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eb2.0与新闻媒体受众 Web2.0概念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迅速在全球蓬勃发展。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它是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其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并参与到体系中来.众多个人用户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以及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Web2.0就是以Web2.0全新理念和技术业为互联网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赵亚丽  许继楠 《今传媒》2007,(10):51-54
关于Web2.0,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已经正式由Web1.0N代跨入了Web2.0时代。Web1.0指的是网络媒体以自身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平台进行的大众传播,其主要信息的发布者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其它以个人作为传播主体依然显得比较弱势,受众对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信息接受和信任也略显不足;而Web2.0指的是网络媒体构建起了一个“参与式结构”,  相似文献   

4.
孙静 《青年记者》2013,(23):23-24
新媒体的"新",主要是指传播方式的新,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的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是一种受众主导型的传播方式,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或者说是多个人对多个人的传播,因此它存在受众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不易检测信息真伪这样一些特点。一般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狭义)、手机媒体(又被称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交互式电视媒体。而  相似文献   

5.
2004年,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产生了Web2.0的概念。2005年,中国互联网界对Web2.0的讨论甚嚣尘上。2006年被视为中国互联网Web2.0的真正爆发期。各种各样的Web2.0应用模式正慢慢地改变着中国网民的生活。但Web2.0究竟是什么?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2005——2006年度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其定义为“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促使新的传播方式诞生。在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中,传播的拓扑结构不再呈现层次分明的树形,而是趋向于扁平化。曾经少数人享有的二次传播的权利,被每个参与传播的个体平均分配。每个个体的地位越来越平等,传播也从单向转变为双向。在这种传播环境下,受众被信息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而独特的群体集合。因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粘结度,我们将其称之为凝胶态受众。  相似文献   

7.
面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的兴起,面对国内外传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我国广播电视应该从“传者主导”向“受众主导”过渡.以受众为本.把握传者与受众的最佳契合点,把争夺受众与占领阵地.占领市场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引导受众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通过对传播方式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在对农传播的实践中有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一是话语权由"媒介代言"向"受众发言"转变,在受众中产生舆论领袖。二是传播的信息直接作用于受众,让传播方式和语言与普通受众平起平坐。三是受众通过节目自我实现,用受众自己的经历代替单纯的说教。四是平衡议程设置,通过设置议程兼顾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9.
第一代互联网——Web1.0类似传统媒体,由软件技术提供平台、精英主导策划内容、专人采集生产内容、用户浏览获取信息。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网站从单纯的“阅读式互联网”向“可写可读互联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闻网站在Web2.0喧闹中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津  刘心放 《网络传播》2005,(10):30-33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互联网世界出现了真正的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信息技术行业的人士将其称为Web2.0,即基于博客(blog)、RSS、维基(wiki)技术的,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区别于互联网出现初期,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网络信息传播(Web1.0)。  相似文献   

11.
李磊 《网络传播》2006,(12):52-53
炫客作为Web2.0概念下最新的实践形式,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体现着个人媒体时代的鲜明特性,和读图1.0时代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互联网传播进入Web2.0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在2005年又有一个新概念“Web2.0”被提了出来。在传播学者看来,它对网络新闻和网络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非专业人员在新闻生产领域的深层渗透;②网络新闻内容结构的变革;③网络新闻生产层次的进一步清晰;④网络新闻生产专业分工的细化与合作模式的多样化;⑤网络受众新闻消费模式的多元化与社会化;⑥媒体融合局面的不断明朗。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受众",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一群能在互联网呼风唤雨的人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信息传播空间,相对于传统读书看报的受众相比,这部分人群是比较独立的,他们不仅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血液,更会注入很多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想要获取及时的信息,但是细分开来,使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不能完全地适用于新时代的网络受众。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双方面的研究,根据传播受众的特点,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市场细分的结果。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互联网行业和商业应用的视角,Web2.0的商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本文以博客和RSS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商业化设想及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9,(3):8-8
彭少健、王天德在2009年第1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撰文介绍,在Web2.0时代.香港的传媒教育出现范式延伸,由第一代传媒教育延伸到了第二代传媒教育。李月莲认为,互联网的崛起颠覆了现有人际关系.权力结构和传播游戏规则.它颠覆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分野,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社会监察垄断权.因而有必要培养Web2.0传媒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6.
共有媒体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泳 《现代传播》2007,(5):116-120
本文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具有超文本、多媒体与互动性三大特征.在Web 2.0时代,共有媒体意味着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体系的升级换代,即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体系.它赋予了媒体公众的视角,媒体的价值不再由控制内容产生,而是来自于培养用户.  相似文献   

17.
刘凯 《传媒》2015,(19):72-7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商品的广告宣传手段已从传统方式向多屏、多类型节目植入的形式转变.本文结合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综艺节目广告的植入模式、传播效果及受众细分等问题,并对"交互式"的广告植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Web 2.0的特色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Web2.0是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它整合了互联网现有的诸多服务和技术,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特点。在信息主体、传播方式、组织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变革。它的出现在某些方面代表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能够为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使我国的电视业也在认真审视眼前的新变化、新规则,全面思考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走向,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电视的本体功能和传播规律,在电视节目的内容风格、受众对象及传播方式、运作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格局。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全薪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