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基础差,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解学困生;通过情感激励,唤起学困生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切记不得挖苦、讽刺学困生;为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采用适当方式,感化学困生.总而然之,教师要给学困生无限的关爱,让他们在爱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的思想品德、纪律、学习成绩等都比多数同学落后一些。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就不能不面对他们进行分析、思考,谋求解决的途径。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从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缺少爱的呵护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困生照顾到或者被冷落了,被冷落的学困生对教师有反感情绪,逐渐对学习产生消极厌倦,既使是学困生有  相似文献   

3.
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困生,对他们进行爱的感化和教育,通过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亮点予以鼓励,帮助他们逐渐树立信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力量的有力配合,来积极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困生",指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的落后不是先天的,他们虽然落伍了,但他们内心进步的愿望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也希望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能够成为一个优秀者。文章通过老师对学困生的了解,以及增加感受投入和因材施教等多方面的论述,讲解了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困往往是由于思想情感引发的,成为学困生的孩子都需要心理辅导。与学困生谈心可以疏通他们的思想情感,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一、通过谈话了解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且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  相似文献   

6.
李罡  李婉双 《教育》2014,(3):68-68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教师要不断给予他们自信和机会,这样才有可能转变他们。学困生学业上的困难是暂时的,教师通过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才有可能在其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改变坏毛病,进而成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多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倾注爱心,使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但他们渴望得到有效帮助,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使学困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通过观察、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小学学困生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进行实践、反思、总结,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从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两方面进行转化。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最大限度上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学困生,教师对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转化效果。本文着力讨论教师的亲和力在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力求通过温和、耐心、宽容,创造和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转变学困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学困生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都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渠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11.
体育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普遍 存在的现象,虽然他们是学校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但是由于 他们身体方面弱势的原因,从而导致心理上对体育产生恐惧、厌学的现象。但是反过来,如果可以通过从中职“学困生”的心 理特点出发,改变教学方式,那么将会有利于体育“学困生”的 转化,那么应该如何转化呢?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实际进行分析,分析 中职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探究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 因,最后提出相应的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希望能为当 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2.
赞赏学困生,他们就不再自卑,找回自信;赞赏学困生,他们就不再偏激,塑新形象;赞赏学困生,他们就不再叛逆,成就辉煌;赞赏学困生,就能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动力,积极进取,实现人生梦想。  相似文献   

13.
单景辉 《辅导员》2014,(10):75-76
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的不小难题。笔者的经验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首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的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我们班也不例外。根据这几名学生特点,笔者通过和家长沟通,与曾和他们上过同一幼儿园的同学交谈,了解了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庆军 《考试周刊》2009,(14):110-110
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转变学困生的经验是:1.多进行心灵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了解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多表扬、鼓励。2.理解、宽容、尊重学困生。对待他们不急躁、不迁怒、不侮辱人格、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3.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在人们看来就是"厌烦""可恶""无奈"和"同情"的代名词。现代教育中,如何转变和减少学困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唯有备课时心系学困生、教学时关注学困生、批改作业时脑中思考学困生、辅导时言语关爱学困生、考查时恰当定位学困生、家访时尊重学困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重新拾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数学困难生的作业调查发现,学困生对学习问题进行归因归类的能力受他们的心理、学习习惯及教师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方法通过对学困生作业问题有针对性的归因归类,然后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分层教学,再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与反思,有助于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学困生的教育经常是令教师头疼的难题。有些"学困生"表现得顽皮好动,纪律性差。其实他们内心比较空虚,自卑感强,但他们大多都很聪明,自尊心强。数学教师面对这些学生,首先要和他们交朋友,交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教师。其次让他们了解数学的重要性,之后通过了解他们的弱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困生当中进行交流,关爱宽容学困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宽容他们,唤醒他们的上进意识。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困生已成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对学困生实施教育,培养他们自信自强,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一、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着力帮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1.让学生感受到爱心。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与学困生相处中,我注意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微笑,放松他们紧张的心情,消除其心理畏惧感。同时,我着力做好学困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到常联系,多交流,提醒他们正确关爱、帮助孩…  相似文献   

20.
教育转化学困生,必须热爱、理解和尊重他们;让他找回自信;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培养其意志;家校联通,积极疏导学困生情绪。作者从这四方面阐明了教育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学困生的转化,如果教师能以人为本,以爱去感染他们,学因生是可以转化为优秀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