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钓鱼》2007,(9)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这种钓组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钓组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曲奎强 《钓鱼》2004,(6):46-46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们采用在不改变钓目的情况下逐渐增大调目的方法做如下实验:设单饵重量为2目,双饵可以压在4目的标尖,当调0钓2时,4目饵重加相当于2目的钩重由池底承担,鱼吃饵的力量必须克服上述6目重量鱼漂才会有动作,钓组的状态属于较迟钝.增加调目变成调2钓2,鱼吃饵只需要克服4目的饵重鱼漂就会产生动作,此时钓组不灵不钝:增加调目调4钓2,一饵重由鱼漂承担,鱼吃饵只要2目饵重,  相似文献   

3.
阿牛学钓记     
昊世雄 《钓鱼》2005,(16):24-25
钓组平衡的基本原理(如图):1 通过增减铅皮(重量),实现钓组重力和浮力的第一次平衡(调目的平衡点)。2 挂上双饵,饵重加入钓组,实现钓组的第二次平衡(钓目的平衡点)。若此时鱼来吃饵,二次平衡被打破,漂尖立即反应出鱼讯。3 饵重消失,回到第一次平衡,说明钩上已无饵。  相似文献   

4.
衣善新 《垂钓》2002,2(9):66-67
钓组入水后,漂在空钩时露出水面的目数为调目;当钩上有饵时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就是钓目。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调四钓五,可这样的话不就是等于说1加1小于1的式子成立吗?那些能够“调四钓五”、“调四钓六”的调漂方法到底错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尚立和 《钓鱼》2010,(24):20-21
如1颗饵团重为12调钓目差,下钩饵就会全部参加钓组的平衡:它与上钩饵共有2钩的向下拉力(3目)与调钓目差的承载力(2目)之和(5目),正好平衡了无钩调目点与钓目点之间那段漂尾的承载力(5目)。鱼口含任一颗钩饵向上游动,这颗钩饵就不能参加钓组的平衡,只剩下另一颗钩饵参加平衡,从而导致钓组失衡,钓组就会自然而然地随着鱼口中钩饵的升高而同步升高,以减少漂尖的承载力寻求新的平衡,当升高1钩重与1/2调钓目差之和时,新的平衡形成了,  相似文献   

6.
纪录台     
在台钓调漂时,饵的重量要占.漂子的浮力,最常用的“调四钓二”中,一个面饵的重量要占漂尾二目的浮力。而在野钓中.使用的鱼饵多是蚯蚓、芽子、红虫等荤饵,其重很小,在要求不是很精密时,其重可以在调漂时忽略不计。如在脑线上靠近鱼钩处加一个配重(小坠),代替台钓中面饵的重量,就形成了双坠线组。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下面再来看看调的目数不同,钓的目数也不同的情况怎样。请看图4。 调五目钓三目: G坠5=G坠4-f F1漂5=F漂4-f F2漂5-3=F漂5 2f=F漂4 f F1漂5-3 N饵5-3=G坠5 2G饵 综合1式,得N饵5-3=2G饵-2f 同理:N饵3-1=2G铒-2f  相似文献   

8.
任志新 《钓鱼》2005,(17):30-30
设定调目是悬坠钓鱼的第一步,然后再按鱼,情调整钓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钓组中的钩饵在水下有一个合适的状态,以方便鱼就饵和产生正确的鱼讯。不管是双饵还是单饵或者是空钩及无钩调漂,钓者正式钓鱼时是把调目与钓目相比较而作出水下的钩饵大致是处于什么状态的判断。当鱼漂有动作而不中鱼时,钓者会调整水线长度即钓目,也有不动插漂座位置而调整铅片大小即调整调目。初学者往往采用前者,功力深厚者却多采用后者,甚至同时更换鱼漂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话说坠子     
二、坠子的作用现行凋漂法分为两种:一是有饵调漂法,调配对象是线、漂、坠、钩、饵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简称为钓系);二是无饵凋漂法,调配对象主要是线。漂、坠、钩四要素组成的钓组。坠子是钓系或钓组的调配控制元件,是调漂的手段和关键。调配要有目标,目标不同,凋配方法和侧重面随之而异。调漂过程其实就是控制目标的过程,即把调配目标控制在漂的适当目数上,作为垂钓的依据。坠子的控制目标主要是:1.钓系的悬浮条件钓系半水平衡时,通过加减坠重,将此条件控制在漂的适当目数上.则此目数称为钓系的全悬浮点。此点显示钓系…  相似文献   

10.
看了《中国钓鱼》几篇有关鱼吃鱼肉的文章后,我觉得鲫鱼、鲤鱼、草鱼吃鱼肉并不是怪事。我经常碰到一些钓友用虾仁专钓鲫鱼或者专钓鲤鱼和草鱼。这些鱼类本来就是杂食性鱼类,用各种荤饵钓到这些鱼种不足为怪。很大一部分钓友衷情于使用万能饵——蚯蚓钓鲫鱼、鲤鱼或草鱼,但专门用蚯蚓或其他荤饵钓鳙鱼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有时用菜籽饼等粉饵打窝诱鱼,用蚯蚓做饵也偶尔能钓上鳙鱼,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鳙鱼去吃蚯蚓钓上来的,而是鳙鱼吸食粉饵误将挂蚯蚓的钩吸入口中,而误打误撞将鳙鱼钓上岸的。  相似文献   

11.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6):14-15
悬坠钓鲤鱼的四种调钓方法:a.空钩半水(水深的三分之一)调八目左右钓三目上下,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调高目钓低目。这种调钓方法适合于钓口生的鲤鱼(特别是开塘初钓时或是夏末、秋初鲤鱼的觅食旺季,鱼儿多表现为吃口凶猛,动作大的特点)。由于标目调的较高,饵重部分由浮标的浮力所承载,钓组自然处于相对较灵敏的平衡状态。因此,鱼儿进窝后的任何细微动作(表现),在标尖上都将“显露无疑”;而且在塘底泥浆较厚的水域垂钓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虚底”将钩饵掩埋的可能。b.单饵半水调N目钓N目。在钓组的上钩,挂上垂钓时所用的正常大小的饵团,并通…  相似文献   

12.
一、调四目钓二目量度 台湾钓法漂调四目钓二目,已为众多钓者所熟知。该组合调试时使空钩悬浮、漂外露四目、挂饵后漂降为二目,刚好使饵的重力等于二目的浮力;当饵自然溶散完后,信  相似文献   

13.
钓组由线、漂、坠、钩四要素(或元件)组成。双钧挂饵的钓组,即由线、漂、坠、钩、饵五要素组成,简称之为系统。调漂的关键是掌握系统的钓灵极限和钓钝极限。灵敏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只能是钓灵极限。有了它,才能鉴别迟钝、区分迟钝的程度。一、钓灵极限在半水调试中,当系统的总重力等于水体的总浮力时,系统处于静平衡状态,这时力的外效应互相抵消,系统对鱼讯的反应最为灵敏。若将系统的这种状态调在漂尾上,则漂显示的目数就是调试条件下系统的钓灵极限。这个极限是谁一存在的。由于饵重具有不确定性,随着饵重的变化,系统…  相似文献   

14.
调漂,是学习台钓中看似简单实则很有学问的环节。可以说,一支漂子调整得灵敏与否,直接影响着上鱼的速度。 一支漂子,到底怎样调整才算是灵敏和精确呢?它在调整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又该怎样去克服这些影响呢?我们还是听听高手们是怎么说的吧。 “大家都知道‘调四目钓二目’是台钓中最常用的调漂方法。但事实上,由于水质,鱼饵、渔线及浮漂本身质地等多种因素都对钓组的灵敏度有所影响,因此上,一味机械地运用‘调四目钓二目’,是不容易使浮漂正确且灵敏地反映吃鱼吃饵动态的,这势必将影响上鱼的速度。“广州的著名钓手吕宏一开口就把问题引向了  相似文献   

15.
该钓组结构很简单,海竿主线穿太空豆,再穿入滑动挂钩器(如图1自制),终端挂65克重坠,坠要挂牢(我在坠尾挂一小梭形双头卡子,便于改钓鲤鱼时挂爆炸钩)。滑动挂钩器上挂钓鲢漂,同时挂脑线500毫米一根,线端挂钓链饵钩。 施钓时,太空豆调的高度就是水的深度。将漂调至浮出水面为止。漂的大小,以能带动饵食浮出水面,但带不起铅坠为佳。漂小阻力小,飞得远,而且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台钓的发展,人们体会到属于同种状态下的灵敏度的差异,在实际垂钓中的一般情况下意义不大,常不予计较,只把灵敏度按三种状态——双饵悬浮、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单立法)、双饵触底(共立法)分为最灵敏、较迟钝、最迟钝三个等级,这叫“钓状态”。钓状态似乎已成为通常的选择。如何通过调漂确定状态,对有经验的钓手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一般钓友来说就不尽然了。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使还不具备熟练调漂技能的钓友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调漂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冬钓几注意     
贺军 《中国钓鱼》2000,(1):15-15
冬天鱼的活动量小,摄食轻,吃钩文雅,上钩后的挣扎力也小得多。可以选用软竿、细线(0.6~1号)、小钩。坠用保险丝敲扁卷在线上即可。调漂时采用“垂直归零法”,将带饵的钓组悬浮水中,浮漂尖与水面平,钓时将钩饵向下移动,水面留一目(或一粒)以便观漂。  相似文献   

18.
于中海 《钓鱼》2010,(10):40-41
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有两位钓友龚培朗、龚培发,钓技平平,却让我学会了一招,真是受益匪浅。 习学台钓时,我就知道调漂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无钩调漂、双钩带饵调漂、单钩带饵调漂……但我一直崇尚双钩空钩半水调漂。我认为这种调漂法简捷实用,调目和钓目结合后,充满玄妙和变数,足以应对多种鱼情水情了,何必再去学习其他的调漂法?  相似文献   

19.
张铨 《钓鱼》2009,(17):24-25
饵重、钩重与调目、钓目、漂尾粗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调漂的时候、在钓鱼的时候,如果忽视了钩重和饵重,往往造成调漂或者钓鱼心中无数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颜恒 《垂钓》2002,2(4):67-68
河南王子斌钓友:请问同一鱼讯反映在传统漂与台钓漂的语言表现有什么不同?如何调传统漂与台钓漂?漂调好后,钩饵着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