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动力系统是指驱动社区体育服务发展和演化的力量机构系统,具有比较稳定的构成方式和作用规则.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动力系统的要素包括经济保障力、政治调控力和文化推动力.经济保障力是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前提,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创造条件.政治调控力整合社会资源,控制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方向,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着调控的作用.文化推动力以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观规范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三个动力之间必须协调作用,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速度更快、速率更高、效益更大.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主要是指县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教育是在县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提高县域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有关技能以及文化娱乐能力等社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以县级社区学院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主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县域居民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座谈访谈等方法,从县城、小城镇、乡村三个层面对安徽省县域居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安徽省县域居民体育的总体水平偏低;体育人口比例、体育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意识、体育运动场所等指标在县城、小城镇、乡村之间的差异相当显著。建议:把县域体育尤其是乡村体育纳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观赏性体育和参与性体育共同作为县域居民体育类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县域体育的基本框架,加快县域居民健身点和乡村社区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社区体育服务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关键.文章根据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阐述了当前社区体育服务的"三缺"现象,体育院校在社区体育服务中的"三种优势";分析了体育院校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双赢利益:体育院校能为社区体育服务提供急需的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还能够丰富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居民的健身观念和健身意识;而体育院校参与体育服务后能够提升体育院校的社会地位,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体育院校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体育社会学和"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论述了社区体育文化对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和谐"功能,探讨了强化社区体育文化"和谐"功能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框架内,开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是时代的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以"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体育理论"和"终身体育的理论"为支撑,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构建多元的、多层的融合互动,资源共享,把学校体育送到社区和家庭,把社区体育引进校园,从体育活动的相互交流到体育精神的相互影响,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共同提升.加快"让学校回归社区"的进程,创建和形成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区体育存在治理不当、发展不均衡,社区体育制度缺失、"自组织"弊病及社区体育供给乏力、资源匮乏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进程.社会生态学理论对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立足社会生态学视角,针对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实践面临的困境,探索社区体育共生发展的思路和路径,为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  相似文献   

8.
构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获批,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研究空间.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呈现出信息封闭性、资源共享性、能源密集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构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要合理利用湘江自然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运动;积极融合高校体育资源,带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平稳发展;自主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扩大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信息容量;积极挖掘体育明星资源,推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明星效应;提供统一医疗体育服务体系,发挥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健身作用.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3):102-106
从主动健康的内涵意义、理论框架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的主动健康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整合社会、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动性",并通过优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路径,以"主动健康"为导向推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以期提高社区居民主动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从城乡居民的体育习惯、体育人口、体育需求、体育消费、闲暇时间利用观念进行调查并找出异同之处,进而提出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模式,从而开辟一条体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价值观的道路,旨在为南昌"十二五"时期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其原因主要为: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不重视,监护人缺乏体育价值观,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的认识欠缺.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株洲市城市社区的体育组织不健全,缺乏场地及指导人员,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意识淡薄,目的多样化等现状不容乐观.应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总目标,通过政府支持,企事业协助,个体参与,大力开发大众体育市场和积极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以及加强社区与学校的联系等有效途径,促进株洲城市社区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高校体育资源较为充裕,但都没有实行对社区的开放,当前社区体育在组织形式及体系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利于社区体育发展的弊端。文章阐述了"联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并构建了高校与社区体育联网工程体系的结构。为了更好地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提出了加强"联网"与"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建立"联网"与"资源共享"的规范和制度,组建"联网"与"资源共享"协调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探讨社区体育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绵阳市社区体育的实地调研,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绵阳社区体育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社区体育发展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社区体育供给侧改革进行研究.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主要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和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导向是促增长、提效率、降成本、补短板和优机制.要促进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未来需要优化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结构,提升社区体育服务供给能力;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畅通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流程;加大社区体育服务资源整合,提升社区体育服务共享水平;创新社区体育服务手段,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参加健身活动时往往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休闲运动是居民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17.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近,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体育强国的实现是通过全民体育的共同发展来完成的.目前我国体育设施有近70%在学校,要实现体育强国梦,离不开学校体育主客观条件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一直受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因素的制约.这种社区群众健身设施"不足"而学校体育资源"闲置"的结构性矛盾急待我们解决.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呼和浩特市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和社区全民健身资源的现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和《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的规定,研究和制定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整合的实施方案和对策,解决全民健身资源短缺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的实施提供依据,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搜集近些年高中生体育价值观相关文献资料和对徐州地区部分在校高中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高中生体育价值观的界定和分类基础上,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了解了高中生体育价值观及与其体育行为的相关性现状,从中发现"虽然体育健身价值观是体育价值观的本质,大多数高中生体育健身的价值取向很强,但体育健身价值观与高中生体育行为不具有相关性",即高中生体育价值观处于高中生价值观体系的从属地位,非主导地位,高中生体育价值观没有起到引领高中生进行体育活动应有的目的。并针对高中生体育价值观现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背景下,运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体育强国,内涵进行剖析并基于此提出社区体育发展的理念.结果表明:(1)"体育强国"蕴含体育发展的根基、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三层含义,呈三维动态发展态势;(2)社区体育发展理念以其关注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倡导体育人权,搭建"以人为本"为灵魂和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构建,呈现出理念相互依托,层层递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体育价值观中普遍存在着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及教育的改革,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转变的动因。因此,学生体育价值观面临着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向人文体育价值观、生物体育价值观向人才体育价值观的两大转变。面临这两转变,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以"三维健康观"进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育观;体育教学与管理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体育观;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培养终身体育观;加强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体育观。这四点即是学生体育价值观培养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