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中学生生命的最主要的杀手。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中学生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有些中学生和大学生生命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常常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杀或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他们或把这作为逃避挫折的方式,或把这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吴梓楠 《成才之路》2010,(36):41-41
现在的有些中学生和大学生生命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常常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杀或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他们或把这作为逃避挫折的方式,或把这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切使我们感到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教育应以人为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中学生生命的最主要杀手。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中学生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媒体常有一些校园自杀、校园暴力和巾学生伤害动物等案件的报道,触目惊心的案发现场的画面让人不得不震惊:这些青少年为什么要任意践踏动物的生命,为什么他们竟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为什么时值花季的他们不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曾记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做生意的人,要想把生意做大,心里就要装着天下人的需要,我们不能只想着把我们有的东西卖给别人,而是要知道别人到底想要什么。”回眸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扫视课堂,我们教师总是习惯于程式化完成教学内容,满足于把知识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却无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需要,课堂缺少灵气,教学缺少激情,学生生命意识难以在课堂上得到诗性张扬。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生命灵性呢?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美丽且鲜活的,但生命又是极其脆弱的,生命十分可贵,值得我们去珍惜。但是,中学生漠视生命的事却时常发生。他们不了解生命,不能正确认识、尊重生命,他们甚至没有健康意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那些知识,学校还应教会学生珍惜、尊重生命。因此,从探究中学生生命教学策略出发,旨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的自我表现颜学剑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普遍地具有大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愿意别人认为他们还是幼稚无知的依人小鸟;迫切希望别人承认他们的自我价值和独立能力,尤其希望自己的特长或某种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旦失去生命,世界也就失去了光彩。”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生命意识沦丧或扭曲的现象——这类现象不仅存在于成人世界,在中学生中也有发生,残害他人生命有之,轻掷个体生命、为一点小事寻死觅活有之——语课本中揖录的一篇篇有关生命意识的课,它体现了大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很符合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黎淑芳 《教师》2019,(3):120-120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让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探索和践行生命教育课程,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对待生命,并且教会他们学会宽容,关心别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的自杀和杀人问题。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崇高而伟大的生命?答案也许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而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生命是指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其现实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西方人提出生命神圣论,指出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无法谈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在战争中最怕死,喜欢投降,其实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所具有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理解生命本身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生命意识就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和自觉。它包括生命的存在意识和生命的价值意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2.
张玮 《甘肃教育》2009,(18):44-44
一篇好的文章,不只是字、词、句的简单排列,而是作者生命意识的真挚流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呢?  相似文献   

13.
和学生一起观看交通安全片,画面中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的镜头,极其悲惨,可很多学生却哄堂大笑,把别人生命的消失当作笑料,毫无对生命的尊重。借此又联想到近几年来,时常可以看到的一些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这不得不让人惊讶一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竟然如此漠视?生命教育对于我们广大的学生而言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何亚杰 《天津教育》2013,(13):91-92
幸福是德育的最终目标,德育应把关怀作为内在要求,用关怀的德育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在人们眼中,当今的中学生是幸福的一代。那么,他们真的幸福吗?影响他们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哪些?他们能否用自身的努力创造幸福并带给别人幸福?学校如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笔者以“关注幸福指数,施行关怀德育”为题,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殷志平 《科学教育》2004,10(3):49-50
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令人担忧,加强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学生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之必需。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应该突出以下几点:生命要有社会意义;维护自己的生命权利;自杀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珍惜此刻,善待生命;建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等。  相似文献   

16.
生命弥足可贵,而这珍贵的生命又是如玻璃般脆弱。如何让学生这棵小树长成茁壮的参天大树?如何让学生珍爱生命.让他们的生命之花不过早凋谢?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生命意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着莫大帮助的,这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教”以载道,时刻渗透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现在的中学生的身上有许多人格上的缺陷,往往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倡导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向其进行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和提升生命价值的德育教育,这是直面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反思我们德育教育的需要。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需要构建整体性德育教育体系并调动学生的主体和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往往只是一些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的生命。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个罪魁祸首,把他们稚嫩的生命推向坟墓?对此,生命教育的缺失可能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向其进行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和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这是直面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反思我们德育教育的需要。要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需要构建整体性德育教育体系并调动学生的主体和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