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语和汉语中都广泛存在因上下文和场景而引发的主语省略现象,但因日语特殊表达而引发的主语省略,汉语往往就很难省略了。日语的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授受关系和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示心理状态、动作等的词语。因此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远多于汉语。通过分析汉日共有的现象——主语省略,透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日语里都存在主语省略现象,在借助上下文的省略、对话省略以及自述省略等方面它们具有共同点。此外,日语在授受关系和敬语等方面还有其自身独特的主语省略现象,可见日语的主语省略现象更胜于汉语。中日主语省略现象的存在既有语言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思维模式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对中日主语省略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予我们更深入地把握中日两种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日语学习的不断深入,日语学习者会发现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主语的省略,比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多得多.由于母语汉语的影响,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表达中存在很多不够地道的地方,这一直困扰着很多日语学习者.就汉语和日语中各自存在的省略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其不同之处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点,以便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把握日语中的主语省略,更加地道地运用日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主语省略的用法,但由于两种语言各有其特质,主语省略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甚至还呈现出日语的主语省略频率远高于汉语的状态。本文借用汉语中研究主语省略的分类方法,通过列举大量例句,试析两者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各国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包括词语的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等。本文主要通过对日语并列关系、条件关系等复句中主语省略的考察、分析,找出日语复句中主语省略的条件、原因。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6,(6):77-80
针对日语主语省略极为普遍的现象,首先归纳总结了日语主语省略的特点,然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日语主语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借助上下文、场景、文体的日语主语省略符合最大关联原则,借助日语自身特点的主语省略符合最佳关联原则;运用关联理论能够为日语主语省略做出合理的解释,有助于理解日语主语省略,对日语主语省略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陆娟 《考试周刊》2009,(20):40-41
汉语人称代词少而使用率高,日语的人称代词多而使用率低。日语的句子在很多情况下会省略人称代词,这样的句子汉译时,汉语应该遵守自己的习惯,不能将日语的习惯说法套在本国语言上,必须处理好人称代词。本文将通过对比探究如何处理省略了人称主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省略现象,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汉语的省略灵活多样;而英语的省略相对固定.这是由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即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英语是语法型的语言.本研究意在比较汉英的主语省略以证明此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珣  杨洪娟 《英语广场》2023,(11):51-54
主语省略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和英语中均有所使用。本文以影片《最后的武士》中英文字幕为例,研究分析英汉双语会话中的主语省略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主语省略主要出现于祈使句、并列句和非正式文体中;汉语主语省略主要有泛称指、祈使句、不言自明、自我陈述和重复出现五种情况;英汉两种语言在主语省略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运用场合、使用频率、类型和理解难度上。  相似文献   

10.
主语省略不仅可以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而且还是俄汉语篇中一个重要的语法衔接手段.针对俄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借用汉语中研究主语省略的方法进行细致分析,指出主语省略在俄汉语中的异同,进而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主语承非主语省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力探讨了汉语主语承非主语而省略的种种特点和规律,进而揭示了语境与省略的关系以及汉语主语承非主语而省略的复杂性、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日语的一大特点就是省略现象。本文从日本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日语省略的表现形式,主要省略形式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授受关系中的省略和敬语中的省略。由于日本的岛国环境、历史影响、强烈的集团意识以及崇尚"言わぬが花"(沉默是金)等的独特美意识,才形成这样独具特色的日语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13.
英汉省略形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略是英汉语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它在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对英汉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英汉语中的省略现象既有同又有异。(2)省略这一语言现象在两种语言中最大的不同表现在主语的省略上。  相似文献   

14.
主语省略是汉语言语交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本文以乔姆斯基空语类理论的PRO和pro为参照,探讨汉语主语NP省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中,无论是在书面语或是口语表达上都比较常见主语省略现象;而英语尤其是在正式表达中一般都不能省略主语。本文主要通过举例《捕蛇者说》翻译中汉语省略主语而英语中增补的现象,分析了英语翻译技巧中增补法和省略法的使用和在翻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英汉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与英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允许零主语的存在,而后者不允许。在以母语为汉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二语习得研究中,零主语(null subject)现象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英语表达时的句子主语缺失现象以及母语水平对主语缺失现象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零主语语言)的中国大学生在起始习得阶段由于受母语参数(汉语主语结构)的制约而倾向于省略主语,但随着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最终会习得目标语(英语)参数,不再受母语参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省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均有省略现象.从句子成分角度而言,可分为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和宾语省略,但这两种语言省略手段的使用不尽相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语是综合分析语,重形合,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重意合,而这种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造成.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要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忠实于原文、合乎语言规范、文辞畅达.  相似文献   

18.
张晓华 《考试周刊》2009,(26):216-217
主语大量省略是日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特点之一。主语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对话省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叙省略等。本文拟就日汉主语蒙后省略做些初步的比较与探讨。所谓主语蒙后省略,是指主语在后面出现,前面却省去不说。日汉主语蒙后省略尽管在分类上大同小异,但在表现形式及具体应用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日语发达的助词体系以及日汉复句组合的方式不同导致了日汉主语省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阎太安 《考试周刊》2011,(36):109-110
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因素而较一些语言更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先行研究理论为基础,对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语用学角度的分析,从语用学角度探究日语中省略现象产生的动机和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汉译英时对主语问题用心较多,这是由于一、主语是一句话的主体,主语问题解决得好坏,对整句结构的安排和一句话的表达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二、汉英两种语言在主语的使用上有较大的差别。汉语句子无主语和省略主语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