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实践》2011,(9):77-77
据《光明日报》8月1日报道,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电视剧的产量为436部、1.47万集,每天生产约40集,平均每部约34集,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我国电视剧的总投资额约为51亿元,  相似文献   

2.
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跨过鸭绿江》《理想照耀中国》《大浪淘沙》《光荣与梦想》《埃博拉前线》等建党百年主题电视剧接续播出,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总局大力推进主题电视剧创作生产,总结出五条经验做法.一是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主题电视剧创作的前进方...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04,(1):33-33
2003年5期《荧屏内外》(安徽)《透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文,分析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四个特征:一、中国电视剧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市场上新电视剧的发行销售数量稍微保持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电视剧交易占到中国电视节目交易总量的90%,而电视剧前后的广告收入占电视台广告收入的70%,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在所有节目中最大。二、电视剧生产数量庞大,类型化明显。历史正剧、传奇剧、武打剧、都市言情剧、涉案剧、情景喜剧等  相似文献   

4.
浙江具有建设电视剧大省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浙江的电视剧生产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从1978年的第一部黑白片电视剧《约会》开始,陆续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如《新闻启示录》、《女记者的画外青》、《中国神火》、《喂,菲亚特》等。近几年,浙江的电视剧生产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直播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20分钟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开启了中国电视剧的序幕。直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播出大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公认的我国第一篇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加以阐释的理论文章,是发表于1980年的《电视剧杂谈》。本文对笔者本人发现的《电视剧浅议》一文进行了各方面的考证和分析,认为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起点应是1964年发表的《电视剧浅议》一文,而这一时间比1980年提前了16年。  相似文献   

7.
白小易 《视听界》2011,(2):48-51
一、为什么称为苏产电视剧? 在对江苏电视剧创作历史进行回顾前,必须说明几个问题: 其一,是江苏电视剧生产的年度跨度问题。尽管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于1958年,但我国电视剧实际的起步期应是八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这是一个电视剧的时代》,记述我对2004年-2005年两年间中国长篇电视剧的观感。现在我有机会再次参加金鹰奖评选,观看了127部出品于2006年-2007年的中国长篇电视剧,这些作品经过专家审看遴选,应当代表了中国电视剧在近两年的水准。我从中选出一部分印象深刻的,撰文成稿,为自己留一份审美记录,也奢望为中国电视剧史建立一份标本或者留存一份资料。  相似文献   

9.
从《苦菜花》到《红岩》,从《张小五的春天》到《卫生队的故事》等电视剧的重新翻拍和热播,人们通过电视剧看到旧时代中国妇女的生活现状、看到老一代的女革命家为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牺牲的伟大精神、看到今天现实生活中中国妇女的幸福生活,研究中国妇女在电视剧中担当的责任,拍摄出更多更好的精品电视剧,需要中国妇女的继续努力,为中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引进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志华 《今传媒》2011,(4):80-81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口菜饼子》的诞生,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再到今天经济市场中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兴盛,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初级探索、学习到繁荣兴盛的过程。引进剧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的初级阶段80年代引入中国的,引进剧的引入,引进了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培育了中国观众、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引进剧的引入,起到了真正的电视剧百花齐放,为中国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业(特指大陆)的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中电视剧以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发端,但真正取得迅猛发展,却是在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后才出现的事。转型初期的电视剧以《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等一系列作品为表征,昭示着电视剧自身逐渐从稚嫩中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各类艺术品种中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众艺术。正因为中国电视剧是与中国社会转型期共生共长、同振同谐的现代大众艺术,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所以它具有特别明显的现代性思想特  相似文献   

12.
微博之传播     
《视听界》2012,(6):12-12
@综艺报V:“中国电视剧终归要融入世界大潮,‘边拍边制边播’一定会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对于制作方和管理部门来说,不妨在审查和制作上更加灵活,给电视剧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催生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北京青年报》日前撰文鼓励电视剧《新白发魔女传》“边制作边播出”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已有一年多,在众多关于新《红楼梦》的讨论中,笔者选择从电视剧中的文化元素来分析。本文共三节,第一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的"梦幻结构"分析,梦是中国的文化之一,对《红楼梦》中"梦"的改编可看出导演在剧中对文化元素的处理;第二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形象看电视剧拍摄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分析。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能为名著翻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播影视     
《传媒》2012,(7):7
正数字电视用户数首破亿我国电视剧产量居世界第一6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广电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显示,2011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计  相似文献   

15.
谭文鑫  易为 《青年记者》2017,(14):56-57
自1987年《乌龙山剿匪记》播出以来,湘西题材电视剧至今已走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电视剧史上这一热点题材进行回顾,并以此为基础,予以前瞻,自然不无裨益. 第一个阶段(1987-1995年):异军突起 新时期以来,我国电视剧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1980年代前期的电视剧创作,主导荧屏并获得观众高度赞赏的,或是现实题材作品,如《凡人小事》《新星》《葛掌柜》;或是名著改编剧,如《红楼梦》《西游记》《四世同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影视企业是中国电视剧产业中极富活力的主体性制作力量。本报告基于《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电视剧制播情况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从投资融资、生产制作、发行营销、播出情况和收益情况等方面对我国当前中上游民营影视企业生产制作电视剧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解析,力求以广泛详实的数据信息为政府领导部门和影视制播部门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1959年的《我的一家》算起,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已经历五十多年。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谍战电视剧不但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品牌,而且在技术条件、艺术水准、美学追求、文化内涵、生产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从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演变入手,管窥中国谍战电视剧的艺术进步。类型化:  相似文献   

18.
1993年,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个丰收年,长篇巨作《唐明皇》以及《女人不是月亮》、《一村之长》等剧在13届“飞天奖”榜上有名,在由观众投票评选的第11届“金鹰奖”中也名列榜首。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经过了一段低谷的跋涉后,已开始奋力爬坡了。据该中心副主任陈汉元透露,1994年初将有100多部集电视剧即将投拍。由导演林大庆创意并执导的三  相似文献   

19.
金鑫 《传媒》2014,(20)
正根据陕西统计局的数据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陕西共生产电影69部,电视剧215部6029集(其中动画片9部131集),产量处于西部省份前列。2012—2013年,陕西生产电影22部、电视剧45部1482集,产量进入全国六强。历年来获得国内外奖项众多,电影电视剧精品不断涌现,如《人生》《西安事变》《我的1919》《天地英雄》《钱学森》《图雅的婚事》《激情燃烧的岁月》《保卫延安》《大秦帝国》《小麦进城》《大秦岭》等。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品牌节目包括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品牌电视剧。一个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一部电视剧《甄嬛传》,一部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基本可以概括2012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一、品牌影响力的内涵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当前,传媒受众的品牌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发行和广告资源形成向强势品牌媒体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