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名人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对名人进行的专访托道。这类电视节目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才人生》为代表,访谈的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济完成。而后一种形式几乎占据了电视荧屏上访谈类节目畔的一半以上。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名人访谈类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这两档优秀节目的对比中分析出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2.
名人访谈类节目,在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中,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为代表,访谈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型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与阳光文化媒体集团推出的“阳光文化电视图书”是以阳光卫视播出的栏目及节目为蓝本,经过适合书籍为文化载体的二度加工和再创造,形成的一种既有电视视觉特征又有图书阅读价值的图书品类。首批推出的“阳光文化电视图书”有35种,分为“杨澜访谈录”、“人物志”、“未解之谜”、“历史碎片”、“百年婚恋”、“战争与武器”六个系列。  相似文献   

4.
电视访谈中主持人的站位调整及传播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站位”是一种符号互动现象.通过调整站位,我们为自己构建社会身份和角色.研究选取《杨澜访谈录》节目对台湾名人李敖的访谈为例,分析主持人站位的转换情况和传播效果,尝试从理论视角建构电视访谈的站位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可凡倾听》等名人访谈节目日渐走火的今天,央视《半边天》节目的“张越访谈”也在不温不火中发展成熟并为人所知。这样一档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算不上很有知名度,收视率也绝非最高,然而却赢得了观众和业内较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6.
李元红 《传媒》2018,(14):68-69
人物访谈节目属于众多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种,是主持人与特定的采访对象就特定的话题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式,一般都是事先沟通好的、比较自然的、对特定的人物进行的专题采访.央视的《面对面》《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以及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等都是很典型的人物访谈类节目.访谈的对象一般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人,如各国政要、商界精英、劳动模范、演艺明星等"公众人物",或者是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人物.观众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取得成就背后的故事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也是人物访谈类节目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上架新书     
《一问一世界》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使……杨澜对自己20年媒体人生的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赢有了新的感悟;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吴芳 《河北广播》2004,(5):67-68,77
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尤其象一对一这样的访谈节目在电视、广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比如王志主持的《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张越访谈等等。那么,在采制人物访谈中如何做得更到位、更抓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如今,各种访谈节目充斥着我们的电视荧屏,如《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背后的故事》等。怎样让层出不穷的访谈类节目立于不败之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驾驭现场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吴晨  陈阳 《新闻世界》2014,(5):77-78
随着第四媒介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并逐渐壮大,受到巨大冲击的传统媒体也在采取措施打起了反击战。我国电视栏目在分众化媒体时代,必须做到栏目定位突出才能在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电视访谈节目品牌化走向已逐渐明晰,本文根据《杨澜访谈录》近十年的经营发展浅析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品牌化运作趋势。  相似文献   

11.
查谦 《现代传播》2006,(5):162-164
电视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社会主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又记录和吸收着新的价值观。在目前众多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杨澜访谈录》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自1998年以来,杨澜一直坚持做着人物专访系列,从《杨澜工作室》到《杨澜访谈录》,几百个人物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杨澜成长于传统文化浸润的北京,大部分被访者来自两岸三地,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大中华文化区的群体身上都留有深深的烙印。无论身处何方,来自于哪一个领域,提问与被问者都散发出强烈的文化认同。认同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信仰和遵从其基本价…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高端谈话类节目,阳光卫视制作的《杨澜访谈录》把视角投向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名人士.主持人以其专业的素养、睿智而有技巧的提问,使我们了解到受访嘉宾的人生百态和真实的一面.本文试图对《杨澜访谈录》中主持人用于引入话题的提问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电视访谈中的提问在电视访谈中,主持人的提问和受访嘉宾的回答贯穿始终,构成了访谈的骨架,其中主持人的提问更是关键环节,从谈话的开始、展开乃至结束主导着整个访谈过程."主持人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引导、推进访谈进程,从而行使其对访谈的话轮转换机制的控制权"①.电视访谈中的提问有很多的类型和模式,比如直接问和迂回问,闭合式和开放式提问等.蔡维超②把主持人提问分为11种类型:特殊疑问句、是非疑问句、陈述疑问句、选择疑问句、间接疑问句、无动词问句、回声问句、附加疑问句、反问句、祈使问句和激发问句.一般说来无动词问句和回声问句主要是为了核实或确认信息,有时也表达某种态度.反问主要是表达主持人的主观态度和看法,它们一般不会引入新的话题.特殊问、是非问、选择问和陈述问都是主持人引入话题常见的提问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佟静 《报刊之友》2013,(7):70-71
本文选取《杨澜访谈录》为研究个案,在媒介社会学的视野下,考察其媒介生产和社会控制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给我们解读媒介机构与社会情境、媒介生产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也通过对《杨澜访谈录》的个案的深度解析,为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生产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澜访谈录》于2001年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创办并主持,是一档高品位、高质量的访谈节目。节目定位不同于其他娱乐类的访谈节目——被采访对象多是演艺明星,聊的主要是趣闻轶事和花边新闻——《杨澜访谈录》所邀请的对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阶层的精英.人文和国际化是这档节’目的最大亮点。节目以精彩人物和精彩话题为支撑,畅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成功的经验和人生感悟,拓展节目的广度和深度,着重表现个人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成长、变化的细节.寻找生活中温暖的情愫和人性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杨澜访谈录》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创办并主持的一档高端电视采访节目,节目创办于2001年,至今已走过十多年的光辉历程,节目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重量级"嘉宾坐而论道,倾情对话,将嘉宾的人格力量和社会价值作为节目的终极呈现。栏目以精彩人物、精彩话题为主要特色,关注人的性格特征和独到见解,通过人物访谈揭示历史真相,展示心灵的真实,以  相似文献   

16.
谈话节目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近年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激发了电视访谈尤其是名人访谈的热潮,但是以普通百姓为访谈主角的节目还是凤毛麟角。如何以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以平民轶事为内容、提高此类访谈节目的制作投入和收视效果,需要访谈节目制作方革新节目定位、观众定位和制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从1990年杨澜作为一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起,她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她创办了杨澜工作室,采访的对象是国内外顶尖的商业人士。她和她的丈夫吴征一起,耕耘于卫星技术、网络传输、收费电视、宽带内容提供,以及房地产业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2001年夏天,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9月,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人物访谈的提问艺术——观《杨澜工作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玲 《视听界》2002,(5):64-65
《杨澜工作室》自1998年1月创立以来,最先在凤凰卫视播出了两年多,而后又由阳光卫视制作播出,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节目的覆盖曾占整个凤凰卫视的十分之一,成为名牌的人物访谈节目。它以世界各国知名人士为主要访谈对象,紧紧围绕以名人的故事抓住观众的心,与他们畅谈个人成长经历和感受。通过访谈,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接近距离,彼此沟通,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等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节目主持人及访谈嘉宾围绕共同话题,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展开交流,并通过电视媒介展示其交流过程的节目形态。主持人是节目核心,是谈话过程的主导者,通过不断提问和收集信息掌控交谈的内容、质量和进度。因此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否出彩好看,与主持人关系重大,有些节目甚至直接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比如《小崔说事》、《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带有人际交往的特征,但又不等同于日常的人际交往。首先,主持人通过访谈获取事实信息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其次,访谈的实现依赖于极其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依赖于一种深沉的"蓄谋"。  相似文献   

20.
章岭 《新闻实践》2004,(7):43-44
打开电视,在我们看到《对话》、《实话实说》、《杨澜访谈录》、《亚妮专访》、《谈话》等访谈节目时,主持人的言语表达往往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而他们成功地运用非语言信息,以此打动被访者的心灵,挖掘思想亮点,更使我们受益匪浅。本文旨在通过对非语言信息在访谈节目中的运用评析,以期引起同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