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从容 《湖北教育》2004,(11):53-53
写意国画文化内涵深厚,形式美感强烈。让初中学生学习写意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热爱的情感,能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写意国画的教学历来是中学  相似文献   

2.
写意国画文化内涵深厚,形式美感强烈。让初中学生学习写意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热爱的情感,能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写意国画的教学历来是中学美术课程的薄弱环  相似文献   

3.
国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其艺术价值溢于言表。但由于我国国画数量过于庞大,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表示不知道从何下手。对小写意花鸟画在国画教学中的三种优势进行解析,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丽云 《福建教育》2022,(26):36-37+46
<正>写意国画因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教育价值,成为发展初中生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初中生偏爱写实作品,对“画不像”有焦虑情绪。这是初中生的认识误区,所以给他们传授写意国画“画神写意”“概括凝练”的艺术特性十分必要。然而,当下初中写意国画的教学还存在若干不足。如,对写意国画的形制、内涵、意境、理念理解不足,没有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意蕴,使教学流于表面;对写意国画独特的绘画体系和刻画方式很少系统讲解,只是片面地让学生临摹学习;受限于资源不足,教师没有将学生练习与相关赏析相融合,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等。弥补写意国画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韩晶 《文教资料》2013,(14):38-39
新课程标准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国画比较重视写意,简笔勾勒,注重留白,语文课堂教学吸取了国画创作的特点,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写意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构建了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发展的审美课堂。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学习菊花的写意画法,加深学生对写意花鸟的理解.2.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写意画的感情和审美能力.教具准备写意国画工具、菊花范画一张、空白宣纸两张、塑料菊花两枝.学具准备写意国画工具,8开生宣纸,调色盘以及洗笔杯等.  相似文献   

7.
王庆华 《文教资料》2008,(12):66-68
写意花卉归类教学法对学生有两个可取的要点,一是可以概括花卉共性特点的全貌特征,开阔学生的视野:二是归类教学符合对非专业大学生学习国画不深的要求,或选修学习时间短的局限性……于是属于非专业美术的教学方法就必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在岭南版初中美术课本第二册中有一个写意花鸟画的单元,有《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英姿焕发的红棉花》《活泼可爱的飞雀》《栩栩如生的虾》四节课。从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非常喜欢这几节中国画课,对国画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然而国画教育在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少,学生也相应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对中国画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浅薄。  相似文献   

9.
一、游戏化国画教学的实际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戏化的国画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笔墨游戏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从小培养学生对国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国画中的写意水墨画具有变化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墨和色、变幻无穷的水墨渗化、快速成型等特点,其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和焦点透视束缚,其造型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学生自主创作的绘画作品有着十分相似的特征,学生易于接受和感知国画作品的艺术美与艺术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学习国画有一定难度,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试把国画知识编成儿歌,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国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为了让学生了解国画,从而热爱国画,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  相似文献   

11.
培养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现实精神和浪漫精神,写实方法和浪漫方法达到相当完美的结合。对中国画写意性的研究是写意国画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写意国画教学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留白,然后引导学生用想象、用思维去填充空白,进而通过适当的延伸拓展,为学生创设迁移的机会。假日里带着孩子去看画展,儿子指着国画对我说:"妈妈,还是我们的毛笔画简单,随随便便涂上几笔,就成大山了!"儿子的话虽然幼稚,却一下子将国画的特点说了出来,国画讲究的是写意和留白,这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雕塑写意与国画写意都属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都体现了"不尽形似而意象盎然,应物象形而气韵生动"的特点.它们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但同时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针对雕塑写意与国画写意的特点来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闫朝霞 《广西教育》2010,(31):61-61
国画最大的特点是写意,主要表现手法是借助笔墨立意为像,它不同于具象的模拟和抽象的不似。国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周围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简化、夸张、置换等变形表现手法提供给学生一个个创造的“形”,再通过启发引导,让他们进入想象世界,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创造自己的视觉语言,画出形变“意”不变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15.
在青少年国画教育中,应通过问题武教学模式和生动的教学环境来培养对国画学习的兴趣,加强其对美的鉴赏力,理解国画的独特性,并让学生掌握国画的基本技法,学会用国画语言来进行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6.
国画,是我国小学绘画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成长和优良品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很多科目开展了趣味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而在小学国画课程中,很多专家也在针对趣味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逐渐提升小学生对国画的认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岭南版初中美术课本第二册中有一个写意花鸟画的单元,有《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英姿焕发的红棉花》《活泼可爱的飞雀》《栩栩如生的虾》四节课。从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非常喜欢这几节中国画课,对国画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然而国画教育在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少,学生也相应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对中国画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浅薄。如果我们适当的对美术课程进行调整,把中国画作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点内容,这将大大促进继承和发展中国画艺术,也会使美术课成为突出体现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  相似文献   

18.
传统初中美术国画课程的教学比较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强调某一技能的反复训练,使得原本应该快乐的课堂,却让学生苦不堪言,使学生普遍感到国画很难学。笔者经过观察和实践研究,将徒手画造型技法融入初中国画教学之中,通过巩固基础技能,融合不同作品,掌握国画技巧,进行多种画法尝试,尝试二次创作,生活事物延伸等方法途径,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基本解决学生在国画动手创作上感到困难的问题,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本文还分析了学生在国画课程学习中的困难瓶颈,最后说明了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与二年级学生的一次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在国画课里对照本临摹还能勉强对付,如果是老师命题作画就会耽心不及格,甚至会留级,因此总是摆脱不了恐惧的心理。这学期他们已进入写意山水课。在此之前,他们曾学过一学期工笔画,一学期写意花卉,到了下个学期,他们又将转入人物画的教学。在此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单就国画每学期只有70节左右的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学生整体素质滑坡,大多教学生没接触过中国画的学习,对于"文房四宝",只限于表层认识.针对这点,培养素质全面的幼儿教师、美育技能尤显重要,写意国画教学应适时势,课改探索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