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越来越注重体育运动,体育消费日益占据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地位,因而越来越多学者研究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我们还应对消费者的内隐态度进行研究,考察内隐态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的作用。大学生是体育消费的代表性人群,我们将着重对大学生运动品牌的内隐态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内隐消费态度是在已有的内隐研究基础上去探索,消费态度是消费行为的一种倾向性,传统的划分方法把大学生的消费态度结构量化开来,将其分为了两个方面:即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很多文献中都提到的,消费态度可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在消费者内隐认知研究评述一文中,作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即消费者自身的内隐态度与外显行为,二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大学生内隐消费态度的研究可以指导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教育,从而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内隐自尊、攻击性分别进行测量,探讨内隐自尊和攻击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研究证实了内隐自尊效应的普遍性,无论男女,其内隐积极评价效应都十分明显,内隐自尊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2)男女被试在攻击性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身体攻击性和愤怒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内隐自尊与攻击性总分、愤怒、敌对呈显著负相关,和生理攻击性、语言攻击性相关较低。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越低,越容易产生愤怒和敌对情绪。最后提出了减少运动中攻击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冲动倾向量表和攻击行为倾向测验,测量106名大学生的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暴力态度和攻击行为倾向,分析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的关系,探讨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在预测个体攻击行为倾向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内隐和外显态度上,个体对暴力都持有消极的评价;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相关显著,支持内隐——外显心理结构同一论;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能有效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界定体育教育中内隐知识与内隐教育的前提下,分析了体育教育中所传递知识的内隐性,指出体育教学中的内隐教育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的游戏规则类内隐知识教育内容中,隐含于教导学生树立良好体育道德风尚的教育过程之中,蕴藏于体育教学中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以及崇尚进取精神的教育中。研究认为,体育教学中内隐教育的特征体现在:1)情境性与非系统性;2)自动性与即时性;3)个体性与直觉性;;4)文化性与层次性。就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发内隐教育的途径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内隐认知理论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内隐学习、内隐知识和内隐态度。如何利用内隐认知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隐学习是当下最热的学习理论之一的,在三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其理论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内隐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影响也不断地扩大。内隐学习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新规律,了解内隐学习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内隐学习对当代教学的启示有:应通过师生互动把缄默知识显性化;把人文课程的部分内容隐性化;加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结合。把内隐学习的规律应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必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IAT对297例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内隐攻击性,被试性别、年级、生源地、月生活费等因素的IAT效应差异不显著,但学习成绩与IAT效应呈正相关,学习成绩与IAT效应的方差分析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内隐知识:教师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外显知识相比较,内隐知识具有个体性、直觉性、自动性、即时性、非系统性、情境性、文化性、层次性等特点。内隐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们的整个认识活动。内隐知识的研究,启示和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0.
内隐知识:教师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外显知识相比较,内隐知识具有个体性、直觉性、自动性、即时性、非系统性、情境性、文化性、层次性等特点。内隐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们的整个认识活动。内隐知识的研究启示和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