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其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始终是影响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定位下,协调好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关系着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区域实践意义。研究尝试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为实现该地区山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滇藏川在“天人合 一”思想指导下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和趋势,不仅决定着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取向,而且还影响着东、中 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滇藏川 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结果为:第一,滇藏川“天人合一”思想日趋薄弱,人地关系演进状 态日趋紧张;第二,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是滇藏川人地关系演进过程的决定因素,其中人口增加作用最 为关键;第三,滇藏川未来人地关系状态的协调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速度的严格控制和资源环境支撑能 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地——地的角度对楚雄州的资源环境基础进行分析,基于此,对楚雄州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把研究区和背景区、研究区和同级区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为:第一,楚雄州2004的资源环境基础低于云南省均值水平,资源要素综合评价系数为2.75,低出云南省水平的3.37;第二,就资源本底(多要素评价)而言,在云南省范围内,楚雄州位居第十位,资源本底值为2.75;第三,从资源保障角度来说,楚雄州属于次低保障地区;第四,就楚雄州各县市而言,楚雄州各县市的人地关系系数差距巨大。  相似文献   

4.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的理论为思想基础,对云南省各县市区的资源本底和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初探。研究发现:云南省大部分地区资源本底和人地关系演进状态都比较好;人地关系演进状态比较好的地区往往是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那些资源本底状况较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的地区应该加大开发力度;而那些社会经济发展相当好的区域,则应该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构想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演进的关系,其研究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学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20世纪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区域人地关系、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各时期人地关系研究的特征,为更好的开展人地关系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人地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人地关系的构件、运行机制及其演进.最后进一步分析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球表层空间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为此,研究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地关系演进"的角度和"生态盈亏"的视角对人地关系状况进行刻度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回顾人地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人地关系的构件、运行机制及其演进。最后进一步分析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共生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各县区的资源环境基础和人地关系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昆明市各县区人地关系状态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因此,各县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状况和人地关系状态,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资源环境基础较好而人地关系较缓和的县区应加大开发力度,资源环境基础较差而人地关系状态较为紧张的县区应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区际联系,加大对互补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现代市场发展的重要要素,同所有经济要素一样,既可以进行测度评价,也可以进行预测分析.当前,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虽然是一个国内外研究者涉足甚少的领域,但它为中国的经济预测研究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着重从评价与预测的研究方法角度入手,分析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预测方法,并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和预测的效果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环境决定论、人地或然论与征服自然论之后,人地关系和谐成了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关系和谐之道.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的环境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互动、转化.不同类型资本及同类资本内部的替代与互补,实现各要素间动态平衡是人地关系和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简称SSM)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主导产业的选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工业在曲靖市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选取国家与曲靖市2008-2012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曲靖市工业转移一份额值.利用统计的Shift-Share表进行分析,得出曲靖市的主导产业为:农特产品生产与加工业、设备制造业、化工产业和烟草产业,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部的全体教师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学组织、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负荷、教学效果是构成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要素.其中教学效果所占的权重最大.通过克龙巴赫α系数对评定指标体系进行系数检验的结果为0.9011.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有较高的信度.  相似文献   

14.
综合回顾了顾客价值要素识别理论的发展演进,利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利用顾客价值要素识别的重要意义;同时重点分析了Gale的基于质量与价格的顾客价值识别法和Woodruff的顾客价值确定系统这两种居于主流地位的顾客价值识别方法,对顾客价值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协调人地关系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课题.对人地关系进行法律思考,将人地关系理论和方法与国家法律相结合,对完善人地关系理论体系和法律体系、促使人地关系迅速趋向和谐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展的实质是城市人地关系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城市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和地域空间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大城市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以上海市为例,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上海1990年以来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城市人地关系呈现出逐年优化的发展态势;城乡二元人地关系趋于改善;核心区人地关系不断优化;边缘区人地关系日趋协调;近郊区人地关系开始紧张;远郊区人地关系较为协调。并提出了几点大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依据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引导城市开发合理布局;注重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步伐;基于产业空间转移时序,促进产业空间结构优化;依照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人地观和人地关系表现,地域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演进之间有着极大的耦合。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将徽州的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探讨人地关系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变革机制。  相似文献   

18.
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能够很好地揭示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基于此,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SR模型,对成都市2000-2011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土地利用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属于高度集约利用的状态;3个子系统协调度较高,但是压力层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所导致的耕地面积下降等给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巨大压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旨在探索改变过去区域地理复习靠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模式,在复习过程中基于综合思维的要素视角,探究区域各要素间的综合联系,基于地方视角,探究区域特有的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基于时空视角,探究区域各要素的发展和演进,重视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的建构以及区域地理的学法指导,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多指标评价广泛存在于日常决策活动中,它是评价人员对多个目标方案进行综合衡量后做出合理的、正确的评价过程.各指标权系数的估价及赋值,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多指标评价的精度.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用定量进行分析且缺乏必要数据的复杂问题.针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利用"波动系数平均值"来确定控制线,筛选数据、剔除异常值,提高权重系数的准确率.由此得出科研绩效评价一种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