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深度伪造技术是深度学习和伪造的结合,其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算法数字化处理从未真正发生的超现实信息,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应用广泛。由于深度伪造技术是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其规制,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破坏国家甚至国际秩序等问题。通过对比域外有关深度伪造技术的规制实践,并结合中国法律规制现状,对深度伪造技术应用要从以下多个维度完善现有规制框架:解决现有法律规范适用,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创新监管模式,加强对深度伪造技术的监管;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加大侵权赔偿力度,完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4,(2):61-65
将社会资本引入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模型,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对选定的42个工程项目所获取的156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情境下,合理的风险分担更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提高;相比共同语言,网络强度和信任对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广泛采用BOT运作模式以来,因决策失误、法律不完善、政府与项目公司缺乏操作经验等原因而导致的高风险成为了项目运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政府部门和项目公司对此类项目风险估计不足、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等问题,本文分别对政府部门和项目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spss和stata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识别出影响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10个关键风险,并对政府承担、项目公司承担和双方共同分担的风险进行了分类,最后提出了关键风险的分担及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市场型环境规制,从企业微观视角研究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包含市场型环境规制、风险承担水平、环境责任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下,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Tobit模型研究发现:(1)市场型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种影响是持久的,风险承担水平可以增强市场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环境责任则发挥了部分中介功能;(2)市场型环境规制对重污染行业和小规模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强。因此,企业应合理控制风险承担水平、加强环境责任、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赢得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BOT项目风险分担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先涛  杨萍  高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85-186,184
BOT是近来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在实践中项目风险能否被合理分担,成为BOT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然而现阶段国际上并没有一种通用、系统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试图建立一种以风险期望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风险分担合理、科学化为效率标准的新型项目风险分担模式,为BOT项目风险分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促使BOT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王垚  尹贻林 《软科学》2014,(5):101-104,110
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对风险分担进行动态解构,并引入组织间信任要素,构建了信任、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理论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对初始风险分担及绩效改善具有正向作用,而与风险再分担缺乏关联性;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均能够正向影响绩效,且初始风险分担在信任与绩效改善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网购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关注如何完善法律以规制交易行为,还要注重事后的维权体制建设。然而网络消费者在求偿过程中遇到的主体身份不明、证据来源有限、管辖弊端突出、机构协调不力以及监管责任未落实等问题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为了打破网购维权的瓶颈,需要从责任主体明确、证据和管辖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责任机制的落实以及相关机构的有效协作等方面探索维权路径。  相似文献   

8.
朱宗乾  李艳霞  张美 《科研管理》2011,32(11):91-99
量化并落实ERP项目实施中各合作方的风险分担责任是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论文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出发,针对ER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通过采用相关文献统计分析,结合ERP实施企业相关人员现场访谈等方法,建立了ER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体系。在对四种主要风险分担方法比较的基础上,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ER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依据ERP项目实施中风险分担指标获取特点,将三角模糊数引入到模型的求解过程中。研究成果为有效控制ERP项目实施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联盟的风险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技术联盟风险分配只作为一种影响力存在于联盟成本分配与收益分配中;风险分配分为期前与期后两个阶段,每阶段有各自不同的分配机制。风险分配的重点,在于期后分配中的风险责任鉴定。  相似文献   

10.
创业企业作为创业投资中的主要风险源,那么在创业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员工之间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就成为了必要。所以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利益与风险相对称的制衡机制--员工持股计划对创业企业而言,有很大的适用性和重要意义,这对我国创业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入手,界定了企业间科技人才共享的范围,在充分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将科技人才共享过程的经济学因素进行合理的抽象和假设,重点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状态对共享风险的影响,并研究了共享人的不利选择和双方的道德风险所带来的经济组织间科技人才共享过程的风险成因和规避措施。建立了科技人才共享的风险模型,在分析共享过程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外包风险的途径,以期为企业间科技人才共享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妍  薛俭 《科研管理》2021,42(6):202-208
目前中国PPP模式进入了“规范发展新时代”,在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民生短板等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然而PPP模式蕴含着复杂风险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担是保障PPP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讨价还价动态博弈理论,考虑PPP模式中政府部门、项目公司与银行三方博弈过程的不同的出价顺序,分别构建了政府与“弱势同盟”之间、同盟内部之间的风险再分担模型,得出了均衡状态下三方的风险分担比例,并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获取博弈方各自的威慑能力和受摄能力相关参数值对博弈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PPP模式风险分担博弈过程中先出价一方具有“先动优势”,考虑到谈判损耗因子参与方应尽量减少谈判时间和成本,另外,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政府部门风险分担份额等。  相似文献   

13.
Sharing knowledge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s one way to enhanc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facilitates such sharing among partn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model comprises five research hypotheses with four constructs, including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relational risk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is study develops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relational risk as a mediating construct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effects that affect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se relationships. We analyze data collected from 312 of the top 1000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2011 listed in Business Weekly.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uggest that the role played by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is critical in ensuring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as it mitigates the relational risk in the proces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how supply chain members should reinforce their rel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view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manage relational risk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llaborative behaviors and in turn achie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knowledge sharing for the supply chai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集理论与风险矩阵,对知识链组织之间知识共享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得到六类典型风险的重要性等级,并使用Borda序值法对风险进行排序,为防范与控制知识链组织之间的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瑞  周万坤  陈倩竹 《科研管理》2020,41(10):210-217
知识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为了提高知识的价值,企业需要促进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以增加其竞争优势。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依此分析影响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探究组织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数量、知识贡献系数、共享奖励系数和共享惩罚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而共享风险系数和成本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反相关,情感信任促进知识获取而认知信任促进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和实践经验等三个层次对美国基因编辑的监管体系进行深入挖掘。美国对基因编辑研究的监管以遵循科学为基础,能及时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特别重视监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监管的原则清晰,边界明确、细节到位。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加快基因编辑的立法进程,制定科学、全面、长效、协作的监管体系,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享是一类风险决策行为,信任具有重要的风险管理功能.文章基于企业内知识分享决策的风险特征,提出了管理知识分享风险的信任结构模型,并通过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信任维度间的关系及其对知识分享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信任是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发展的基础,而对知识分享决策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情感信任.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技资源共享的研究大多主要集中于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保障,但是忽略了共享主体———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利益相关者可能对科技资源共享持有不同的态度,进而影响共享的效果。在对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资源共享结构,然后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科技资源共享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综述目前学术界对供应链信息共享风险的研究,针对各联盟主体难以对信息共享风险进行公平合理评价和预警问题,从第三方机制视角入手,建立了信息共享风险预警体系。利用群体层次分析法(GAHP)和Yaahp软件计算各联盟企业及各个指标的风险值,确定不同风险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信号,以阻止信息共享风险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了“投入-过程-产出”的风险研究框架,总结出6类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即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益分配风险。引入协同效应为中介变量、动态能力为调节变量,运用SEM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①6类风险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②协同效应在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在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③动态能力显著调节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对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