难度也不断加大,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审题立意这一解题技巧在新材料作文中是重难点内容,审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中的重要内容对写作的意图和要求进行定位。而立意要求学生要确定写作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教师在新材料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笔者想结合参加今年高考作评卷的感受,着重谈谈供料写作议论文的审题和立意问题。一、审题。试题规定:“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这就明确地告诉考生写作切  相似文献   

11.
孟改琴 《甘肃教育》2011,(16):80-80
从材料到立意是材料作文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主要考察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一步是材料作文的首要环节,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为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训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可以分解成三个步骤来进行:即解读材料、探究内涵、明确立意。  相似文献   

12.
作文指导由审题指导、写作方法指导和编拟写作提纲指导三个环节组成。在作文指导中如何把住这三个环节呢? 一教师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有的学生衔着笔头茫然不知从何落笔,有的学生提笔就写,实则胸无成竹,胡乱涂鸦。教师把住审题指导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审题,尽量减少盲目状况。审题,包括审题定体和审题立意两个内容。题目要求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则要写成议论文。写《自负与自信》,须阐明“自负”与“自信”有什么本  相似文献   

13.
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山东迟若先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指出:写作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按顺序排列为:作前准备(包括选材、启用积累、审题、立意等)、构思组织(包括编提纲、确定详略等)、起草初稿和修改誊清。这四个环节虽然按顺序排列,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立意不准确、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言不达意、书写潦草是高考作文失分的普遍性原因。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指导,让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列作文提纲、理清写作思路,要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勤写作练笔,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中,思维则是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紧抓"思维"这条主轴线,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发散性和逻辑性,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丰富素材和作文修改,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学生的写作可以脱颖而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立意。通过审题来明确写作的要求,通过立意来体现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宣传健康的、美好的事物,批判消极的、错误的事物。本文主要探究了学生在写作中如何进行审题立意,使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学会科学立意,从而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郭燕梅 《教师》2013,(6):104-104
任何写作活动都不能离开思维进程,人们的思维活动又是写作进程的原动力,所以探讨思维规律是研究写作问题的本质性课题。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作文四部曲看来,分析思维进程的规律和类型,对于指导写作练习甚有裨益。一、审题、立意时涉及的思维规律1.深层分析思维法通过对事物(具体的可指命题对象)的理解和分析,应尽量避免表面的、肤浅的释义,要透过表层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它从帮助学生审题、选材、构思到立意,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的训练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就上述环节进行指导,还应从多方面渗透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文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因此,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思维需要条理性。 要想通过作文教学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应打破框框…  相似文献   

19.
写作指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审题立意".下面结合课本"写作实践"中的题目,聊一聊如何进行审题和立意.  相似文献   

20.
审题立意是写作文的第一步,观点的提炼,至关重要。教师针对高中学生写作难的现状,应从常见的写作现象和问题切入,从立意指津、实践演练、佳作展示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审题立意的技巧,吃透题意,紧扣材料,快速锁定写作的范围和重点,确立一个既准确又有新意、深意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