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给父亲》这首诗,是我在父亲周年忌日的前夕写的,在1990年11月6日的《河南农民报》刊出后,出人意外地收到一些读者来信,一部分是我所熟识的同道,一部分则是陌生的朋友。其中新乡某医院的一位读者,带着该诗的剪报专程来郑州,向我讨教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体会。如此以来,我获得了几分理解。理解是一种幸福,被理解也是一种幸福。记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9月的一个傍  相似文献   

2.
一个周末的下午,顾俊杰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有一本关于电视诗文视听语言方面的书要出版,希望我能为他写点文字。此时正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十天。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为死者哀悼、为生者祈福的巨大肃穆之中。我们从来不曾有过对于灾难、对于人、对于普普通通的一个个生命如此敬畏之情!这使我自然想起顾俊杰几年前曾做过的一个电视诗歌,题目就叫“从废墟的背面理解新生”。  相似文献   

3.
我于1925年到仰光,即投入华侨新闻事业中劳动者的行列,在黑黝黝的文字窟中(创造社时期,郭沫若的一首诗题:《黑蜮蜮的文字窟中》,我不喜欢“蜮”字)度过几年的劳动。这是一家国民党报纸——觉民日报,编辑部高挂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题词,从玻璃框里闪耀出来;我这初从农村出来的少年人,心灵的震动是很大的。这是孙先生  相似文献   

4.
最近从友人处提到了一本《千家诗》。这本诗选我儿时只看见过,却没有读过.这次我从头至尾浏览了一遍,发现有署名司马光的一首绝句《客中初夏》,其末句云:“惟有葵花向日倾,”我一下发蒙了.前些日子我还在《闲话》中说宋人不可能看见向日葵。司马光的诗不是要打我的耳光么?急忙找来《四部丛刊》的影印绍兴本《温国文正司马光文集》,一查,没有发现这首诗。我就怀疑它是明  相似文献   

5.
一、诗歌称“首”和文章标“题”诗人写一首诗,作家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一个题目,这种说法已人人听惯了,但诗何以称“首”?文章为何有标“题”之称?它们始于何时?这却不大为人所理解。近读郭老的《文史论集》,发觉他在解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时,顺便揭开了这个有趣的秘密——“首”的本义是头。我国古代的诗歌原来是不称“首”的,而称为“篇”(如“诗三百篇”)或者“章”(如屈原的《九章》)。诗歌称“首”大抵始于东晋元年。当时有位孙绰,在  相似文献   

6.
有时,回忆是一件辛苦的事。而对于一位93岁的老人而言,回忆已经不是心灵煎熬,却是体力的一种消耗。“这些有什么好说的吗?”陈志竟淡淡地看着记者。接下来的叙述让人感觉到,他并无倾诉的冲动,或者是没有倾诉的习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提到对他的“事迹”一笔带过的《蒋经国传》,他还是淡淡地说:“书中好像把我的名字写错了。”  相似文献   

7.
拍摄电视艺术片《女吊》纯属偶然。2001年夏季我到北京出差.看到报上刊登北京人艺上演新戏《无常·女吊》的消息。也许因为我是绍兴人,从小在绍剧团里长大,母亲年轻时就演过“女吊”,忽然便有了几分冲动:或许我应该把《女吊》拍成电视艺术片。于是,我就开始收集有关《女吊》和与《女吊》这出戏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
文渊阁碑在文渊阁东侧,其正面为"文渊阁记",碑阴是与文渊阁《四库全书》缮毕入藏有关的御制诗。正文注文俱镌刻上石,至今清晰如新。其诗题为"经筵毕文渊阁赐宴以四库全书第一部告成庋阁内用幸翰林院例得近体四律首章即叠去岁诗韵"。诗共四首,间有小字注,注释内容为《四库全书》编纂事。该诗及注释又收入乾隆《御制诗》。原在圓明园内的文源阁碑,今矗立在北京西城区文津街七号国家图书馆分馆院内,其正面是"文源阁记",背面无文字。  相似文献   

9.
故事与绮梦     
写一首诗我必须用阳光的温暖与纯净用酒的香醇用芳草的鲜嫩和春天的微风来写这首诗我必须回避丑陋和罪恶回避粗鲁的言词与华丽的辞藻回避阴影、泥沼和迂回的弯道我必须用骨髓中的信念和血液里澎湃的声音以及泪光闪烁的情意把这首诗写在心里让你来翻阅和诵读我要把这首诗写得更纤细柔软些就像是蟋蟀的触须能够让你一触到就产生拼搏的欲望直到耗尽你所有的精力然后只留下容许说一句话的气力说我是这样的爱你!  相似文献   

10.
李永莉 《视听界》2013,(6):102-103
什么是广播文艺播音的“气韵美”?我的理解是,情景再现地对稿件进行二度创作时为作品赋予的一种独特的感染力。2011年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重点影片《秋之白华》在瞿秋白的家乡常州市举行首映礼,我在影片的首映礼上朗诵了常州诗人黄羊为此片创作的诗歌《携手》,之后,我以这首诗歌为主题,制作了一档文学节目《携手——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当今电视剧的一种主要创作倾向是平民化创作风格的流行,而且大行其道地充斥于电视屏幕上。从最近湖南卫视播出的《孙红雷系列》《王姬》系列,到近时播出的《保卫爱情》系列,以及省内其它频道播出的《欲望》《豁口》《姐妹》等无不是平民化创作风格的蔓延。我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电视剧作为电视文艺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2.
虽然电视散文由创作到定型的过程日趋成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也传播开来,但是一部好的电视散文必须要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随着非线性制作手段的流行与应用,电视散文的再创作过程就有了更广阔的艺术拓展空间。就《飘去的音符》、《穿旗袍的感觉》、《缠绵悱恻属沈园》这三部电视散文的创作感受浅谈这种题材在色彩、转场以及节奏方面的剪辑技巧。  相似文献   

13.
别林斯基在《伊凡·克雷洛夫寓言》一文中说:“寓言是理智的诗。”我读陈忠义的寓言作品时,也有这种感受。 陈忠义从事寓言创作多年,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文  相似文献   

14.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15.
案头一叠厚厚的素笺。这是即将付梓的《陈天然诗选》,是天然先生从1981年至1992年创作的诗篇中精选出来的七十首诗稿。天然先生屈就于我,嘱我作序;我虽愧不敢当,也只好俯首从命。欣喜天公作美,连日春雨淅沥,赐我以难得的清闲,遂捧起他用清丽圆润的硬笔书法书写的诗篇,由字入诗,边品边吟。悠然陶醉其中。天然先生是著名的美术家、书法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外  相似文献   

16.
《赵立凡诗词书法集》上卷《一往情深》忠实记录了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赵立凡先生对电视事业的热爱。全书选编了作者创作的二百余首优秀诗作,以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部分主持人或重大事件为题,融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宣传了电视文化,展现了一代电视人的风采。一、电视入诗由于其特殊的职业经历,赵立凡先生诗词的题材是相当广泛的,而《一往情深》则是专门收录作者关于电视事业的诗作。扉页献词:"谨以此书献给我热爱的电视事业和电视人"表达了一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电视人对事业的诚挚热爱。读罢内容,我们更能深深体会到作者命以"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揖,楫居耻圣明。坐 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无疑是一首好诗。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写作时间、背景和孟氏写这首诗的目的把握得不准确,因而对它的理解便颇有出人。对孟氏的这首诗,向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 九龄为相,孟浩然曾西游长安,希望 得到引荐,用这首诗赠给当时在位 的张九龄,表示了从政的热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唐诗选》上册P.62页这种说法与史实不符。因为:…  相似文献   

18.
由王子庆编剧、郭凯敏导演的六集电视剧《采油女》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南阳广播电视报》、《南阳日报》发了王子庆的专访,王子庆本人也在《中国石油报》上发表了《采油女》创作笔谈。这几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这些年他痴迷于文学创作所付出的艰辛。他的一首诗道出了他生活的另一面:作家梦在书海里变幻/勤读书是每日第四顿饭/在风急浪高的大海奋力搏击/在陡峭险峻的山峰艰难登攀。  相似文献   

19.
<正>在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奖”评奖中,由我和我的同事共同创作的专题片《金光大道》获得了专题片项目一等奖。这不仅是对我们创作上的一种充分肯定,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党建电视专题片创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全泰山诗》为中心,对泰山历代诗歌创作的兴衰、嬗变、演进作一考察,认为其创作重心经历了从崇山祀岳到范水模山、从怀古咏史到歌风纪俗、从借景喻道到精神揭示的三重演变.进而认为《全泰山诗》所展示的内容,其实也是用诗笔写就的“泰山思想史”或“泰山心灵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