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下水-能源-粮食-生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经济发展情景下长三角地区2020—2035年资源供需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设置优化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以保障经济可持续和绿色增长为目标,长三角地区经济应保持中速增长。(2)长三角地区资源供需指数逐年递减,水资源和粮食基本保持供需平衡;能源供需不平衡是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且随经济发展愈发严峻;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3)资源节约和科技创新是平衡资源供需的重要路径,环境保护路径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最优,协调发展路径对资源供需和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四条路径,且推动水-能源-粮食-生态呈稳中向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02-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它们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下降;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两元系统跟三元系统协调均呈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全国各地区三元系统协调等级未达到优质耦合协调等级;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增长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由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在2009年之后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未来需加大对科技、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以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并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2011年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新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创新环境水平波动性强、总体水平低,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低,创新成效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略有提高。最后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年-2018年珠三角九市各城市子系统的综舍得分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从时序角度来探讨三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珠三角九市在十一年间的生态-经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变化相对稳定,整体呈现耦合协调度"中间高,周围低"的空间特点;从协调发展及滞后类型可知,处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的城市常常属于生态滞后型,而处于中度或轻度失调衰退类型的城市常处于科技滞后型,各城市突破失调状态的瓶颈不同.未来需实现生态、经济、科技深层次的联动合作,促进创新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交互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流域考察期内的整体发展属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具体表现在区域间协调度低,区域内经济、创新、生态三系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3省市耦合协调度高,系统间呈良性共振发展;中西部省市耦合协调度偏低,部分省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曲线异向运行趋势显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个别区域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和生态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其发展的"孤岛"态势造成对其他系统的溢出效能甚微,对优化产业结构、反哺经济和环境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我国食品工业低碳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低碳创新资源投入、低碳创新生态产出、低碳创新科技产出、低碳创新经济环境、低碳创新自然环境5个方面构建食品工业低碳创新能力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转移矩阵及集对分析耦合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低碳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以这段时间为基期,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2015—2017年以及稳态下的食品工业低碳创新能力进行预测,以期为企业提升低碳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构建黑龙江省科技-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初步评价黑龙江省科技-经济系统在1996-2004年期间的综合发展状况;同时通过回归拟合和协调指数计算,对黑龙江省科技-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研究,就黑龙江省科技-经济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的水-土-作物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博  解建仓  汪妮 《资源科学》2012,34(6):1101-1107
为了进一步对陕西省蒲东灌区农业的规划发展,本文将线性规划模型和模糊优化模型应用到灌区土地-水-作物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之中。该模型用于优化经济效益、作物产量和劳动力的利用,并寻求相关作物种植模式和对土地,水,肥和劳动力利用下农业系统的优化配置。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决定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的三个目标函数输出数据作为模糊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在模糊目标和模糊约束的模糊环境下,取得模糊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方案。这些非结构化的模型能够很好的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有效地联合利用。此外,对灌区农业系统优化配置后的净效益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目标模糊线性规划管理模型应用到农业系统土地-水-作物的优化配置中是可行的,合理地分配土地和水资源,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净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从关注不同物质、能量和服务之间质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天津市为例,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进行量化,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维度探讨其2008-2020年生态经济系统资源输入、产出、系统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近1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以外部能值输入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来拉动,能值自给率下降,经济发展对外界依赖程度增强;环境负载率持续增长,2020年的增长幅度达238%,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持续变弱,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自然生态系统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系统的能值交换率、能值密度和人均能值量呈现增长态势,能值集约水平高;调节服务功能是整个生态系统服务的重中之重,且再生资源能值以及购买和外部来源对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数影响较大。因此,天津市应不断发展绿色创新技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本文基于2004—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点,将科技创新划分为两个阶段:科技创新的科技产出效率和经济社会转化效率。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转型中的资源大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9个煤炭城市2005—2007年科技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煤炭城市第一阶段科技产出效率逐渐提高,第二阶段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转化效率逐渐下降,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两阶段的规模效率均偏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创新的科技产出效率的提升来源于第一阶段的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第二阶段,科技创新的经济和社会转化效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阶段的技术效率未有明显提升和技术的退步。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DEA方法测算了中国1996-2014年省域"科技-金融"系统效率,在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两阶段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对"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改善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整体"科技-金融"系统效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正向空间关联;不考虑空间因素时,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本地"科技-金融"系统效率的改善;考虑空间因素后,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依然显著为正,但制度环境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出现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此的解释是不同区域制度环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单向流动,不利于落后地区的"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群英  周生路  任奎 《资源科学》2009,31(4):634-640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考量已成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生态承载力、生态支持能力和生态绿当量作为土地生态效益的衡量指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南京江宁区为例,求得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优化的若干方案,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主成分投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择优。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是可行的,可以为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②采用该方法,目标年与基期年相比,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小,可完成耕地保有量目标,园地、林地比重分别增加1.02%、4.41%,居民点工矿用地比重增加1.25%,交通用地增加0.91%,建设用地总量增加较小,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考量已成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生态承载力、生态支持能力和生态绿当量作为土地生态效益的衡量指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南京江宁区为例,求得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优化的若干方案,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主成分投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择优.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是可行的,可以为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②采用该方法,目标年与基期年相比,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小,可完成耕地保有量目标,园地、林地比重分别增加1.02%、4.41%.居民点工矿用地比重增加1.25%,交通用地增加0.91%,建设用地总量增加较小,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德宏州因企业基数小、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产出匮乏,致使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省末位。文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环境的科技创新模型,分析了德宏州2016年-2020年科技创新水平现状,政府重视不够、引导不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德宏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是提升德宏州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方向,进而为促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1985-2010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当滞后期数为4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之间互相影响效果显著.因此,要加大国家科技投入的规模,为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专利制度;加大“产学研”的创新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提高专利的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编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建立了山东省科技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经济发展3个子系统。根据山东省近30年来的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目标拟定了模型中的参数,采用Vensim软件模拟了山东省科技发展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得到了高、中、低3套方案,为山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基础依据,对其他地区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范式的嬗变,分析了"互联网+"助推"中国制造2025"和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综合动因和现实必然,探索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融合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实现途径,剖析了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外向结构、内向结构和系统结构,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和以创新绩效、创新网络及创新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建立了一整套"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综合治理策略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海洋相关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误差修正(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结合市场资源配置、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