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惕电视民生新闻背后的立场预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鞠斐 《青年记者》2005,(4):42-43
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地方电视新闻近期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它在开拓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扩大电视新闻影响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总的来看,民生新闻对于社会与新闻自身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在电视民生新闻走热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如果忽视了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一些反理性思潮的泛滥,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了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报道样式,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一、以社会新闻做基石。民生类新闻栏目坚持平民视角,关注民生民情,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将话语权交给社会大众。报道的重点是社会大众,焦点是关注民生民情,重在讲述社会大众自己的故事,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实践误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加晓 《今传媒》2008,(3):38-40
不可否认,民生新闻的出现给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上的冲击、新闻实践上的创新、传播形态上的突破和话语空间上的转移,但不能回避的是,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新闻样式,而且目前理论界、业界"给予其概念的理论关注,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有的还存在偏颇甚至错误之处,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再加上某些地方媒体对商业利益、收视率等因素的热切追求,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利娜 《青年记者》2012,(11):48-49
近年来,在电视新闻领域,出现最频繁的电视新闻形式当数民生新闻,全国各级电视台,几乎都有民生新闻的专栏.尤其是在地方频道,民生新闻正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的特点 1.四个变化.从叙述方式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相比,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叙述角度的不同.传统的新闻报道都是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它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6.
高飞 《记者摇篮》2006,(6):37-37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主要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以笔者之见,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  相似文献   

7.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的“主打新闻品种”。①然而,冷静而理性思考,民生电视新闻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琐碎,报道视角肤浅,大多局限于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等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和情感讲述,这已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使民生电视新闻走出目前徘徊低迷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找准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朱琳琳 《视听界》2000,(3):28-28
随着电视媒介对新闻评论的日益重视,电视新闻述评这一具有深度报道特质的新型节目样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电视新闻述评节目正日益陷入一个表面化的误区,即一味追求新闻事实过程的再现,丧失了评论节目“就事论理”的本性。本文将从电视新闻述评的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入手,试图对加强电视新闻述评节目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取2002年以来国内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民生新闻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民生新闻的涵义、特征、背景、前景、问题及解决办法,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及和谐社会的关系,民生新闻的品牌经营等等。分析发现:研究者对于民生新闻的研究,方法上比较注重定性分析和个案研究,而定量研究与传播效果方面的关注较少;内容上,多为定义界定、特征归纳、背景分析、问题批评以及前景展望等,缺少学理层面深层次的探究;研究取向上,较少将民生新闻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框架下进行考量,更鲜有将视角拓展至国外同类电视新闻领域者。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民生新闻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孙灿伟 《青年记者》2007,(18):62-63
民生新闻给新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元素,引发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新一轮革命。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股民生新闻热背后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民生新闻一味地求快、短、多,质量无法保证,节目缺乏深度;报道凌乱琐碎,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没有挖掘出事件深层次的根源;内容低俗化、娱乐化趋向日益严重,创新脚步缓慢,新闻价值的含金量低等。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以后发展道路上避免或者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保持其自身新锐发展势力呢?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曾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股热浪.但当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却视之为收视率的重要砝码,致使电视民生新闻发生流变,与民生定位背道而驰,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等“三俗”现象.如何寻求转型和升级,重新确立传播定位,构建公共新闻理念等是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电视新闻业变革为例,探析新型传播生态与...  相似文献   

12.
刘莉 《记者摇篮》2010,(9):13-14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土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随着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日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刷。  相似文献   

13.
眼下,打着“民生”旗号的电视新闻正在屏幕上走俏。“民”,百姓也,“生”,生计也。民生新闻的意义在于,它能以百姓的诉求为主旨,以解决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己任,从而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然而,随着各地电视新闻大战的升级,这种被称之为反映“民生”的都市电视新闻中的“暴力”行为已开始突显,在有的地方,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4.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浪潮席卷国内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理论及实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电视人遭遇空前的彷徨与困惑。本文结合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改革实践,全面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电视新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芳 《记者摇篮》2007,(9):20-21
近两年,民生新闻的大旗浩浩荡荡在全国各地省级媒体上挥舞开来,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又一道亮丽风景。民生新闻之所以能挥着大刀向前冲,实际就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他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则在民生新闻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强大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郭铮 《青年记者》2009,(16):29-30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与社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更带有亲民色彩。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中的“硬新闻”,民生新闻以“软新闻”居多,它不太关注新闻事件的重大性、政治性和严肃性,即使是重大事件也往往从民生视角、民本取向等加以报道,加上平民式的主持风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体现电视新闻的特色,就要做到按照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定义去报道新闻。遵循新闻规律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沫 《声屏世界》2004,(12):9-11
2003年5月1日,央视酝酿长达七年之久的新闻频道终于开播,确立了境内电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同年10月23日,第一个以直播新闻为主的地方卫视台——东方卫视,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以强势地方卫视的身份,跨区域传播的姿态,加入到新闻资讯传播市场的竞争之中;其实在此之前的2002年元旦,一档以“民生新闻”为旗帜的地方城市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就已在江苏出现。并引发了该地区6档城市新闻节目间的“民生新闻”之战。随着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民生新闻”的节目内容与《南京零距离》的节目样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媒体所认识与效仿,而且对传统电视新闻观念带来了革命性冲击。  相似文献   

20.
人文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霆 《新闻导刊》2006,(3):39-40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士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里,随着《天天630》(重庆台)、《阿六头说新闻》(杭州台)、《南京零距离》(江苏台)、《第七日》(北京台)等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目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