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加快医学期刊国际化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6种入选PubMed数据库和6种未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分别对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期刊在SC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做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入选PubMed的期刊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入选PubMed的期刊(P<0.05),而两组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医学期刊的国际化除加入SCI外还可考虑加入PubMed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2.
王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0):1048-1053
【目的】 比较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影响力提升计划”)对其第一批资助的SCI收录期刊国际影响力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 依据Web of Science《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3年和2016年数据,对2013年11月被“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的非新创办的SCI收录期刊和未受资助的SCI收录期刊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国际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的变化及分区提升率。【结果】 受资助期刊和未受资助期刊TC、IF、篇均被引频次、即年指标、标准化特征因子、CI、国际他引TC和国际他引IF均显著提升(P<0.05),且受资助期刊被资助后AJIFP同样提升显著(P<0.05)。除即年指标和标准化特征因子的增幅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受资助期刊上述指标的增幅及分区提升率均显著高于未受资助期刊(P<0.05)。不同资助额度的受资助期刊间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资助期刊在资助前后可被引文献数增加并不显著(P>0.05),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共6种(14.6%)。但未受资助期刊可被引文献量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占35.8%。【结论】 “影响力提升计划”1期资助效果显著。大部分受资助期刊影响力指标提升显著,但个别期刊影响力指标不升反降。受资助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增加并不明显,有些期刊可被引文献量下降明显。不同资助额度对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期刊影响力指数的科学合理性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利于决策者、办刊人以及作者更加科学地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预测期刊发展潜力。【方法】 以2015—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10个期刊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IBM 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各期刊的综合主成分得分(F),按照F对期刊进行排名;将F与期刊影响力指数(fCI)排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比较fCIF与10个指标的相关程度。【结果】 F与10个指标的相关性总体高于fCI;fCIF与即年指标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小,但是F明显高于fCI。【结论】 F排名更接近各项指标共同表征的期刊水平;更能反映期刊的反应速率和被引强度;在参阅期刊fCI排名时,应当特别注意参考期刊的即年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湖泊科学》近10年的自引行为变化规律,剖析产生原因,思考期刊非正常自引现象,引导期刊自引的客观认识,更好地办好学术期刊。【方法】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以及《湖泊科学》2006—2015年载文的参考文献,得到《湖泊科学》近10年的自引率(RSC),总被引频次(FTC),总自引频次(FSC),对影响因子(IF)有贡献的总被引频次(FTCIF)、自引频次(FSCIF),自引率(RSCIF),载文数量,平均引文数量以及IF等评价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无人为操控的前提下,《湖泊科学》近10年RSC变化较小,FTCFSCFSCIF以及载文数量均有升高趋势,RSCIF略高于RSC,但是自引对IF无显著影响。【结论】 RSC与学科大小和研究范围有关。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应用数字化手段以及加大推广力度等因素导致了FTCFSCFSCIF等指标升高。期刊出现RSC过高或突然大幅度升高、FSCIF与IF有很强的相关性、RSCIF大大高于RSC等现象时,很可能是人为操控所致。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只有自律自强,才能够使得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真正获得国内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IF)的状况,进一步解读自引在影响因子中的作用,以利于我国办刊人掌握期刊的发展方向。【方法】 以2015年版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计算中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有代表性的新兴国家(韩国、印度、俄罗斯)期刊自被引率(SCR),同时计算各刊的SCR-IF、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NIF)及二者比值K,对各国期刊的SCR-IF、SCR-NIF、SCR、K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国期刊SCR-IF的均值均大于SCR-NIF和SCR,K的中位值为1.502~1.889;我国SCI收录期刊的SCR-IF、SCR-NIF均小于韩国和俄罗斯,但高于其他8个国家;我国SCI收录期刊中,SCR-IF为0的期刊占比为3.28%,小于各国均值6.21%;我国K>2.0的期刊占比为34.97%,小于各国均值37.19%。【结论】 SCR-IF较SCR更能准确反映期刊自引对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我国SCI收录期刊SCR-IF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期刊的自引对影响因子没有任何作用,且我国SCI收录期刊的自引较少有人为操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Scopus数据库新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与JCR经典指标影响因子对期刊评价效力的差异。【方法】 以2016年同时被SCI和Scopus数据库收录的美国眼科学期刊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评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CiteScore与影响因子(IF2)对期刊评价效力的异同。同时计算各期刊3年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IF3),及按照CiteScore计算公式获得的3年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IF3T),并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CiteScore较IF2、IF3小,但较IF3T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teScore较IF2、IF3、IF3T更接近于正态分布,离散度更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iteScore、IF2、IF3、IF3T与问卷调查得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各指标与问卷调查得分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CiteScore(0.727)、IF2(0.700)、IF3(0.700)、IF3T(0.565)。【结论】CiteScore对美国眼科学期刊的评价效力与IF2、IF3类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常用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评价其文献计量学特征,为指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6年数据为基础,在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同拥有的学科中,考虑学科规模以及影响力的差异,选择4个学科的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学科内分析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期刊常用文献计量学指标(SNIP、SJR、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即年指标等)的相关性,在学科间分析CiteScore百分位与SNIP、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在学科内,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上述指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在学科间,CiteScore百分位与影响因子百分位、SNIP、标准特征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01)。【结论】 CiteScore可以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一样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CiteScore百分位也适用于期刊的跨学科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实行国际合作出版后期刊影响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2016年与国外出版商有过合作出版经历的151种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分区等作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对样本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国际合作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变化。【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商主要有Springer、Elsevier和Wiley-Blackwell;一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118种,一直是国内出版的期刊共28种,国际合作出版期刊与国内出版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01±2.04和0.91±0.52(P<0.001),即年指标分别为0.39±0.45和0.35±0.41(P=0.039),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66.3±1845.0和1335.8±1376.4(P=0.620),仅期刊总被引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际合作出版与国内出版的Q1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4.6% 和0,Q2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3.8%,且由国内出版变更为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27种,其中数据较全的10种期刊里,5种期刊影响力提升明显,1种期刊影响力提升幅度较小,4种期刊影响力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结论】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2009年6月19日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杂志)2008年度SCI影响因子迈上新台阶,达到2.059,“五年SCI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 1.960,在世界各国核心男性学期刊中仍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0.
对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订购的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从SCI期刊收录、全文使用成本、期刊引用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数据库采购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Oracle关系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大中型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很有必要纳入高校的学习内容中。在本文中,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设置成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践内容,并对设置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王勇  黄志红 《科技广场》2007,(11):68-70
在基于传统方式的C/S结构下前台程序对科技动员资源信息的访问,在弱环境下会出现数据库连接断接的现象。本文通过利用嵌入式数据库SQLite具有的开放源码、体积小巧、快速高效、稳定可靠、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将SQLite用来构建科技动员数据库,通过详细介绍SQLite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在.net环境下通过仿真,实现了科技动员数据库,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非结构化数据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慧  颜显森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4(4):287-288,26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ny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al database have been discovere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non-structure database comes into be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non-structure database.  相似文献   

14.
浅谈空间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每一次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变革都带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革命。本文首先阐述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介绍了目前几种空间数据库模型,提出对象一关系数据管理模式将是空间数据库的主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LexisNexis数据库的检索系统和检索功能,并对数据库信息源、检索方法、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宁 《情报杂志》2003,22(8):27-28,31
主要介绍了数据库的分类结构、受控语言、各种检索算法以及属性代码等一系列结构问题。提出:在数据库中进行KDD活动,进一步扩充了数据库的存在价值。完善了数据库的各种结构模式;同时研究数据库的一系列结构问题。又促进了KDD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生物信息学领域已有数据库、整合平台的基础上,归结了目前生物学数据库融合的两种模式:交叉引用模式和集成模式,并总结了目前系统的不足及数据库融合面临的困难,为进一步研究序列库与文献库的整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数据库法律保护新进展看我国数据库立法之取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孙洁 《情报杂志》2002,21(3):2-3
从国际社会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新进展,探讨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之取向和定位。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产业的有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卫 《情报科学》1994,15(2):47-49
要使数据库发展走产业化、商品化之路,就必须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数据库产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数据库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数据库与公民隐私权、信息获取权问题,数据库业者的法律责任等等。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类数据库产品——由版权作品组成的数据库和由无版权信息组成的数据库——各自从开发到提供服务诸环节中有关的版权保护及权利归属问题,指出了目前各国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点和问题,介绍了国际上对数据库实行专门保护的探索和建议,提出了对数库侵权的判定方法及反诉原则。另外对其它新型的数据库类产品如超文本、专家系统等在版权保护上的特殊性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应用系统的信息量和用户数的不断增加,对数据库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很多程序员仅关注系统功能的实现,在系统访问性能方面考虑较少,因而使得大数据量的快速查询变得非常困难.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对提高大型数据库性能做出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