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法院民事调解制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在促进纠纷的高效解决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新的认同.但是,近年来,我们不得不看到,民事调解的蓬勃发展也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新问题,盲目追求民事调解率的弊端开始凸现,集中体现为当事人利用调解制度进行虚假诉讼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开始出现滥用膨胀趋势.因此,在“调解热”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当事人恶意调解,促进民事调解工作健康发展,应成为当前司法领引起重视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具有“东方经验”美称的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历经立法与司法政策的多次变迁,亦受到了来自理论界的挑战,但由于其在排解纠纷、消解矛盾、维护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得到了新的认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既是对此前各种争议的回应,又是在新形势下就完善民事调解制度、提高司法能力以促进和谐社会之建构所作之重要制度安排。其程序完善主要体现在对调解的启动、调解方案的提出、调解的期间、回避、方式等问题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建立了促进、保障调解协议得到切实履行的民事责任机制和调解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3.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但这项制度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法制化的进程,在实践中暴露出了种种矛盾和弊端。在现阶段,分析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完善,是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适应法制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诉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提出了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一枝花"的美誉,其中的民事调解制度对解决经济纠纷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强基固本的作用。阐述该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指出该制度的某些弊端及不适应性,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以求我国民事调解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成为一个热点议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具有非讼性、合意性、简便快捷性、严谨性等特点。它有增强诉讼外调解协议的效力,为强制执行提供依据;促进民事调解制度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衔接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促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健全等功能。充分了解司法确认机制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对于更好地发挥该程序的功能、体现其价值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习惯作为人们长期生活中自发生成的社会秩序,是乡土社会中的“活法”或“行动中的法”,对于社会矛盾或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新疆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在民事立法上的非一般法源地位,我们不得不诉求于诉讼法上其进入民事审判路径的寻找和突破.我们认为,诉讼调解制度、诉讼调解社会化制度、“大调解”下“诉调衔接”机制为新疆少数民族民事习惯进入司法提供了可能适用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运而生,同时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调解制度,顺应了法律纠纷解决多元化的时代要求。但调解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规定较为简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的实际可操作性。为此,我国法律应严格限制调解程序的启动时间、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公告审查制度,同时完善调解协议内容、细化审查标准,以充分发挥调解制度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本土有效的纠纷解决之道和优秀法律文化传统,调解的精髓在于在维持当事人关系和谐的前提下实现实质正义.而在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之下,充分发挥调解精髓的关键在于民主调解.因此,新时期民事诉讼法改革中,如何做到使当事人程序权利得以充分保障,又坚持调解的民主与真实原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对坚持调解真实原则的分析,涉及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解读,关键在于对“真实”二字准确而灵活的把握;对于尚未确立于调解制度中的民主原则的引入,则更多是从法社会学和法律文化角度去证明其融入法院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执行调解制度在执行程序中有存在的正当性,执行调解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执行调解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在执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执行程序理念,能有效缓解执行难问题,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执行调解应理解为一种常规性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司法调解制度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我国目前司法调解制度仍然存在着违反自愿、公平、公正、合法等基本原则的情况,今后我国应不断完善司法调解的调解程序、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调解监督、调解激励和救济制度,确保司法调解自愿、公平、公正、合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群众自治制度,是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武器,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任务的挑战,必须不断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保障稳定、和睦关系方面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The social mediation of learning in multiethnic schools: Introd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thnic diversity within schools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education in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leads to new transitions, enables new forms of participation, and demands the creation of new concepts, values and practices. Processes of mediation have a vital place in the required developments.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issu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and social mediation on three levels: (1) the mediating role of cultural tools, in particular language and the curriculum, (2) the role of peers and teachers in the appropriation of cultural tools by minority students, and (3)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identities at school.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得到国际上的极力赞誉,被称之为“东方经验”、“中华民族的创举”,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化基础,得到中国传统化和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支持,继承了中国古代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形成了遍布全国城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体系,并在预防和调解民同纠纷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首先必须保持人民调解的民族特色,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强化功能,健全组织,提高调解人员水平,并需要进一步解决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制订人民调解法。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forum, I extend Tao, Oliver, and Venville’s paper Chinese and Australia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th: a cross cultural study of conceptual development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views on culture and cultural mediation. I tease out nuances in the viewpoints to suggest three ways to theoretically frame studies examining cultural mediation of students’ cognition. Specifically, cultural mediation may be attributed to innate 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an accre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or the social interaction process. Each of these ideas represents a theoretical lens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research design of studies relating cultural mediation to cognition. In the final section of this forum paper, I show how a study conducted from the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underscoring cultural mediation as a social interaction process might unfold.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矛盾形态不断增加,通过传统的调解方式已经不能解决当前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只有在大调解机制下,与传统的人民调解方式相结合,才能解决各种新型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解析中国古代无讼理念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调解对于解决各种民间纠纷,维护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至今日,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民间和法院中仍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厌诉讼重调解的司法形式,解析其成因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无讼理念的形成既有社会基础,也有思想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矛盾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确处理群体矛盾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深入研究群体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新特点和新表现,运用系统性理论,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群体矛盾调处体系,即制度体系、政策体系、法制体系、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期,受众的主流道德文化需求、心理抚慰需求、情感援助需求、信息交流需求、娱乐需求催生了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因此,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在传媒责任上,要遵守道德和法制;在媒介角色上,要保持客观中立;在调解方式上,要尊重情感当事人。  相似文献   

20.
调解担保制度作为我国新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对于民事调解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健全完善。但是,我国有关调解担保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关于调解担保与调解书生效时间不一致、案外担保人拒绝签收调解书等问题,就需要通过修订相关规定,进一步地完善调解担保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调解担保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