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者的话:这里译出的是威尔逊(B.L.Wilson)、考比特(H.D.Corbett)和韦伯(J.Webb)三人合著的辞目释文,原文载于T&;#183;胡森(T.Husen)等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全文主要论述以下三方面内容:学校氛围和学校文化这两个概念在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校的改进、变革和重建的浪潮中非常盛行,人们借此讨论学校环境(尤其是其中的学校氛围与学校文化)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西方学界,这两个概念已开始被互换使用,并已产生了正负影响;作者们分别对两个领域内研究的优缺点作了分析,进而强调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才是学校迈向有效变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学校文化是抽象的.容易陷入画虎类犬的境地:学校文化是多维的.容易遭遇面面俱到的尴尬;学校文化折射在一花一木、一言一行中,容易遇到纸上谈兵的难题。那么,如何让学校文化可感可亲可学.并且发挥其在学校建设中的精神引领作用?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开展高中学校主体性文化模式研究,课题以“主体性”为着力点,强调以人为本,从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三维切入,营造了全新的学校文化,值得品读。  相似文献   

3.
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天晓 《教育科学》2005,21(4):57-60
本文对美国近年来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作了概括的叙述。叙述从三个方面展开,这三个方面是:1.学校文化的概念;2.学校文化的特点;3.学校文化的塑造等。美国学校文化研究的成果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考材料。  相似文献   

4.
校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是“学校管理”。他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意识.而不能总是停留在“教师”的角色意识上。他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需要意识到学校变革的方向、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形态改革的内涵,需要将学校的发展、新型学校的创建,视为管理的目标追求。在学校这块土地上,集聚发展的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而这样的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同定的道路可走.只能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重建。只有在这样的研究性实践之中.才可能生成新型的学校与新型的校长。  相似文献   

5.
姚美琴 《今日教育》2006,(7S):44-46
学校发展规划。这个名词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事物了。不论是高中示范校的建设。还是基础薄弱学校的改造.都将学校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文施和研究。学校发展规划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归结其原因:一方面.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关注自80年代以后日益强烈。追求优质教育,而教育质量问题是个性化的、具体的学校问题,因此,教育的发展则由宏观层面的教育事业发展问题转移到了关注具体的学校层面的发展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讲,学校自主权的加大.使学校有机会、有权力对学校自身内部微观上的发展进行一段时间内(三年或五年)的规划.以促使学校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渐进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友是学校巨大的财富,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所以校友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就新形势下为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研究了校友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春.我曾经考察过德国的一所具有八十年校龄的老学校。这所学校每隔三到五年就研制一本《学校发展白皮书》,明确或完善学校的办学纲领、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初步设计学校教育的活动体系。二十多本《学校发展白皮书》以及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战略.积淀下来的是深厚的学校文化和丰富的学校哲学。2002年11月.我考察了日本广岛县和町学区的一所农村初中。该校只有19位教师(包括校长和员工在内)和63名学生.正是这所微型的农村初中,能够在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周.将所有课程的教师教案、学校一学期的重大教育活动预案印刷成册.分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和丰十区有关部门。这些学校的共性就是.特别注重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活动设计。表现出强烈的规划意识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来审视和分析学校体育,是进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学术思考和扬弃其中异化现象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把学校体育放在哲学的背景下来探讨,可加深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团队是指一所学校中从事各级管理工作的群体.包括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领导班子是学校发展的决策者与学校工作的指挥者,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中层干部队伍是各项决策的落实者与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决定了学校各项管理的效率效益.各项工作的优劣成败:班主任队伍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但却直接关系到学校局面的稳定、良好校风的形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目标一致、团结和谐、敬业高效的管理团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笔者结合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谈谈优秀管理团队的建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校正经历着具有转型性意义的变革.学校课堂教学、班级建设、领导与管理等方面正发生着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更新。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教研组长作为学校领导和基层教师的中间枢纽.直接关系到教研组这一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组织的有限理性及对学校决策的实践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学校组织现象需要深化对组织特性的研究。学校组织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为此.达成科学决策需要团队组织决策、多元化的决策主体、良好的支持系统、合法的程序以及良好的反馈机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精神底子.创建特色学校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没有文化的特色学校.等于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学校特色的确立和建设,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学校特色要来自于学校历史的积淀.而不是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二是学校特色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赶时髦贴标签三是学校特色要个性鲜明、表现集中,而不是泛特色、伪特色。  相似文献   

13.
学校领导应不断研究教师的心理特点,研究学校实际,不断进行学校制度建设,才能发挥制度的规范促进作用。 1.制定符合教职工心理特点的制度 学校的制度未被教职工认同,就只能对教职工起外在的约束作用。学校制度只有真正被教职工接受并自觉遵守,才会变成一种有力量的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进行着体育教育。我国以往的学校体育教育只强调身体训练.忽视了对身体的合理养护和健康指导。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调查研究,构成了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结构设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徐吉志 《吉林教育》2005,(11):12-14
现代学校管理变革作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学校管理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工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变革研究体系又呈现出了新的态势。探讨这些新的现代学校管理变革方向,对于我们把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有效地进行现代学校管理创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特殊教育》2005,(5):F002-F002
南昌市启音学校创建于1946年.位于市区中心的西湖路.占地4000M^2建筑面积9000M^2,现有教师62人.聋生280人。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律动教室、测听语训室、缝纫操作室、画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是一所在省内外较具规模、颇有影响的集康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师资培训、特教研究为一体的聋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研究始于1966年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 S.Coleman)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报告,并白此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研究旨趣在于通过比较学校之间差异,探求影响学生发展的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有效因素,从而改进学校、提高效能。经过几十年的持续研究、实践与反思,研究的视角、取向、重点等不断的转变,概念本身亦得以拓展和延伸。与他们相比,我国学校效能研究起步较晚,并以介绍描述为主,实践中效能意识也一直较为淡漠。近年来,受全球化国社会的变革,学校需要重新定位,注重教育服务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实现效能的最大化”这一议题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校发展个案美国的多元化背景为其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不仅要求学校承认多元化.并避免以主流化代替非主流化.还要求学校为发展多元化及非主流化处境中的弱势群体创设条件。为此,美国的许多学校都在不断谋求学校制度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需要。其中.特许学校、教育凭证等模式是我们所熟悉的。此外,选择学校(Altemative Schools)、中间学校(Middle Schools)、校中校(Schools-Within-Schools)、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校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创造学习型社会和文化大省、文化立市、文化大区的背景下.现代学校的功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当代社会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要求现代学校更多地承担传播和创造新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使命。本文以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如何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来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深化.对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学校成员、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以课程改革为主旋律的学校文化的诊断、设计、转型和生成.她是以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建构的一种有利于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特征与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现就课程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谈几点肤浅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