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一般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答,既难又繁。教师常常难以讲清算理,学生更觉无法理解。如果应用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把这些题中的已知分率转化成比的形式,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简单易  相似文献   

2.
由于两个数之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学生在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往往把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当作分数来计算,或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当作分数乘法应用题来解.学生对如何变通解答“分数”与“比”的应用题感到困难.为解决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存在的问题,可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试用题组形式设计练习题进行教学.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较难理解,一些分数应用题可以转换成有关“比”的应用题。巧妙利用比的关系来解题,可以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有一道题:商店运来橘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橘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10,橘子比梨多多少千克?学生解答时,是用方程解的,计算过程很复杂,学生很容易出错误。其实,我们可以把这道题转化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从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10可知,苹果与梨的比为10∶3,又知橘子和苹果的比为5∶6,把两个比合二为一。橘子∶苹果∶梨5∶610∶325∶30∶9可列式为…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数量关系,明确题组结构五年制数学第四册对应用题的编写是按数量关系相近,解题思路相同的编为一组。本册两步应用题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例2是比例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第二组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  相似文献   

5.
比的应用题有三种基本题型:(一)按比例分配;(二)求比的未知项;(三)差比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比入手,弄清题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它转化为整数,分数乘法应用题进行解答。在数学中,要注意沟通比、整数、分数应用题之  相似文献   

6.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简析肃南县皇城羊场学校易其福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比的实际应用,是平均数应用题和为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统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特点,通过知识迁移,明确这类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理清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与除法、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在实际生活中,按比例分配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学好这部分知识很有必要。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可以化成分数来解答,也可以用份数来解答,用份数来解答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一]已知分配的总和及各部分之间的比,求每部分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解题  相似文献   

8.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分数和比的关系以及分数应用题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按比例分配是平均分配的拓展。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较多,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可以运用整数、分数的知识来解答。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正确解决生活实际中问题。 2.沟通“按比例分配”与“比”、“倍数”、“分数应用题”等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思  相似文献   

10.
说教材   说课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 61页“按比例分配”中的例 2、例 3。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是比的意义、比和分数的关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加深理解比的意义,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比较、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11.
分数应用题解法举隅四川李晓君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一、转化法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将题中某个已知数量转化成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数量,则很容易找到解题途径。例,仓库共有水泥6160包,三...  相似文献   

12.
“九义”五年制数学 (下同 )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当作“比的应用”安排在比的概念之后进行教学。课本介绍的解法是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转化为分数应用题 ,即先根据比的意义弄清楚把总量分成几份 ,每个部分数量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然后再列式计算。这样教学 ,学生容易理解 ,计算又方便 ,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但部分学生在解此类题时 ,觉得有“路”可套 ,不认真审题而致错。常见错误是在题目总数没有直接给出时 ,忽视“对应” ,找错“总数”。例 1 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 5∶7。现在有 350千克铜 ,需要加多少锡才能制成这种合…  相似文献   

13.
郑鑫 《甘肃教育》2014,(11):94-94
正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数学方法,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时我们就用到了转化这一思想方法。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有些分数应用题,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物,且用分数法解,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根据比的意义,先把已知分率化为几个数的连比,再按比例分配解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找到合理、简捷的解题途径。例1.甲、乙、丙三人加工一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中的某些应用题,如果能灵巧地运用单位“1”往往使解题简单、明了。兹分类例析如次。一、含“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1.一个应用题,如果具有“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特征,则可考虑设适当的量为单位“1”,将其它数量用相应的分数表示,最后按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分析,列式求解。例1 有大小两只木船,大船可以载运  相似文献   

1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解答某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很麻烦甚至无法解答,但如果把某些已知条件进行转换,就能化难为易,使问题迎刃而解。〔题1〕摇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的与未读的页数比是3∶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分析〕这道题的部分已知条件虽然是用比给出的,但它实际上是一道分数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弄清比与分数的关系,把比1∶5,3∶5化为分数15,35,虽然这两个分数所表示的分率对应的标准数不同,要简捷地解出此题,有必要把标准数统一起来,但事实上…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应用题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上。复习可从简单应用题着手,断而复习一般应用题,典型应用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然后复习几种相联系的应用题。教师要多在综合练习上下功夫,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一般应用题的思路,能独立地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 2.掌握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其基本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解答分数、百分数中各类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五、比和比例[复习要求]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能熟练地求比值,化简比求比的未知项和解比例。2.能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能根据比与分数关系,通过比与分数的互相转化解答有关综合应用题。3.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  相似文献   

20.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例如:把12张画片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如果按1∶1分,习惯上称平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一般所说的按比例分配了。这类应用题有不同的解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整、小数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数,用分数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现行的小学教材一般只讲第二种方法)。如:前面提到的把12张画片按2∶1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分几张?方法一用整、小数解答或方程解12÷(2+1)×2=8(张)12÷(2+1)×1=4(张)答:甲小朋友分得8张,乙分得4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