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压抑工作、学习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情感交流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适时地融进自己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感情和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习,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  相似文献   

3.
夏畅 《新课程研究》2009,(8):183-184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进行有关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改变学生情感和情绪。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把情感融于政治课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情绪情感会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良好的影响;认知是情绪的基础,要通过改变认知策略来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以健康、乐观的心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那么,他就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切身体验或反映。一个人当前面临的事物,常常与自己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之间发生关系,引起这种心理的过程就是情感过程。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持欢迎态度时,就会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态度,否则反之。”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的表露了自己的情感,情感在建立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也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作为一个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是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感情世界丰富复杂的青年学生、怎样通过感情教育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工作对象,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发挥情感的“积极效应,”克眼避免“消极效应”,尽量减少“零效应。”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态度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如喜悦、愤怒、悲伤等。情感依赖于认识,客观事物只有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才能引起人的情感。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会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带着不同的情感去看待事物,又会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上述情况的生动写照。情感这一心理因素,在学习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阅读教学中作用更为显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领会作品所描述对象的情态的基础上进行联想,通过分析综合,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加深对作品含义的理…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使个体决定怎样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刺激作出反应,比如趋近或远离,消极或积极反应。教学中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其次才是教学内容。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代表着消极情绪,则其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有抵触情绪,相反所学内容如果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戴卫帮 《教师》2011,(17):90-90
工作的效率往往取决于你是否乐意去从事这项工作,如果是乐意的,哪怕再苦再累你也会努力去干,锲而不舍,力求干好,而且还不会感觉到苦和累。学习也正是如此,如果你乐意去学习,你就会坚持不懈,而且还会收效显著。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快乐情感的培养,当教师乐意去教这些学生的时候,他在不断重复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就不会感  相似文献   

10.
一、情感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情感和认知过程紧密相联,情感依赖于认识。因为客观事物只有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所以情感是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但它不是认知过程的消极产物,有反作用的特殊功能即可以促进或阻碍认识的发展。积极、愉快的情感是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往往和兴趣、情感联系在一起。有兴趣的内容和活动就会产生一种愉快欢乐的情绪,从而积极趋向它。接触它、探索它。学生带着愉快的情感去学习,可以使精神振奋,感受性提高,思维想象活跃,使意志持久,记忆增强,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二…  相似文献   

11.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必定有情感上的交流,这决定了情感性是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之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并由此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采取的态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和长辈应该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去了解他们的所恩所想。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对班主任工作倾注爱心,对学生倾注爱心,才容易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去影响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努力学习,这便是一种情感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教育新形势下尤为重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自身对数学的情感和投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励和感化学生。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就会把这种良好的情感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不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包括了内心世界体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智趣数学所追求的课堂是妙趣横生、智慧流淌.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进而内化和建构知识,从而让数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快乐是活力之源,快乐的心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当人们处于快乐的情感状态之下,会对所从事工作,学习产生非常浓烈的兴趣,而且会更加积极去尝试,包括做事的效率性,投入的精神程度与状态也会更加的理想。所谓的快乐阅读正是由此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学习环境氛围的塑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努力去阅读,进一步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收获,提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的认识过程与人的情感过程有密切联系。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会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带着不同的情感去看待事物,又会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上述情况的生动写照。语文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态度主要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因素,它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促进求知,激发想象和创新,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情感目标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将情感教学策略贯穿始终,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去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邢俊广 《考试周刊》2014,(58):56-56
<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下面我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永胜 《课外阅读》2011,(9):206-206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