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在简要阐述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这一主题做了更详细、更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责任伦理学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构建与担当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视野。从责任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应从自我与家庭、他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生态自然与未来社会等四个维度,全面强化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应从自身内部建构和外部教育引领两个方面着手。从自身内部建构而言,大学生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发奋学习、提高能力,锻造意志、塑造品格,形成自律。从外部教育引领来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引领,形成他律。只有达到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与担当能力。  相似文献   

3.
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具有自身特点又被认为责任意识较薄弱的"90后"大学生,高校需要认识到责任意识对"90"大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和比较,介绍了"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和成因,提供了提高责任意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自尊意识,更是人们社会责任感的写照。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知恩、记恩和报恩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使感恩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从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如何培养责任意识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就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表现、原因及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意义、途径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应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就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表现、原因及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意义、途径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宁德强 《科学大众》2014,(12):141-142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其自身责任意识水平的高低对于建设公民社会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多个维度。因此,必须从文化、实践和教育等多个层面着手,系统推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塑造高素质公民,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意识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尽快克服这些问题,就要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来注重责任意识的培育,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责任意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乔琳 《科教文汇》2009,(11):52-53
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由于受当前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教育等种种影响,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有所淡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本文试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中,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和困难。因此,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就变的更加重要。部分大学生虽然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责任意识也比一般同龄人强,但总体上却出现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齐涛 《科教文汇》2011,(25):25-26
本文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途径。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培养,关系学生今后健康、顺利发展等诸多方面,应当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所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材,民族的希望。民族高校的大学生是建设民族地区的核心力量。随着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日渐模糊,民族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地域差异性而更甚。如何有针对性地培育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给民族高校提出了一个日益紧迫而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责任意识,又称为责任感指的是个人对于自身角色职责的自觉认知,是个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针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媛 《知识窗》2014,(20):4-5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责任意识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教育内容脱离生活、教育模式简单刻板及评价机制单一片面等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21世纪,对大学生国防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国防教育也应迅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责任意识培养,根据新媒体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进行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认知度,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国防责任观,明确其作为公民所应承担的国防责任,从整体上增强高校学生的国防责任意识和积极投身国防活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李瑾 《科教文汇》2014,(34):14-15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21世纪,对大学生国防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国防教育也应迅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责任意识培养,根据新媒体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进行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认知度,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国防责任观,明确其作为公民所应承担的国防责任,从整体上增强高校学生的国防责任意识和积极投身国防活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90后"出生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由于中国特色的"421"家庭模式,他们从小就成为"温室的花朵",没有接受过多的挫折,一路畅通走过来,以至于现在他们被大家普遍认为是缺乏政治、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然而在我国出现的百年不遇的两次震灾以及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90后"大学生却表现出了令大家欣喜的爱国民族精神、助人为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品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因此,我们必须了解"90后"大学生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特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所了解的当代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特点,认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难点,应当侧重于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安全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