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小淋 《新教师》2021,(3):72-73
汉语是一种充满审美内涵的语言,汉语之美,亦即语文之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语文之美的眼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探索,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的美丽,力求使语文课充满魅力。一、突现文本的精美,让学生在熏陶中感悟语文的美丽1.品读——享受文本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主要是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对语言艺术来说,审美鉴赏首先是"披文以入情",激发联想和想象,建构相应的新的艺术形象,从而获得审美快感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西厢·长亭送别>那优美典雅、生动活泼、抒情意味浓郁、个性化突出的语言,体会王实甫"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而后从品味唱词和诵读唱词入手,让学生领会戏曲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运用美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去探求真,获得善,享受美,从而使他们在知识上得到充实,智能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得到陶冶,灵魂上得到净化。本文试从"铺陈之美"抑扬之美"幽默之美"三个方面入手,对语文课堂要追求语言美进行简略的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86):72-74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的教学,也是一门美的教育。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语言之美,将美育渗透于初中学校的英语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让英语课成为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语文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语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语文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段训练中解放出来,用语文的眼光感悟文本,品味语文之美。语言之美,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徐美娥 《文教资料》2008,(29):48-49
英汉语言的音乐美从不同方面展示出各自语言的语音及其结构特色.汉语是集声、韵、调之美的语言,而英语是轻重型语言,它们的节律与韵律构成了各自特有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8.
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审美教学,而审美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深入钻研,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的各要素:"巧设情境之美"、"追求语言之美"、"展现创造之美","运用演示之美",在探索教学新模式、寻找教学新方法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作思考、下功夫,在艺术化的教学中达到最美,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相似文献   

9.
邹丽君 《文教资料》2008,(20):120-121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只有根据汉语音韵美的特性,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叠音的和声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韵的回环美和语调的旋律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朗读中表现文本语言色彩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存在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完成学生语言家园的营建。汉语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让我们带领学生在吟诵中探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归根结蒂是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寻找情感之虹、思想之树、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1.
走进语文课堂,像是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自然人生、天文地理、诗文辞赋姹紫嫣红,可以说,语文是美的集合体。当教师声情并茂地陶醉在忘我意境的同时,也正感染、触动着每一个学生的情思。我们将美丽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快乐成长。一、品味语言之美在每一个国人眼中,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因为每个汉字像是一首韵味诗,一幅精美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令人着迷。正如某位学者在其"汉字全息教学法"中详细讲解了汉字造字的精妙,比如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 ,主要是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对语言艺术来说 ,审美鉴赏首先是“披文以入情” ,激发联想和想象 ,建构相应的新的艺术形象 ,从而获得审美快感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西厢记·长亭送别》那优美典雅、生动活泼、抒情意味浓郁、个性化突出的语言 ,体会王实甫“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而后从品味唱词和诵读唱词入手 ,让学生领会戏曲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84):47-48
诗歌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植入童诗,用儿童诗来改良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机地穿插想象力的培养,诗意语言的训练,独特思维发展的拓宽,用童诗的想象之美、语言之秀、思维之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4.
张燕 《教学随笔》2013,(20):116
诗词作为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课本上所选的诗词是这些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极品。在如火如荼的导学练教学模式下,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让学生充分体会这些作品中所显现出来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训练手段,更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中的重点目标之一。语文教师要让朗读成为学生打开绿色生态语文课堂的金钥匙。我们的做法可以是:听课文录音,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语音之美;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活力之美;读的形式多样,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丰富之美;细读品味佳句,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神韵之美。让我们执掌朗读这把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去开启语文绿色课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滋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内容,还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赏析、品味、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解读文本、语言训练等教学活动环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感受母语背后的语言之美。文章结合笔者教学实例,探讨语文教学课堂上如何感受语言之美。审美教育在开拓学生智力,构建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具有其他各种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由汉字记录的汉语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造型之美.本文简略论述了汉字与诗歌语言造型之美的关系,并列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案例,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汉语诗歌的语言造型之美的一系列实现方式,进而思考并总结了汉语诗歌的语言造型美感产生的原因,并表明了对待汉语诗歌语言造型之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音乐美是语句的音流、声韵、节奏等符合乐律的安排形成的.作为艺术语言的流行歌曲歌词语言,在创作过程中,受到汉语固有特质的影响,表现出语言优美的韵律、和谐的节奏、抑扬的声调,极大地丰富了汉语音乐美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反思语文教学目标,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发现语文的美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的美点很多,列举了朗读之美、语言之美、创作之美。发现语文之美的方法归纳了四种:一是用激情感染,二是以展示带动,三是创情境悟美,四是拓外延激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