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妈妈的烦恼:我的儿子2岁9个月大,经常被比他小几个月的邻家小女孩儿欺负。今天又是这样,不仅玩具被抢走了,而且挨了打也不知道还手,他只知道在那儿哭。如果那个小女孩儿的妈妈不在场,我会让儿子打她的,因为我怕宝宝长大后会成为懦弱的人,被人欺负。不过,我对让宝宝还手的做法也很困惑,因为终究打人是不对的。但究竟要不要教孩子懂得"吃亏是福"呢?我该怎么教他正确处理老被同伴打这件事呢?我经常告诉他:"你不要主动打别人,但是别人打你,你就还手。"可是他还是老被欺负,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妈妈的烦恼:我的儿子2岁9个月大,经常被比他小几个月的邻家小女孩儿欺负。今天又是这样,不仅玩具被抢走了,而且挨了打也不知道还手,他只知道在那儿哭。如果那个小女孩儿的妈妈不在场,我会让儿子打她的,因为我怕宝宝长大后会成为懦弱的人,被人欺负。不过,我对让宝宝还手的做法也很困惑,因为终究打人是不对的。但究竟要不要教孩子懂得吃亏是福呢?我该怎么教他正确处理老被同伴打这件事呢?我经常告诉他:你不要主动打别人,但是别人打你,你就还手。可是他还是老被欺负,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这是什么世道,羊比狼还霸道。你会不会玩啊?总是被你们欺负!我不玩了!天啊!我堂堂一只狼,经常被别人欺负,太不公平了!你又被他们欺负了?是啊,我的命好苦啊!你真没出息!给我们凶猛的野兽丢脸!应该挽回我们的尊严!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啊?呵呵呵呵……暂时还没有好主意,不好意思。没主意,你笑个什么劲啊?不要着急!让我想想……大不了我和你一起去找他们算帐!好啊!前面就是他们住的地方。就那几个玩跳房子的毛小子?我倒要领教领教。这是我们老大!以后你们要交了保护费才可以在这里玩!听见没?索卡跳得好棒!以后你们要交了保护费才可以在这里玩!听见…  相似文献   

4.
夏萌信箱     
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受欺负怎么办?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孩子自己想出的那个办法。只要在幼儿园留心待上半天,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对付他人欺负的一招半式。比如说分玩具、图书时,往往是抢得过就抢,抢不过就打,打不过则逃,实在逃不了还可以叫——报告老师呀!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的一招,若您的孩子不会,您就教他好啦。三岁的孩子不爱活动,喜欢独处,是不是性格有问题?我有位同事公派出国留学,有一天我去看望他爱人和四岁的儿子。去时这孩子正坐在床上望着一只足球发呆,我问他:“小勇你在干嘛呀?”他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我在想呢!要是我爸爸在家跟我踢足球,我使劲一脚对他踢,使劲踢……”“那你为什么现在不下来踢呢?可以跟妈妈踢,找其他小朋友踢呀!”“妈妈不会,也不许我下楼。”  相似文献   

5.
读者问: 佳佳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可在学校里经常挨同伴的欺负,当妈妈的既心疼又恼火,常对孩子说:“要是再有人欺负你,你就给我‘打回来’!”可是,佳佳总是摇摇头说:“老师说过好孩子是不可以打人的。”佳佳的妈妈也犯难了,她诉说心中的困惑与担忧:“按理说教孩子打人是不对,但面对未来的竞争社会,孩子的这种软弱个性将何以取胜?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妈妈问我":我是一个俩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已经5岁了,小儿子8个月。因为照顾小儿子,女儿由婆婆照顾。但是,女儿最近变得非常不爱说话,行为上特别叛逆。有时候说得不当就会对弟弟产生攻击行为,比如趁我不注意时,打弟弟,使劲捏弟弟的脸等,我应该怎么办呢?"自从我升级为俩孩子妈后,经常听到其他俩孩子妈的一些育儿困  相似文献   

7.
我家有两个男孩,哥哥8岁,弟弟5岁。按说哥哥比弟弟大,应该不会受到弟弟的欺负。但是,情况恰恰相反,弟弟经常打哥哥不说,还和我告状说哥哥打他。每次弟弟哭着向我告状时,我都是先批评哥哥,哥哥脸上总是显出委屈的表情。两个孩子的状况一直持续不断,还有恶化的趋势。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夜,很静,很静……只听见蟋蟀们在开音乐会。“开演啦!”“开演啦!”弟弟嚷着。原来隔壁的黄阿姨和王叔叔又在“练嘴皮子”! “你,身为一家之主,一个月只拿400元回来,也不管管这个家,想让我们娘儿俩喝西北风吗?”“你……你呢?成天打麻将,一打就是通宵,是不是想当国宝大熊猫!”“说我?你比我更糟!晚上经常喝酒到深夜,走起路来张牙舞爪,是想跟段誉学凌波微步,还是想跟张三丰打太极?”“你懂什么?我那是正当修行,说不定哪一天练成个超级赛亚人呢!你忌妒了吧?哈哈,有本事你也来个半斤八两,准保你飘飘欲仙。哈哈……”“就你?成仙?还超级赛…  相似文献   

9.
菲菲去找乐乐玩,不一会儿就跑回来了,边哭边向妈妈告状:“乐乐扯我头发,好痛。”看着伤心的女儿,妈妈很难过,自家的宝贝怎么能让别人欺负呢。于是妈妈带着菲菲去找乐乐妈妈评理:“你们家乐乐怎么这样欺负菲菲,你看,把菲菲都扯痛了。”“小孩自己玩嘛。这有什么?”乐乐妈淡淡地说。“菲菲,我们走……”菲菲妈有些生气地转过身,却惊讶地发现刚才的两个“死对头”正高兴地玩着玩具小鸭……  相似文献   

10.
孩子为什么总被别人欺负?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你的孩子哭着跑回家来:“妈妈,他们都不跟我玩儿。”“他们都欺负我。”“没人喜欢我。”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心碎。你看到孩子是那么委屈,你既着急又不解: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喜欢他?你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事而让别的孩子远离  相似文献   

11.
别去惹蚂蚁     
你听说过小小的几十只蚂蚁团结起来一起制作毒药的事吗?我想你一定没听过,那么我就带你去这神奇的故事里吧!有一个孩子叫鲁克。他非常调皮,经常欺负小动物。别人都叫他小坏蛋。  相似文献   

12.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3.
李汶聪 《父母必读》2020,(1):114-117
壮壮一从幼儿园出来,就扑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被欺负了!”妈妈马上紧张起来,联想到最近频出的校园霸凌事件,当时就拉着壮壮去找班主任老师了,让壮壮告诉老师到底是被谁欺负了,结果,妈妈和老师等了半天,壮壮才嘟嘟囊囔地说:“他们都欺负我了,球球玩滑梯的时候撞我,小美不让我看她的书,拍球比赛我输给大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父母面对孩子“被欺负了”的申诉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15.
吃亏     
在苏州工作时,我曾把儿子接到身边。恰好一同事的孩子也去了那儿。两个都是男孩,我的儿子比那个大两天,可他长得壮实,个头也高不少。 我一向要求儿子不能欺负别人,尤其是比他小的或是女孩子。所以这个长弟弟两天的哥哥见那孩子又瘦又矮,自然处处礼让。不久有好心的同事对我说:“你家孩子太老实了,长大了还不受欺负?你看人家——简直就是个‘战争贩子’,以后可别管得太严了。”我觉得同事的话确实也有道理,自己是不是落伍了?仍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否欠妥?考虑再三,我对孩子说:“别人不惹你,你千万不要欺负别人;如果有人欺负你,可别老老…  相似文献   

16.
成成和强强是两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游戏。可今天在玩“娃娃家”时,两人吵翻了。原来,在玩“娃娃家”时,强强做爸爸,成成做妈妈。他们一起先带娃娃玩了儿童乐园,又带娃娃去菜场买了菜。回来后,为了谁做饭的问题,争吵起来。“我是爸爸,你是妈妈,你去做饭。”“爸爸就不做饭吗?我爸爸在家就经常做饭!”“哼,做妈妈的就该做饭”“那你干什么呢”“我嘛,看  相似文献   

17.
前些天,读报时偶然看到这样一段:王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她的同桌要借橡皮,可王女士的女儿却以要装书包为由没借给他,结果同桌非常生气,用手推了她一下,还说王女士的女儿是“小抠”。王女士的女儿回到家向母亲诉说自己受欺负的经过“。记住了,在外边谁要是欺负你,你不要哭,谁打你你就打谁。”王女士当时这样对女儿说。我惊讶于王女士的回答。“儿子!下次再有人欺负你,你就拿板儿砖‘削’他!”这样的“叮嘱”不是漫画中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受欺负时就会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曾经有学校做过这样的调查:如果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相似文献   

18.
干了几十年教育工作,我自认为还是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但近来却遭到两个女儿的一致批评:“你对外孙女的要求太低了!”“你给孩子玩的时间太多了!我们要给孩子周末报个班你也不同意,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外边上各种辅导班。”……我不禁啼笑皆非,得,我这个地道的教育工作者竟然被孩子们“教育”了。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必读》2010,(5):120-120
Q我的儿子快1岁半了,在小区里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时,我发现他好像有点“欺小”,对比他小的孩子经常上手去抓、去打。每次我都和他讲道理,但是没有用,他下次见着小朋友还是会动手,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一名教师,又作为孩子的母亲,对于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也多次思索过。事情还得从去年放晚学后的一天说起。“妈妈,你为什么一直不打我?”面对愁容满面已读高二儿子的发问,我愕然。原来儿子下午与同学说着玩,那同学当真,打了他一拳。从未挨过打的儿子,竟然羞愧得无地自容。回想到我女儿也曾提出类似问题:“妈妈,别人的脸皮都比我‘老’,同学间打打吵吵不碍事,我可受不了。”儿子、女儿的话语,使我辗转反侧:父母不打孩子是否也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呢?我的两个孩子胆子小,很少挨批评,也从未挨过打,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应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