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软起动和传统起动方式的比较,显示出软起动的优越性.介绍了什么是软起动和几种软起动方式及软停车.另外还介绍了KRF-系列软起动器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带式输送机软起动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软起动的特点及软起动对带式输送机的重要性等问题。介绍了带式输送机软起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符合软起动要求的判定等。介绍了各种软起动系统的性能、特点和各自能解决的问题等。提出了适合带式输送机的软起动和过程控制的起动装置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动机软起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起动技术可以解决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全电压直接起动的弊端 ,是集电动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置 ,具有传统起动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煤矿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正朝着大运量、长距离、大功率、高速度方向发展。由于输送机的单机长度不易过长,只能通过中间驱动技术来解决长距离、大运量输送问题。中间驱动技术与软起动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下面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驱动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驱动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电厂泵起动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降压起动方法仍产生较大的起动电流,结合水电厂泵起动控制的特点和磁控高压电动机软起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介绍了磁控软起动装置的设计,通过在水电厂泵控制中的应用证明磁控软起动器能改变电动机的起动特性,保护所拖动的机械设备,更能降低起动电流,减小电动机起动对电源系统的冲击,是理想的电动机降压起动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新庄孜矿三号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技改中,我们拆除了原13部带式输送机,改建为一部带式输送机。新带式输送机提升垂高达430m,对于这部特别重载带式输送机,选择软起动至关重要,也是技改的难点。经多次论证,我们选用CST软起动。通过动力学分析,CST具有改善带式输送机性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重载带式输送机。CST运行至今,没有出现过故障,带式输送机起、停平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矿井带式输送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空间离散化条件下把皮带作为一个弹性体进行了受力分析,指出直接起动和停止的危害,提出如何降低带式输送机的启动系数,叙述了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常用的软起动方式及优缺点,对电软起动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在矿井带式输送机控制中的应用以及电软起动的四种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CPU224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电动机软起动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思想,给出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述了西门子的触摸屏TP177A对转速、超温、液位、振幅等故障报警显示的有关内容,并且介绍了到用户现场调试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传统的异步电动机起动方式:Y-△变换起动、自耦变压器起动、串电抗器起动及串接变阻器起动,介绍近年来大中型异步电动机广泛采用的起动方式软起动,其能克服传统方式的起动性能差、维修量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井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电动机软起动器的使用要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MS320LF2406A的防爆软起动控制装置来作为软起动器的控制核心。TMS320LF2406A是TI公司新推出的DSP产品,优越于一般微型测控单元中大量使用的MCU,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能力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交流异步电机软启动器工作原理、节能运行原理和基于单片机的PID调节原理,在Inte189C51单片机基础上对其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可对电机运行的各参数进行设定和修改.借助功率因数测量电路和软启动器的晶闸管调压电路组成的闭环反馈系统,单片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相应地调整电机输出电压,使电机始终工作在设定功率因数下,从而实现交流异步电机的恒功率因数控制,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测试仪是一个集主电路、控制电路、接口电路于一体的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测试软启动器是否达到了各种启动性能指标,是否具有各种故障诊断功能.测试仪经现场使用,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它从专业的领域溢出 ,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嵌入生活和文化之中 ,成为我们时代的主角 ,也就必然要成为哲学的时代的主题。技术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狭窄的部门哲学到时代哲学的过程。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把技术看作人的整体存在状态 ,看作人性即人的社会关系的综合表现 ,只有从这样的时代哲学的层面才能深入认识技术的本质、异化及其复归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这种探索的重要武器 ,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则是这种探索中必要的认识环节。  相似文献   

14.
EDA技术在电路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DA(电子线路设计座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CPLD/FPGA)为实验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进行必要的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过程.通过总结EDA技术的实践经验,介绍EDA技术的发展、基本特征和应用,并在EDA技术设计过程和EDA实验室建设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于2010年4月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贵州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试点城市,这标志着贵阳市整体实力尤其是科技实力的提高,同时也对贵阳市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及法律有效实施对加快贵阳市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I conceptualize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as an object of study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pose phenomenology as a highly suitable method for studying this construct. I begin by reviewing existing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 of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and the approaches utilized for its study. To augment this literature, I explain the phenomenological concept of experience and describe its utility for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 propose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of phenomenology as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 research agenda on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and for unifying existing lines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To illustrate the promise of this approach and to facilitate its application, I describe a research design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phenomenology, including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as well as ethical and validity considerations specific to this research design. I conclude by identifying several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utilizing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incit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7.
钢卷包装是冷轧生产中重要的辅助工艺技术。简要介绍了自动包装技术,并以武钢冷轧总厂某分厂包装项目为例,阐述了该技术在武钢的应用状况及其效果。通过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存在问题的改进,使半自动包装技术更适用于实际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学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教育技术。文章对网络教学系统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网络教学系统的组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网络教学系统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防火墙技术是当前实现网络安全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基于单一的包过滤技术和应用代理技术的传统防火墙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这里对一种集成了包过滤技术和应用代理技术的新型自适应防火墙技术的方案模型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温室大棚环境参数自动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设计开发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综合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参数自动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结构简单、低成本、高效率,运行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