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发展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五项全能发展到七项全能时间并不算长,但近年来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自1981年苏联运动员维诺格拉多娃创造了6212分世界纪录以后,超过6000分的运动员越来越多,对于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来说,7000分大关几乎是不可征服的高峰,但美国运动员杰西——乔伊纳在第24届奥运会上终于以7291分的成绩改写了这个项目的新纪录,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个突破7000分大关的运动员。我国女子  相似文献   

2.
对女子手枪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来对射击项目女子手枪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形态,神经类型,心理能力是选好苗子的关键因素,科学选材,将会加快优秀运动员培养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女子竞走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出发,探讨女子竞走运动主要指标体系构成,确定了女子竞走选材的资格指标和评价指标,构建了女子竞走运动员选材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选材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布,并对其进行了选材学分析.得出结果在女子竞走运动员初级选材中,应重点考虑形态、机能和一般素质这些较高遗传度指标;在中级选材中,要侧重技术、战术和专项素质指标,使协调和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入选.  相似文献   

4.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5.
女子400米栏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这一项目对女运动员来讲比较新颖,本文主要介绍一些与选材和训练有关的观点和方法。一、选材的基本条件挑选女子400米栏运动员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德国、苏联教练员和专家认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市和烟台市少年体校女子田径运动员随机抽取46名为样本,采用量表测试法及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少年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少年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运动项目、运动成绩关系密切,选材时要注重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综合能力评定内容与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女子撑竿跳高项目特点,设定了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综合能力评定内容与参数,使教练员运用计算机技术快速、简便地了解这一信息,为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选材及科学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作者应用客观办法来确定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测试指标及其权重,建立选材评价方程式,为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这在选材的方法研究中尚属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选拔优秀的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是提高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在以往的选材过程中,以经验选材的现象依然存在。文章运用了观察测量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心理测试法等四川省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就科学地选材的原则,选材中身体形态、心理气质类型及专项身体素质与选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选材的认识,以求提高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女子链球运动员的选材,拟建立科学的女子选材模式。  相似文献   

11.
跆拳道运动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较快,但其在运动员心理选材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文章结合国内关于运动员心理选材的研究,针对跆拳道运动项目的专项技术特点,从心理选材的科学依据入手,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选材指标问题做出探讨,以期为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国内公开发表的赛艇队员生化指标研究的论文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目前对赛艇队员血色素、尿素氮、肌酸激酶、血乳酸等生化指标研究已有较多科研成果,对免疫和内分泌系统,以及运动员选材、运动营养等方面综合考虑的生化指标研究也有更多地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其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选材一直以来是国家体育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事业兴衰的晴雨表。我国历来对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相当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近年来随着竞技运动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淘汰率高,成材率低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出现这样矛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身体成份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广  沈勋章  梁佩珍 《体育科研》2008,29(4):78-81,77
身体成份是一项了解人体体质健康常见指标,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专业运动员都需要把身体成份控制在一定的适宜范围一本文将着重于运动员的角度,从身体成份基本定义、身体成份与运动能力、身体成份与运动成绩、理想身体成份的确立、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成份特点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运动员选才,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及指导不同的运动训练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2003~2012年中外女子投掷项目各单项历年前8名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女子投掷项目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世界女子投掷成绩整体上呈正增长,中国呈负增长;女子投掷项目发展不平衡,顶尖运动员具有挑战世界高水平的实力,但整体水平与世界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relative age effect (RAE) on selection to the Spanish National Athletics Federation (RFEA) training camps (TC) between 2006 and 2013. Overall, 1,334 selected athletes at U15 years (cadet) and U17 years (juvenile) were compared against 27,711 licensed but unselected athletes for the same age groups. The results highlighted the influential role of the RAE on selection to national level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camp opportunities. Interestingly, this effect was mediated by age and gender, where effects were stronger for both males and younger athletes (U15), with no evidence of RAE for older (U17) female athlete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maturation-selection” hypothesis as a mechanism for RAE. Particularly given the long-term goals of RFEA (e.g., production of successful senior elite athlete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urrent selection processes on effective provision of opportunities to those athletes with most potential to succeed in the long term. A number of possible context-relevant solution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raising, using holistic selection criteria and correction adjustments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7.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为主导的体育项目中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爆发力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冠军或者名次的改变,因此如何在赛前准备活动中更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爆发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不断去追求和探索更加合理的、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爆发力的方法和手段,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关注的内容。随着学界对于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研究愈发深入,发现后激活增强效应有可能成为通过赛前准备活动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爆发力的突破点,对PAP的功能及其在运动能力上应用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许多研究人员在运动试验中,通过诱导出PAP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但因这些实验的变量选取纷繁复杂,研究多集中在PAP对运动能力即时性提升的效果,而PAP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生理机制、诱导条件与适用运动员特点3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研究PAP产生的生理机制,PAP进行诱导刺激所需的条件,以及适合通过PAP提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特点,旨在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竞技训练实践中合理利用PAP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少儿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成功率,以浙江临安地区参加羽毛球业余训练7-8岁男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拟定的12项身体素质项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7-8岁业余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结构主要由速度协调、力量协调、柔韧耐力和上肢爆发力因子组成,进而构建7-8岁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模型,用百分位法建立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为该层次羽毛球运动员科学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运动员形态与竞技表现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30届奥运会50公里竞走项目运动员从身体形态特征、年龄特征、地域分布特征、速度分配特征、战术应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公里竞走项目运动员身高、体重以及克托莱指数均处于增长的趋势;30岁以上年龄运动员数量增多;世界优秀50公里运动员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是亚洲与美洲,50公里前8名竞走运动员平均速度曲线呈V型,跟走和领走是50公里竞走项目主要的战术特点.建议今后对此项目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日常训练主要进行速度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广东珠江三角州地区八市体工队、运动学校7-18岁青少儿男女运动员1970人进行了骨龄拍摄,采用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进行了评定。经分析研究,科学地论证了珠江三角州地区青少儿男女运动员CHN骨龄、骨发育水平、骨发育特点等的真实现状与特征,为运动员科学选材、育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