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运动员成绩发挥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成绩接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心理能力的较量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参加过省级以上比赛的9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赛前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赛前状态受到被试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等级的影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比赛成绩与赛前焦虑有着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涧  杨兴美 《考试周刊》2007,(44):125-126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观察法以及调查访问法对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时常见的心理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帮助运动员确立积极的技术心理定向,提出了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心理误区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教练员如何针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进行调控、引导运动员调整到最佳比赛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心理状态调适的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常见的焦虑症表现,以及影响大学生跳高运动员比赛焦虑的情绪状态、目标期望和客观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克服比赛焦虑症的比赛心理训练方法和日常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教练员如何针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进行调控、引导运动员调整到最佳比赛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心理状态调适的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心理焦虑的原因进行的分心,结果表明:积极的情绪能促使篮球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反之,当兴奋超过一定的限度,则转变为焦虑,会使篮球运动员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在篮球比赛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篮球运动员时常受到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影响,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集中训练等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7.
定向越野比赛要求运动员独自面对运动中来自自身和自然、体力和技能的种种挑战,因此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比赛中的运动成绩.以参加2010年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的运动员中随机抽取的3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找出定向越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赛前紧张心理、比赛中的从众心理、路线选择的犹豫心理等.并对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克服定向越野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要从心理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两方面入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和研究业余网球运动员比赛前情绪的波动,对网球运动员赛前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呼吸调节,适应各种训练和比赛环境,专门性心理训练等方法,克服业余网球赛前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比赛状态,取的较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的行为要受到他们在比赛中心理变化的制约,这将对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训练实践,对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提出了如何对运动员形成积极性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钟娟 《昆明大学学报》2008,19(4):109-111
焦虑水平是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特征及调控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借鉴依据,从而达到比赛所需心理品质,实现比赛心理状态有效调控,促使最佳比赛准备状态形成,建立技战术和身心为一体的科学训练体系和赛前准备,形成最佳的身体和心理机制,全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压力下,许多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大考中却发挥失常,称其为考场"Choking"。文章运用理论思辨的形式对考场"Choking"的定义及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分析认为,具有积极应对方式、个人自我意识强、特质焦虑高、成绩期望高、自我定向、自我效能感低以及外控型心理控制感等人格特质的学生在考试压力下更容易"Choking"。  相似文献   

12.
压力下,许多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大考中却发挥失常,称其为考场"Choking"。文章运用理论思辨的形式对考场"Choking"的定义及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分析认为,具有积极应对方式、个人自我意识强、特质焦虑高、成绩期望高、自我定向、自我效能感低以及外控型心理控制感等人格特质的学生在考试压力下更容易"Choking"。  相似文献   

13.
受贫富差距、能力差距、就业压力等多因素困扰,进入高职院校的部分非城镇籍学生出现了心理焦虑的现象。帮助非城镇籍学生克服心理焦虑是每位高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可通过构建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辅导、完善助学体系及以提高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度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对非城镇籍学生的心理干预,化解非城镇籍学生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SARS流行时期 ,疫区大学生由SARS事件所引起的焦虑状况以及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对焦虑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师范大学 40 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应付方式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以及主观压力自评问卷 ,对他们的应付方式、人格特征、焦虑水平以及主观压力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1 )主观压力与焦虑相关显著。 (2 )疫区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3 )不同应付方式之间的焦虑水平差异显著。 (4 )心理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应付方式的采用和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5 )人格特征与焦虑有显著相关。结论 :通过调查可以认为 ,SARS确实是引起疫区大学生焦虑的应激事件 ,但成熟的应付方式、丰富的心理知识以及外向、随和、平缓的人格特征都可以降低心理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咨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团体心理辅导在治疗高中三年级学生考试焦虑方面的效果。实验中,我们通过安排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综合使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对检出的12名有中度以上考试焦虑的高三学生进行辅导,实验结果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降低高中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希望是构成个体生活的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个体有效控制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病,同时还能够提高个体的健康状况以及生理疾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从希望的有关界定义、结构、测量方法、相关研究等几个方面简单叙述了东西方研究者针对希望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希望理论未能应用在普通的个体身上和缺乏与其他积极心理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等存在的问题,还有指出了今后关于希望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探究学生高考后的焦虑、孤独、自卑、内疚等心理困扰的表现形成及其产生原因的同时,提出加强心理干预的若干对策与措施,充分认识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干预主体,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特困生和谐成长的自我保健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中的特困生,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有文饰、焦虑、自卑、失望等负性心理。环境因素只是引起特困生心理问题的外因,归根到底,特困生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问题的内因,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特困生是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能通过个体改善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概念、培养自尊自强自主人格、合理调控情绪、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自我调适措施,建立特困生自我心理保健体系,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对一高职女教师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分析与行为治疗,其过程包括来访者的一般资料的搜集、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与方案的制定,咨询过程与效果的评估。在求助者的积极配合下,最终达到心理咨询的目标。咨询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有了缓解。  相似文献   

20.
考试焦虑是当前教育环境下较普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进步。研究旨在探讨正念教育对考试焦虑的影响,分前后两期:前期研究,对厦门市271名5至9年级学生的正念水平与考试焦虑水平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后期研究,在厦门市某中学初三年级进行了为期4周的正念教育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控制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正念水平显著提高,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下降,可见,正念教育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有助于学生以良好心理状态应考。因此,在学业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学校可以适当引入正念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