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点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要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而总数不变,求所得的一份数是多少。其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教材按两个层次分别安排了简单的和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简单类型时,应注意下面几点。一、依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十四、求平均数应用题有什么特征?怎样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 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或同类量、要在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数量,求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解题时,先要求出这些数量的总和以及这些数量的个数(即份  相似文献   

3.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题目的数字特征,先确定一个数量作为标准量,然后把其它的数量与它比较,计算出差值的平均数进行移多补少,从而简便灵活地求出平均数。  相似文献   

4.
对于几个不相等的数,用“移多补少”等方法,使它们每个数都相等,且保持这几个数的总数不变,这样的求相等数的过程就是求平均数。通常把这样的应用题叫做平均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5.
移多补少我们在解决“求平均数”问题时,一般离不开“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但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平均”二字的含义,就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解决那些灵活性较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结合基础知识教学,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并非排斥其它思维形式的训练,即也要适当地运用直觉思维形式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两者关系应是:分析思维为主,渗透直觉思维,鼓励思维简缩,分析验证跟上。 如教学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学生认识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理解了“移多补少”的实质,掌握了“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关系式后,解答“在一个鱼  相似文献   

7.
“甲组3人割草24千克,乙组2人割草6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当学生列出下列算式时, 算式一:(24÷3+6÷2)÷2=5.5(千克) 算式二:(24+6)÷(3+2)=6(千克) 教师如何进行讲评呢? 如果只是从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说明算式一错误,学生肯定一知半解,甚至迷惑不解。因为在他们脑海中,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就是等分关系。从感知基础上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就是移多补少。现在从二组中各取1人的平均割草量进行移多补少的等分,为什么错呢?如果不错,那么计算结果为什么与算式二不同呢?所以这个困惑单凭数量关系进行讲评说服力不够。我在教学时借助图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第六册应用题例5求平均数应用题,是等分除法应用题的扩展与引伸。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此类应用题,在引入新课时可通过引导学生摆弄学具“移一移”,以及教师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认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然后围绕实例,从平均数的意义入手,巧妙地转化到等分除法,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在新授过程中揭示前后知识的共同因素——基本数量关系,突出后继知识的生长点——先求出总数量,领会其解答方法的来龙去脉,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造  相似文献   

9.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与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一样,其基本数量关系反映在总数、总份数和平均数之间,变化形式大量地表现在总数和总份数之中。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记住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机械模仿例题解法解题,而应抓住求总数和求总份数这两个关键,充分揭示题目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六册“总复习”中,安排了14道应用题,其中不仅包含本册新教的用综合算式的含几倍求和(差)、连乘、求平均数等问题的内容,而且还有已学过的一些应用题和一道思考题。总复习的重点是不能分门别类地就题论题、逐条过关,要着力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题打下坚实基础。 一、多“导”引多法 通过应用题的复习,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把探索解题思路与列综合算式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此,教者可从“总复习”中选择典型题目,采用多种引导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9页。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在教学中渗透“集合”等现代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通过“移多补少”的实际操作,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1.揭示课题,引起悬念。教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出平均数?这种问题在你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遇到,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2.实际操作,引出概念。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玻璃杯放在讲台上,并在三个杯里分别放进2支、3支、7支彩色铅笔,边放边让学生默默数数。放好后,引导学生观察并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求平均数”的新授课,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求平均数。在课的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再汇报交流并进行解答,以巩固课堂所学。教学片断如下: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编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学生秩序井然地进行活动,教师适时参与。小组交流后,选择部分学生汇报,并让学生列式解答)生1:妈妈买了很多巧克力,我第一天吃了5块,第二天吃了6块,第三天吃了4块,平均每天吃…  相似文献   

13.
一、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关系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结合基础知识教学 ,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教学中必须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适当地渗透直觉思维 ,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两者的关系应是 :逻辑思维为主 ,渗透直觉思维 ,鼓励思维简缩 ,分析验证跟上。如教学“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在学生认识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 ,理解了“移多补少”的实质 ,掌握了“总数 /总份数=平均数”关系式后 ,让学生解答“…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求平均数问题的教学 (一)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所谓求“平均数”就是把某一数量(即总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计算方法是:总数量÷份数=每份数。其中总数量和份数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形成了“平均数应用题”的  相似文献   

15.
平均数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统计知识的视角看平均数,它是一种重要的统计量数。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问里,平均数常被看作一种典型应用题进行教学,通常认为它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认为算理算法就是“已知几个数,在其总和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这是一节《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新授课,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接近尾声时,我出示: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这天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7.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扬弃就题论题的传统,用渗透集合思想,抓住其结构特点与解题规律来改进教法,颇有收效。一、通过“移多补少”的实际操作,建立“平均数”概念上课时,教师把三个笔筒并排放在讲台上,当着学生的面,在第一、二、三个个笔筒内,分别放3、8、4支铅笔。然后,按“数”、“想”、“议”,  相似文献   

18.
数量间的关系一定 ,或利用明显的特殊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 ,称为典型应用题。典型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重点 ,又是了难点。那么 ,如何突破这个难关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式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模式训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典型应用题的特殊类型 ,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 ,列出算式进行求解的训练。一、求平均数应用题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相对应的份数 ,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的典型应用题 ,叫做求平均数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模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 :一个工程队头两天每天修路8小时 ,每小时修路9米 ,…  相似文献   

19.
统计思想不啻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渗透着,若辅以其它应用题的教学,将有助于探求中间问题,分析数量关系,优化计算方法,提高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一、统计思想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的渗透。 在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着力于建立平均数的概念,使学生懂得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更要狠抓问题中具体的平均数实际含义的理解。比如所谓“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指的是“这组同学的总身高”除以“这组总人数”所得的商;又如所谓“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指的是“这个敬老院老人的年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典型应用题中的一种,解题思路是先把几个已知数量合起来,算出总数量,再分成相等的几份,求出每份的数量。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为:总数量&#247;总份数=平均数。其实,我们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解答,即先确定一个标准量,把其他的数量同标准量作比较,运用移多补少的思想,求出平均数。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