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本里蕴含着美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美的意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柳文 《现代语文》2009,(12):147-148
针对学生普遍喜欢上音乐、美术和体育课这种现象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也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问题,接着从中学语文教学中关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途径等角度来尝试论述中语教学中“美”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龚恒翠 《甘肃教育》2011,(10):64-64
悲剧美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悲剧作品中,从屈原的悲愤投江到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无不彰显着对真、善、美的肯定,对假、丑、恶的否定,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审美观和健康人生观的极好教材,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本应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证了"读"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品味文本中的韵律美、音乐美、节奏美、气势美、意境美、景色美和情感美,让读在语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本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科学美,通过内容的新奇美、情感的和谐美、传授的语言美和板书的简明美来创造教学之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诗词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要从音乐美、词语美、画面美、人性美四方面对古诗词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8.
王龙梅 《考试周刊》2012,(55):38-38
为了增强应试教育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一是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培养审美感受能力;二是激起学生体验美的热情.培养想象联想能力;三是启发学生用心灵感悟美,培养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借助教材发现美,创造课堂意境美,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深,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得到的美感教育就越丰富.  相似文献   

10.
依据新课标对中学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中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是一个发掘美、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文学欣赏的手法,创造审美情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将美育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与美育有着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需要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和强化美育,让美育融于教学,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鉴赏美和表达美,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环节做起: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类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功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就散文教学谈谈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常香梅 《陕西教育》2004,(12):25-25
有人曾这样打比方:如果把墨香飘溢的中学语文教材比喻为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的话,教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流连忘返。我以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把美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像导游一样,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鉴赏美,使学生的性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从而不断地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人文美等审美因素,顺是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自从新课改以来,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就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一种教学理想境界。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其实质就是让语文课堂能富有节奏美、能激情四溢、能诗意横生和韵律流转。但很多的中学语文老师因为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照本宣科、语言枯燥单调等现象仍然非常普遍。鉴于此,中学语文教师当前非常有必要认真思考和探索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让中学语文课堂真正能充满诗意和人文魅力,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落实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去发现美,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落实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去发现美、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郑晓庆 《考试周刊》2013,(23):25-26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师授课、学生吟诵和师生对话的语言美,师生课堂语言的凝练美,从而构成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20.
祝汉茂 《文教资料》2007,(21):158-159
语文教学语言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独特个性,则是为教材中文学因素所决定而应该具备的艺术性品格。就审美的视角而言,教师是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对象(教材)之间的中介,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诸多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和诗意美的优质教学语言。那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包括哪些方面?文章就笔者从教多年的体会作出总结,"形式美、情感美、理性美"这三美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语言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