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时期,曹魏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南下受阻后,安定后方边疆与"异民族"成为曹魏政权重要的任务。曹魏政权针对不同民族采取了不同政策,但基本上都是以稳为主,此举不仅安定了边界,而且促使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终受制于时代,曹魏政权的治"异"政策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是北方地区水上交通的大动脉.曹魏及北魏等北方政权对黄河航运积极开发,三门峡及其以东峡谷航道不断得到整治.黄河上游部分河段及整个中下游河段都有航运利用."黄河也曾千帆过"是这一时期并不少见的情形.受水文及政治因素影响,各河段的航运状况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曹魏与世族的关系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考察:即曹操时期和曹操后时期。认为世族的支持是曹操得以起家和形成割据势力的重要因素。世族与曹操的合作,并非迫于压力或是为了借曹操以兴复汉室,而是一种自愿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曹操始终如一表现出的亲和世族的倾向,一方面源于党锢之祸后世族政治态度的变化。曹操对世族采取了依靠利用与适当打击相结合的政策,较为成功。而自曹丕起,曹魏渐次放弃了对世族的打击政策,反予世族以较多的优惠,使世族势力在曹魏后期迅速膨胀。司马氏代魏不是世族与宦官地主对立斗争的结果,而是世族地主势力膨胀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平原由于人工运渠的修治及海河水系的形成,且受政治因素影响,内河航运有较大的发展。邺城作为当时北方政治中心.其与黄河的水运连接非常便利.地位重要。曹魏时期一系列运河的开挖将河北平原的水运南北贯通,以漳河为主体的海河水系有着颇具规模的航运利用。  相似文献   

5.
合肥在两汉的商业中心地位得益于寿春的辐射。曹魏政权在合肥的攻防战略具有阶段性调整。曹操时期合肥作为曹魏政权江淮战略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强化,合肥处于抵御孙权进攻的战略中心地位。魏文帝时期,随着曹魏政权国力的提升对东吴采取攻势,此时合肥复失去江淮战略中心的地位,寿春复取代合肥成为曹魏经营江淮的战略中心。魏明帝时期为了抵御孙权实力对江淮的攻势,合肥复作为战略前沿城市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满宠对合肥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使合肥新城处于曹魏政权的战略防御的前沿。而曹芳时期,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再次证明合肥新城战略前沿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魏氏三祖是曹魏时期相和歌辞的重要创作者,由于他们具有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其对相和歌的重视也造成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从相和歌自汉末到魏初的发展变化和魏氏三祖相和歌辞的内容、范围、目的、来源以及应用的方法入手,阐述曹魏时期太祖武帝曹操、高祖文帝曹丕、烈祖明帝曹叡相和歌辞的主观和客观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特务政治渊源于曹魏的"校事",北魏的"侯官".如果说,曹魏、北魏时期的特务政治是一种历史的“创造”,那么,有明王朝则把这种创造“发扬光大”,滥用特务政治到了疯狂的地步.为什么大明王朝的特务政治如此发达呢?拙文拟对此路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曹魏时期的高僧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具有较浓厚的文学性.该经极力描绘佛国世界的美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康本《无量寿经》的结构、文辞、内容等方面作较详细的剖析和研究,力求探究行文中灵活且齐整的行文结构、优美通畅的文辞语言和奇幻浪漫的艺术想象.对该经的文学性分析,可为文本研究的其他维度提供重要的参考.西域胡僧所译佛经的文学性质,对中国文学的观念和思维形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相和歌辞是曹魏时期乐府歌诗艺术的突出代表.它是对汉乐府相和古辞继承与创新的产物.相对于汉代古辞,曹魏相和歌辞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演唱群体生活到歌咏个体经验;从演唱群体情感到歌咏个体情志;歌诗语言艺术的个性化与雅化.  相似文献   

10.
大逆不道罪作为触犯皇权、危及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犯罪之一 ,在曹魏时期同秦汉一样 ,是经常株及妇女的。但在曹魏时期 ,无论这一罪名的内涵还是株及妇女的范围 ,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而且对妇女的株连也呈现出一种渐趋宽松的趋势。上述变化既与曹魏政治形势有关 ,也体现出魏律维护地主阶级意志特别是当权者利益的阶级本质  相似文献   

11.
虽经前代开发,曹魏时期邺城周边仍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优越.在此基础上,经过曹魏统治者的大力开发,邺城地区形成了完善的水利景观、优美的园林景现和发达的农业景观,这是邺城及其周边区域发展程度的标志,是曹魏邺城独有的城市个性.邺城园林景观的规划对当前城市人文景观的规划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魏某团中的重要谋士荀彧、荷攸、郭嘉、贾诩、程显、刘晔应作为一个谋士集团来考察与把握,这个谋士集团在三国纷争时期特别是前期表现出超凡的才智,对曹魏的功业作出了贡献。对曹魏和这些谋士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罗贯中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3.
拴驴泉石刻是朝廷为开凿石门、修建栈道而铭刻的摩崖石刻,其年代属于曹魏正始五年无疑;"都治道郎中"等官职反映出因事而设的特点,明显体现曹魏时期职官差遣的具体化倾向;"上党司徒悌"等官员人名书写明显体现其郡望的痕迹,反映曹魏时期品评之风盛行,官员升降受其影响。石刻在保存魏晋时期书法文字资料、反映古沁河栈道修建和魏晋时期官职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屯田制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封建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在国有土地耕田种地、发展生产的一项措施,始于西汉,终于清朝,其中以三国时期的曹魏、明代的洪武、永乐时期规模较大,本文拟就曹魏屯田作一粗浅的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批正。 (一) 东汉后期以来,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  相似文献   

15.
曹魏时期的兵制被史学界称作士家制度.曹魏士家家庭规模一般较小,每家约有四口人左右,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士家的婚姻实行内婚制,但事实上并不十分严格,政府还采取一些措施对士家的婚配进行保护.士家生育后代,为曹魏提供了兵源.士家屯田,为政府做出了经济贡献.士家想除去士籍是非常困难的,但尚有上升为平民的可能,其地位比西晋以后的兵户略高.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五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师、学术氛围、教学方法等因素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与已有实证研究相比,本文的实证研究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学术氛围这一影响因素,而且还发现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强调对方影响重要性的倾向,而且不同高校对影响因素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在《序志》、《才略》等十四个篇目中论及了曹魏时期的文学批评,涉及到了三曹、刘祯、应场、应贞等众多文论家及其文论思想。虽然,刘勰对曹魏文学批评的总体状况不很满意,但涉及到具体文论家和文论著作时往往能客观地评价其得失,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文心雕龙》的曹魏文学批评之批评,保存了不少业已散失的曹魏文论资料,为今人提供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了解曹魏文学批评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时代步伐的加快,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而已经成为必备的终身发展技能.研究证明,幼儿时期是发展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基于此,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幼儿园阅读教育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阅读教育的具体科学策略展开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因此研究教育的发展趋势不能只从教育内部诸因素出发,还要注重研究教育外部诸因素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将给予教育以重大的决  相似文献   

20.
曹魏统治者加强了对盐业的控制。曹操实行监卖制。魏国建立后,逐渐实行了盐专卖。曹魏时期,盐利不仅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促进北方地区经济恢复生机的动力。盐业与恢复经济紧密结合,这是盐业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的战乱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曹魏统治者急需以各种手段恢复农业生产。盐业在北方地区经济恢复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曹魏政权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