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异质性技能劳动力变化的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显示: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促使它加快对传统物质资本以及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并与高技能劳动力形成互补关系,增加对其需求。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15年的经验数据分析证实了上述推论:即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增加10%,则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将下降0.64%。而高等、中等技能劳动力需求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将分别提高0.26%、0.38%。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不同类型劳动力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工业机器人应用负面冲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分产业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分性别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这种促进作用较服务业更为显著。因此,工业机器人不会替代劳动力,不会加剧失业,反而会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扩张劳动力需求、拉动就业的强劲驱动力。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市场规模效应、经营范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三条途径促进劳动力就业。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对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最后,本文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高学历人员占比和高技能人员占比,优化企业的劳动力结构。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为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5)
由于社会工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机器人在未来将会大量的走入百姓的生活,本文通过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简单介绍,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机器人的拆装、维修等基础性的工作,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开设智能机器人技术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不可缺少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数智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如何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并促进企业创新成为重大命题。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以人力资本为视角,选取2011-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与上市公司创新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具有提升效应,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水平提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业机器人从增加高质量劳动力和提升现有员工技能水平两个维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对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和推动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当我们从日本购买的"爆款"商品从马桶盖、电饭煲变成机器人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据日本媒体报道,最近日本各机械厂商纷纷打算提高工业机器人相关产能,而这主要源于中国的"爆买"需求。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统计,2017年1月至3月,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8.3%。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也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已引发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关注。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制造业的具体体现之一,其大规模使用对劳动力所产生的替代效应、所替代的劳动力规模和类型以及能否缩小乃至填补由老龄化加剧所引发的劳动力缺口成为主要关注问题。通过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劳动力技能比之间的关系,基于德国、美国和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情境计算各情境下工业机器人对我国劳动力的影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与劳动力缺口进行比较,从而研究得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技能比与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工业机器人年销量高增速情境能更好地收窄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缺口,在2035年时有望填补缺口。建议从工业机器人发展对劳动力的积极作用角度出发,鼓励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价值,并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水平和高端化水平,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
孙楚仁  李丹  陈瑾 《科研管理》2021,42(7):100-107
    贸易自由化与就业是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然而对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对中东欧和中亚地区26个国家营商环境调查的企业水平数据,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会促使企业雇佣更高比例的高技能劳动力,其影响机制主要是贸易自由化会加剧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加强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本文结论意味着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雇佣技能结构改善,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进而间接给出了贸易自由化导致国民福利改进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计算机的诞生引起了一场工业革命,进入21世纪,机器人技术也必将引起工业技术革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今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变,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新话题。  相似文献   

10.
工业机器人是现今制造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的集中表现.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转化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框架,但是相较于国外的工业机器人规模化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制造大国,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更好的实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CFPS2016—2018年平衡面板数据,考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劳动力向高端服务业转移,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劳动力从事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可能性,对劳动力是否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无显著影响。第三,个体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男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未婚、城市户籍和高学历的女性劳动力从事高端服务业具有更强地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低龄劳动力从事高端服务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不同技能劳动力从事高端服务业的作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高技能劳动力、中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为促进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应稳步发展5G、大数据技术、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完善就业服务政策,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工作。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引导剩余劳动力向新兴服务业转移。劳动力个体应提升综合素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不断增强高端服务业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8—2017年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与揭示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国际贸易呈现出先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稳增长的趋势,贸易联系日趋紧密,区域内贸易的可达性和贸易效率不断提高;德国、日本始终处于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中心地位;中国、韩国及荷兰是最突出的工业机器人贸易追赶国,尤其中国逐渐成为工业机器人贸易的重要"桥梁"和"枢纽";技术距离是影响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演化最主要的因素,制造业发展距离、经济距离、共同语言与文化能促进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发展,人口规模差异并未对工业机器人贸易产生显著影响,各因素对不同类别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应用的两大大户就是电子电气行业不和汽车行业,而电子电气工业作为广东的强势工业,它更为迫切的需要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技术人员的加入。所以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专业的教育非常迫切,而"校企合作"这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已经得到企业的认可,成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的主要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工业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中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今后几年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需要大量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本文以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岗位需求为基础,分析了本专业领域所需人才的特点,构建了“工业机器人原理和应用”课程教学的总体构架以及围绕课程开展的教学改革、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总结了课程建设的创新点,通过课程建设从课程考核、学科竞赛、教师教学三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日后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产业智能化最显著的特征是降低企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但随着“机器替人”现象不断深化,大量低技能和重复性劳动力会被替代,对高技能和创造性劳动力的需求提升,导致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重新配置,影响产业结构。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地区产业智能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估计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分析高低技能劳动力和男女比例等劳动力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地区异质性的不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产业智能化整体上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为负;(2)劳动力结构作用于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高低技能劳动力比例的提高和男女比例的下降会促进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作用,并缓解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影响;(3)产业智能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地域差异,产业智能化对东、中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显著,但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明显,并且劳动力结构调节作用强度不同。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也为科学评价产业智能化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推广,在本文当中笔者首先对现阶段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集成化工业机器人、多机互动工业机器人以及标准化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机器人产业为研究对象,追溯机器人产业在深圳的发展历程.运用ArcGIS软件分析深圳市机器人企业POI数据,得出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密东疏的特征,产业园区、商务办公楼与产学研基地影响企业区位选择.进一步归纳园区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三类机器人产业集聚模式与空间形式,探索机器人产业对城市发展与结构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发现机器人产业促进城市空间、产业、劳动力结构优化与品质提升.提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各地城市产业升级转型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了RobotStudio虚拟仿真软件在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了RobotStudio软件在教学中的几种应用形式,总结梳理了该软件对于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促进作用以及在课程思政中起到的积极意义,旨在为培养适应工业机器人岗位需求、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造新形态课程教学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姜仲琪 《科技风》2014,(8):250-250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早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它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非常活跃、应用日益宽广的领域。随着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劳动力短缺、产业结构需优化升级、提高生产率、节约人力成本等多种因素挑战,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工业机器人是近些年来新型的智能化操作系统,整合了现有的社会技术与发展要求,是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智能化表现,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智能化操作平台的构建不仅能够实现经济转型的平稳协调发展,还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下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分享,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应用基础。本文中,笔者从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操作平台的构建基础方面出发,从构建理念,构建目的以及构建组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考量。随后,又结合智能化操作平台在推动经济产业转型、优化工业技术发展以及实现软硬技术统一协调等多个方面的构架优势出发,给出了具体了构建路径,旨在促进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操作平台的有效构建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