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的老师     
谷雨茶 《教书育人》2005,(12):51-52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也要面对社会和走向社会,形成开放格局。作为一校之长,不能只习惯于办公桌前的思考,满足于校园内部的管理。只有立足于学校,主动积极地投身改革创新中,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却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同样的,处世心态则决定着处世方式的选择、处世效果的优劣等等。因此,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几个侧面谈谈对它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靠的是他的专业技术,85%依赖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而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主要是凭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已成为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鉴于此,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  相似文献   

3.
贾谊的处世态度因政治际遇的变化而表现出动态的发展过程。入仕前的贾谊在处世心态上还处在模糊性阶段,入仕初比较顺利之时,他表现出强烈的功业意识和进取心态,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但却同时吸纳了老庄道学逍遥自由,置生死、荣辱、祸福于身外的处世哲学,从而表现出处世态度的二重性和心灵的复杂性。这种矛盾心态因此后中国历史的固有特征而不断体现在后代士人知识分子的生活之中。这种延绵构成了古代士人知识分子的代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也要面对社会和走向社会,形成开放格局。作为一校之长,不能只习惯于办公桌前的思考,满足于校园内部的管理。只有立足于学校,主动积极地投身改革创新中,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却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同样的,处世心态则决定着处世方式的选择、处世效果的优劣等等。因此,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几个侧面谈谈对它的一点体会:l.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敬重上司,服从上司的正确领导,切实履行上司交给…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促成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专业知识只占15%,另外85%来自于他的修养、人际关系、处世能力、应变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诸取芳 《成才之路》2014,(12):24-25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来源于娴熟的交往技巧和合作意识,而在交往和合作中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交流。”语言是反映一个人风貌的另一面镜子,是人类在交往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对其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一位典型的“儒将”,他的修身处世思想不仅不合有中国传统儒学的精髓,而且具有了作为将帅的特色。他的修身处世思想是他获得成功的基点,能够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经过长期的实践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能,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如果高中阶段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自我优越感。高中寄宿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他们身心健康的保证,也是完善他们个性的内涵。那么如何构建良好的农村普通高中寄宿生人际关系呢?  相似文献   

9.
王维一生,无论其浮沉起落,都秉承着一种纯正的心态,坚守着自己的人格精神。本文主要从王维精神层面的追求出发,借住其主要人生经历,透析其达观品性中儒释道思想的哲思沉淀,并最终在王维处被精炼成的一种与宇宙同高度、与生命同长短的天人合一的大道无形的处世观,其所留下的精神品格和处世态度绵延生辉,泽育代代。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1,(11):8-9
如今,幸福已成为教师言谈的一个热门话题。 我认为,教育者只有快乐、幸福,才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朗的处世性格和乐观豁达的处世心态去面对、影响、引导受教育者,才能使教育成为一种传递快乐与幸福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代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的却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作为一个业有大成、蜚声世界的演讲家和商人,卡耐基的这番话无疑是其成功经验的总结。它也启示人们要重视“处世”之道,努力给自己的事业营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施舍     
拉哈布.萨卡尔昂着头,大步地走着。他没带阳伞.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拉哈布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从任何人和事。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却从不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相似文献   

13.
蒯通是战国秦汉之际的著名策士,他极具辩才和胆识,在历史上颇有声名,但古代学者对他评价不高。依据《史记》、《汉书》中的相关文献,从对天下大势的认识、个人处世智慧等角度略作讨论,以期更全面地认识蒯通。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2008,(7):54-55
他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他是万千读者追捧的偶像,他的名字叫古龙。然而,古龙除了惊世骇俗的才华,更有着超越常人的处世智慧和宽广胸襟。经过多年艰辛的打拼之后,古龙终于在文坛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庸先生更是对他推崇不已。两人相识之后,就常常结伴同游。后来,古龙因为一些债务原因,手头有  相似文献   

15.
低调做人     
有位名家说过:“人的一生中,能够确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是做人,一是处世。”而纵览古今、遍观中外,最能使自己得以保全、发展并取得成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事实往往如此:越是低调做人者,越能成就大事:而越是功成名就者,越是低调做人的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频繁的诗人社事和深厚的诗化氛围,促成了山左遗民诗群创作的盛况;而清初的政治和军事局势,对于这个诗群成员处世心态的选择与人格类型的形成有过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相同或相近的处世态度和人格特点所决定,山左遗民诗群也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杜氏述训》的处世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氏述训》是明清时期滨州杜氏家族的家学瑰宝,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处世智慧,这些处世智慧是杜堮告诫子孙处世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这些内容对于今天青少年的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处世思想是以"道"为核心,基于对"道"的特性、运行规律及"道"化生万物理论认知的基础之上。《老子》的处世思想主要包括:"见素抱朴""虚静""无为"的生活态度;"不敢为天下先"与"柔弱不争"的处世观念;"身不居功"与"功遂身退"的旷达情怀。《老子》的处世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处世观,如果能汲取其精华并加以利用,则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从现实角度出发,探寻渗透儒家处世观的必要性,实施开设教育专题、创造处世环境、丰富内容载体等具体策略,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儒家处世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具体处世原则,主张过一种超脱世外、又混迹世中的游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