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明园的毁灭》的大部分篇幅是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匠心: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这样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因而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与想像结合起来, 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如何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 在揭示课题、解题激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后,进入教学的主要过程: ( 一) 自主探究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侠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01-102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本文就《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板书图示】 21圆明园的毁灭 【文本简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的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相似文献   

4.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教学这课,既要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又要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经过。的课堂上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如何通过文中简洁的语言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如何强化学生对圆明园毁灭前后所产生的一美一惨、一爱一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自然成了这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周泽锋 《云南教育》2000,(23):35-35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该文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笔者按以下步骤教学。   一、假想旅行 引发热爱   1.假想旅行 ,导入新课 :同学们 ,请闭上眼睛 ,现在我们的时空列车将要开往清朝的一座皇家园林 ,也就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2.播放反映昔日圆明园景观的录像 ,让学生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3.配乐齐读课文第 2~ 4自然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挑选导游 ,…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这篇精读课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对祖国灿烂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叙述的。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文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8个生字 ,1 2个生词。2 .能联系课文理解“众星拱月”、“瑰宝”、“精华”等词语的意思 ,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意。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3、4节。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 (2— 4节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 ,运用多媒体演示、朗读训练、讲解等方法再现圆明园景观 ,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 .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9.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课文第二段重点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言简意赅。现谈谈该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这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习生字词语;  相似文献   

11.
围绕训练结合点优化全篇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谈□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宋家东邓玉玲《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分三段来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文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文章语句生动、词汇丰富。由于文中介绍的有关圆明园辉煌景观的内容如今均已消失,无法再现,因此,教学本文时必须...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不忘国耻。  相似文献   

15.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遭受强盗们肆意践踏而惨遭的毁灭。文章通过对圆明园宏伟壮观和园中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的描述 ,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灿烂文化的了解和向往 ;又通过入侵者的野蛮行径致使圆明园毁灭 ,唤起学生对强盗们的仇恨。文章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 ,爱与恨交织。一、变序学文 ,突现重点训练 ,激发自豪感在组织教学时 ,我变序学文 ,避开课题 ,避开第一自然段(写不可估量的损失) ,避开第五自然段(写遭兽行而毁灭) ,先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并将这三个自然段从课文中单独提出来学习。设计了以下几…  相似文献   

16.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训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生动、简炼的语言讲述了北京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象及其毁灭,表达了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杨瑞月老师执教该课紧紧抓住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运用CAI辅助教学,以形象动感的情境启发学生理解、想象、激情,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训练重点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组教材的首篇,这课的教学应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并逐步领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再进一步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一、抓住关键,初步感知中心这里的“关键”指的是课文中那些能够让我们  相似文献   

18.
唐玉平 《甘肃教育》2020,(5):160-160
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只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达到深度融合,才能轻松构建智慧课堂。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打造智慧课堂呢?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活课堂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由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能靠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而学生的想象需要借助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学生从未涉及过,能想象出来吗?为此,笔者搜集了圆明园的有关资料,制成课件,学生通过画面,目睹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后,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片段,当学生看到英法联军抢、夺、烧、杀时,感受到了他们的贪婪、野蛮。这样,教师不必再辛苦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学生早已义愤填膺,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 把阅读、感悟、想象相结合,激发阅读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16个词语。2阅读文本、分清文章的主次。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惨遭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感情,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这是“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恨,激发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对课文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