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温州市体育单项运动协会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经费获取途径、人力资源状况、主要活动内容及运作方式、硬件建设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温州体育协会的发展特点,提出基层体育单项协会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高校教工体育协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工体育协会是教工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作为教工体育发展的载体,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了促使高校教工进行体育锻炼,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高校教职工体育协会的基本情况、活动的开展情况、经费、建制等方面加以研究分析,为安徽省高校教工体育协会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区域体育发展进行分析.影响区域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地域的不同、经济的不均衡、文化的差异等.以上海市杨浦区体育发展为例,结合杨浦区自身优势特色与合理定位下区域体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对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的资源依赖系统、治理的资源困境和路径进行研究。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的资源依赖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内部资源和组织外部资源,其中内部资源主要指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内可直接控制的人才、资金、物质、组织管理制度等;外部资源主要指单项体育协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互动联系,形成内外联动的作用机制。脱钩后全国单项体育协会治理面临的资源困境为组织内部存在管理结构和制度不完善、场地设施资源不足、专业综合人才不足;与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外部资源交互的过程存在政府对全国单项体育协会资源供给不足,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市场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和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的社会基础薄弱,而导致对社会资源获取不足的问题。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的治理路径可以构建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运行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的市场资源开发能力,创建平台、多方协作以夯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是每个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高校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当代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体现出大学生创新、发展的新思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使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一个新局面。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推向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需要硬法也需要构建完善的软法体系加以保障,这是现代体育治理的客观要求。通过探讨软法对单项体育协会自治发展的作用,梳理单项体育协会脱钩实体化后运用软法保障其权责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提出,脱钩与实体化后的单项体育协会,需要通过制定软法完善和补充硬法鞭长莫及的问题,发挥软法在单项体育协会治理中柔性、灵活性及协商性约束的优势,使其成为平衡、协调、规制各主体利益的“内部法律”,促使软法与硬法相衔接,确保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发现体育协会多以小规模为主,大型协会为数不多;大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途径宽泛,参与动机呈多样化;不同年级学生参与途径存在差异;协会活动开展门类齐全,活动集中,但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协会高水平专业指导人员缺乏,多数协会缺乏激励机制。提出加强对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指导、支持和管理,加强体育协会发展与体育学科建设、社会体育之间的联系,加强体育协会文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回顾了学校体育协会,指出体协内在的特征与特点,并通过分析肯定了体育协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产生的良好影响和作用,如能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将会对推动学校体育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间的和谐共生是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基础工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间的关系,为突破单一化政会关系瓶颈提供思路借鉴,为形成互惠共生关系提供现实指导。研究认为:协会与政府的共生发展关键在于从理念认同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以及约束制衡机制层面厘清两者共生的运作方式。建议:以协会章程为准则,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协会回归市场,有效实现自我增能;以复合型人才培育为桥梁,强化共生匹配性;以优化会员队伍建设为基石,增强共生融合性;增强民主参与度,提升协会社会公信力;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协会诚信建设。旨在为推动脱钩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并促进协会与政府走向“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10.
肖浩 《体育学刊》2007,14(5):118-121
目前国内体育劳资纠纷救济途径有内部裁决、劳动仲裁和司法诉讼,其中立性、专业性、滞后性等造成了当下体育劳资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通过对运用运动员协会来促进其行业协会内部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强调在各个全国性单项体育行业协会中设立运动员协会来促进和完善体育劳资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